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自我批评与反省:卡耐基经典读本

学会自我批评与反省:卡耐基经典读本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万不要忧虑,记录下自己所做的蠢事,然后展开自我批评。然而,在1994年7月31日,赫维尔在美国纽约市大使酒店突然离世的消息震惊了全国,在华尔街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在自我反省过程中,总会总结一下过去一周的工作。等等,尽管,这样的反思会让赫维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心中产生不悦的情绪。当时,由于一个自私自利的政客的蛊惑,林肯签署了调动部分兵团的军令。

学会自我批评与反省:卡耐基经典读本

卡耐基金言

事实上,比起赞美,那些卓有远见的成功者更青睐于他人提出的建议。

所以,即便自己遭到批评了又怎么样呢?

千万不要忧虑,记录下自己所做的蠢事,然后展开自我批评。既然连那些伟大的人也不完美,那为什么不像他们那样,寻找积极、有益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呢。

3000年前,所罗王曾说:“我总是会犯错,我犯的错误不计其数。”以前,我总会将自己的错误归咎给别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慢慢认识到实际上所有的错误差不多都是自己造成的,最应该批评的就是我自己。这让我想起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时说的话:“我的失败根本是我自己的责任,没有任何人的责任。我最大的敌人实际上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悲惨命运的关键原因。”在生活中,有许多人会像拿破仑一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了将自己所犯的错误记录在案,我有一个“FTD”——“Fool Things l Have Done”,即所谓的“蠢事录”,里面是我自己曾经做过傻事的文字记录。有时候,我会口头讲给秘书听,然后请她给我做好记录。当然,有些我曾经做过的错事很隐私,而且愚蠢到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我就自己记录下来。每当我打开自己的“蠢事录”,翻阅曾经所犯下的错误以及自己的自省时,这些自我批评的话语都可以帮助自己做好当下迫切的事情,那就是学会控制自己。这个档案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戴尔·卡耐基15年的自我批评,其实,假如我将每一件自己犯下的蠢事诚实地记录下来的话,那估计这个档案册早就爆满了。

赫维尔(H.P.Howell),美国财经界的重要人物,曾担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同时兼任几家大公司的董事。然而,在1994年7月31日,赫维尔在美国纽约市大使酒店突然离世的消息震惊了全国,在华尔街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么多年来,赫维尔总是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记录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通常每个周六的晚上,就是赫维尔的自省时间,这段时间家人根本不指望他出来参加什么活动。他在自我反省过程中,总会总结一下过去一周的工作。吃过晚饭后,赫维尔会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回忆自己这一周全部的面谈、讨论以及会议过程。赫维尔经常会反思:当时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有哪些地方是做得正确的,接下来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做法?从这些经验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教训?等等,尽管,这样的反思会让赫维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心中产生不悦的情绪。不过,他依然坚持这样做,有时想到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都感觉不可思议。

最后,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那些犯错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不过,赫维尔一直坚持每周的自我剖析,这样的习惯让他受益匪浅。

假如有人问赫维尔是如何赢得成功的,那么他会说:“因为我一直保持自省的习惯。”赫维尔从小所受的正规教育十分有限,他最开始时在一个乡下的小店做店员,后来发展成为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经理,从此事业就蒸蒸日上,而这一切不过是源于他保持自省的习惯。

为什么富兰克林会成为全美国最受爱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事实上,富兰克林也保持着每晚一次的自省。他总结出自己13处致命的错误,其中有三项是浪费时间、琐事太多、与人争执。年长睿智的富兰克林很清楚地意识到,假如不改正这些缺点,他就难以成大事。于是,富兰克林定下目标每周改掉一个缺点,而且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等到了下一周,富兰克林会再找出自己的另外一个缺点,然后再改正,富兰克林每周都与自己的缺点抗争,整整坚持了两年。

英国作家哈博特(Elbert Hubbart)曾说:“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会有起码5分钟会犯糊涂,智慧在这段时间里也会无能为力。”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点批评就生气,而那些智者却乐意从别人的批评中找到好的意见,并从中学习。就好像诗人惠特曼曾说:“你认为你只可以从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吗?难道你不觉得从反对你、批评你的人那里能够学到更深刻的道理吗?”

