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社会化基本过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婴儿社会化基本过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5个月婴儿的社会化则通过对互易性、有效性和信赖感的学习获得。6个月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对照顾者的个别特征的整合进行的。婴儿在8~12个月时,能够逐渐掌握社会性参照的能力,以帮助他们能够从社会环境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社会性参照指的是婴儿能够通过所信任者的表情做出判断,以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事件。

婴儿社会化基本过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1.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0至6个月)

新生儿期主要以本能反应完成社会化的阶段之后,3个月左右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不断重复的经验进行的。当婴儿发出声音、微笑或出声笑时,照顾者会报之以同样的动作,双方由此产生了愉快的社会交往。4~5个月婴儿的社会化则通过对互易性、有效性和信赖感的学习获得。互易性是指婴儿学会对他人行为做出反应和回报。有效性是指婴儿学会预期照顾者的行为以及自身行为对照顾者的影响,即婴儿知道他所发出的信号对照顾者是有效的。依赖感是指婴儿发出的信号如果经常得到照顾者的反应,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6个月婴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对照顾者的个别特征的整合进行的。此时,婴儿不仅学会从最接近的人的个别特征去区别人,而且学会从整体上区别不同的人。

2.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7个月至2周岁)

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首先,产生了对最亲近的人的依恋行为。当最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离开时,婴儿会用啼哭表示反抗。这种对最亲近的人的分离焦虑和反抗,意味着婴儿对所依恋对象存在与消失的敏感,其目的在于使依恋对象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其次,主动追随依恋对象的能力增长。一般在8个月时,婴儿已经获得爬行能力,这种能力为婴儿提供了主动亲近依恋对象的可能。从此,婴儿靠爬行和行走追随依恋对象,主动保持与他们的社会联系。同时,由于爬行和行走可以保证婴儿随时接近照顾者,婴儿的安全感也大为增加,从而使他们放心地扩大活动范围,与陌生人接近的愿望也随之增长,这使得婴儿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和羞怯行为在1周岁半和2周岁间日益减少。而随着婴儿动作能力的发展,其探索活动和兴趣不断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www.xing528.com)

婴儿在8~12个月时,能够逐渐掌握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的能力,以帮助他们能够从社会环境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社会性参照指的是婴儿能够通过所信任者的表情做出判断,以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事件。例如,婴儿可以根据母亲的表情和语气,改变对待陌生人的谨慎程度。这种能力的获得实际上是情绪发展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认知图式。

3.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2至3周岁)

从2周岁开始,由于婴幼儿感情社会联结的建立,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能够容忍与依恋对象一段时间的分离,并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和其他成人的交往。但在这一阶段,如果婴幼儿没有固定的照顾者,他们就难以形成对特定个人的依恋。到3周岁时,婴幼儿开始与其他成人建立起较好的社会性的交往或亲密关系,并开始进入社会人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