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舟山曲艺队下海岛演出:为岛民带去丰富文化生活

舟山曲艺队下海岛演出:为岛民带去丰富文化生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舟山曲艺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经常在海岛渔农村巡回演出。舟山曲艺队作为职业化文艺团体,也经常到岱山、嵊泗海岛地区巡回演出翁洲走书等曲艺节目,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曲艺队在衢山海岛巡回演出,条件艰苦,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他们为丰富海岛百姓的文化生活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舟山曲艺队在海岛巡回演出,一方面是“文化下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形势宣传的需要。

舟山曲艺队下海岛演出:为岛民带去丰富文化生活

翁洲走书是舟山曲艺队表演的主要曲艺形式。舟山曲艺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经常在海岛渔农村巡回演出。

1.慰问演出

曲艺队慰问演出的慰问对象是海岛驻军。舟山海岛是国防前哨,驻舟部队分散于各个边远悬水小岛。如嵊泗的浪岗山,当时只驻有部队,很少有老百姓。在20世纪70年代,翁洲走书艺人侯惠义等就随浙江文艺界慰问团,在春节期间去部队慰问,演员们先到嵊泗马关,然后乘汽艇,船底平平,像汽车轮渡两头开门的那种小兵舰,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浪岗山。此外,走书演员还去过大衢渔耕碗、马足港高炮团等部队驻地演出。去部队驻地不仅要坐船,往往还要爬山,而走书的道具、乐器简便易带,不像大型剧团那样需要带大量的道具,因此,正适合这种隔海过洋、翻山越岭的演出路程,走书艺人就被誉为“文艺轻骑兵”,经常参加慰问演出。

2.下乡演出

下乡演出,服务对象是当地群众。舟山曲艺队作为职业化文艺团体,也经常到岱山、嵊泗海岛地区巡回演出翁洲走书等曲艺节目,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通过1975年8月舟山曲艺队的汇报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当年曲艺队下乡演出的盛况,以及艺人们的努力付出:舟山曲艺队侯惠义、王文彪等一行九人,于7月26 日赴衢山,先住在岛斗小学,在区食堂搭伙。7月27 日开始,在桂花公社的各个大队巡回演出。

每次演出,都得到了公社、大队领导的重视。在桂花公社里高涂大队演出,公社刘书记(兼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还亲自致欢迎词。路上,还有盐业站党支部贴出的“热烈欢迎舟山曲艺队前来演出”深绿色标语。

每次演出,观众如潮,海岛百姓对翁洲走书等地方曲艺深爱有加。每场观众少则800 人,最多的一场是7月30 日在桂花公社桂花园大队的演出,情况最为热烈,大操场上,观众多达1700 人。吃罢晚饭,全村老少都带了凳子、椅子坐下来观看表演,像看露天电影一样热闹。

观众多,演出的准备工作就复杂了,演出地点往往都是学校大操场,因此音响、灯光照明设备都必须在大队现场安装。所到之处的各个大队,都事先做好准备。有些大队还由大队书记亲自指挥搭舞台、装电灯,并用两部电机发电,以满足演出照明的需要。(www.xing528.com)

曲艺队在衢山海岛巡回演出,条件艰苦,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他们为丰富海岛百姓的文化生活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其一,是交通不便,舟车劳顿,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汽车,岛上交通全靠演员两条腿走来回。由于桂花公社没有食堂,因此他们住在岛斗小学,而演出地在桂花公社的各个大队,晚上十点多演出结束后,他们都是走回岛斗,往往要步行十多里才能返回住地。海岛多雨,有时候就要冒雨回住宿地。艺人们每夜来回不怕辛苦,有说有笑。回到住地洗澡、洗衣服,往往要到半夜一点以后才能入睡。

其二,是生活条件不便。为节省开支,演员们住宿在岛斗小学,男同志都睡在水泥地上,跳蚤多,蚊子多,灰多,但是大家都不计较。因为他们认为,与贫下中农紧张的“双抢”劳动相比,这种艰苦可说是微不足道的。由于海岛夏季用水困难,他们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挑井水,侯惠义、王志裕两人还开展了挑水比赛。有少数演员由于劳累生病发热住院,大家都去医院陪同照应,艺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是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

舟山曲艺队在海岛巡回演出,一方面是“文化下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形势宣传的需要。每次演出,大队领导在台上致欢迎词,并结合当时的形势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开展盐业百日大战动员。而曲艺队也通过翁洲走书等曲艺形式,来开展宣传演出,因此演出的曲目往往以新编现代曲目为主,如反映舟山海岛革命题材的《盐场风暴》《东海女英雄》等新曲目。

【作者简介】

孙峰(1969— ),浙江舟山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群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