达尔文刚刚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经预料到这个革命性的学说公开发表必然会给整个宗教界乃至学术界带来震撼,所以,他花了15年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地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判自己的结论。所以,与其等着别人来批评我们或者批判我们的工作,倒不如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自己最严格的批评者。

林肯的军务部长斯坦顿(Edward M.Stanton)曾因林肯在一件事的介入而骂林肯是“十足的傻瓜”,不过,林肯却没有生气,他还虚心接受了这样的批评。

当时,由于一个自私自利的政客的蛊惑,林肯签署了调动部分兵团的军令。尽管斯坦顿接受了命令,不过他却拒绝执行,而且还说林肯签署这样的调令真是非常愚蠢。最后这话被传到了林肯的耳朵里,没想到林肯却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平静地说:“假如斯坦顿骂我傻瓜,那我真的是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因为斯坦顿几乎总是正确的,我会亲自与他谈谈。”

后来,林肯真的上门跟斯坦顿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斯坦顿分析了其中的利害,让林肯明白这个调令是不合理的,最终林肯收回了命令。事实上,只要林肯相信对方是善意的,是愿意帮忙的,那他是非常愿意接受批评的。(www.xing528.com)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林肯的雅量呢?当有人骂你“愚蠢之极”“十足的傻瓜”,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非常生气?还是愤愤不平?即使像林肯这样的大人物也愿意接受批评,更何况我们呢?事实上,那些大凡有成就的人,总会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如罗斯福在就任总统期间曾不敢奢望自己可以在四次里面有三次是正确,即便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坦诚地表示自己的结论中有99%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也应该可以接受这样的批评,毕竟我们没办法永远都做正确的事情。

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Franois de La Rochefoucauld)说:“对手的看法要比我们自己的看法更加真切。”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有人开始批评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他总会寻找理由辩驳一下,但是辩驳了之后他会意识到自己原来真的错了。当然,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他们总是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而非批评。人总是倾向于感性情绪化,而非理性逻辑化。绝大部分人对自己现阶段的情况非常满意,不过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单纯得可笑。比如,历史民俗报纸编辑威廉·怀特回忆50年前的自己,曾说:“感觉当时自己像大脑进水一般,呆呆的,像傻瓜一样。”或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时,我们也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甚至用更难堪的词语,也说不定。

在生活中,当我们遭受不公平的批评应该怎么办呢?或许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理智的做法,当自己受到不公平的责难,即便心中怨气难平,但也要告诫自己:即便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坦诚自己99%都是错误的,那对于自己一个普通人而言,那起码有80%是错误的,所以,慢慢冷静下来吧,自己原本就不是100%完美。或许,这个批评是正确的,是可以接受的,自己本应该受到这样的批评,假如真是如此,那自己应该为此感到幸运,毕竟可以从批评中学习到不少东西。

立特先生(E.H.Little),现代最大的香皂公司——高露洁公司的总裁。就在去年,他的收入排在全国第十五位,达到240141美元。

立特先生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接受那些批评的意见。他总是主动提出要求,希望对方给他提出宝贵的意见。当他最初为高露洁推销香皂的时候,他的订单少得可怜,当他确定产品和价格都没有问题之后,他便确定问题是出在了自己身上。所以,每次推销失败后,他总会在街上转悠,研究着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自己语言表达有问题吗?难道是自己太冷漠吗?

经过研究之后,他决定再回去找那位拒绝自己的商家:“我不是回来再向您推销香皂的,我只是希望可以听到您的建议和批评。能否麻烦您告诉我,刚才我在向您推销香皂时有什么问题吗?您的经验如此丰富,事业又那么成功,希望您可以直接告诉我,您完全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我恳请您的指点。”结果,每次他这么一说,反而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朋友,自然而然,他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比起赞美,那些卓有远见的成功者更青睐于他人提出的建议。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卢克曼(Charles Luckman)曾经用年薪100万美元请鲍勃·霍伯上广播节目,不过,鲍勃却从来不看那些赞赏自己的信件,他只看那些批评的信件,因为他知道自己从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而福特公司最近也在邀请员工提出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可以了解自身管理和运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所以,即便自己遭到批评了又怎么样呢?千万不要忧虑,记录下自己所做的蠢事,然后展开自我批评。既然连那些伟大的人也不完美,那为什么不像他们那样,寻找积极、有益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呢。

小结

假如我们因为遭到批评而烦恼,那需要记住下面的原则:

请铭记,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是掩饰了的赞美,因为他们是因为嫉妒而批评。

面对不公平的责难,我们应该谨记第二条原则:

凡事尽力而为,然后撑一把伞,避开是非之雨。

避免因遭受批评而烦恼的第三条原则:

记录下自己所犯的错误,然后展开自我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