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在学校教育中逐渐突出出来,人们开始重视实验教学,但是,有关实验教学的一些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本节希望通过对实验教学概念的讨论,将一些相关问题界定清楚,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辟道路。②实验教学中应有仪器设备构成的实验环境。④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在学校教育中逐渐突出出来,人们开始重视实验教学,但是,有关实验教学的一些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本节希望通过对实验教学概念的讨论,将一些相关问题界定清楚,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辟道路。[1]

(一)实验教学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实验教学”一词的解释是:“实践性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广泛应用。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实验前,教师需编写实验指导书,并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实验中教师要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结束后,认真评阅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看出:①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②实验教学中应有仪器设备构成的实验环境。③学生在此活动中要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等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实验内容预习、仪器测试和调整、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报告撰写等工作。④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⑤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要指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操作仪器设备,控制实验过程,还要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中学实验教学应该具有3个主要元素:①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②由实验仪器设备构成实验教学环境。③教学内容是独立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而教学形式则是学生自行操作训练。实验教学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实验活动,只有教师参与的实验称为演示实验,而只有学生参与的实验是课外实验或社会实践活动,都不属于我们在这里论述的实验教学的范围。实验教学必须是在由实验仪器设备构成的实验教学环境下进行的,这些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具和学具,不具备实验仪器设备的教学活动不属于我们所说的实验教学范畴。实验教学内容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内容,这点是说它绝对不是课堂教学讲授内容的重复,不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而它的教学形式则是以学生参与的动手实际操作为特点,动手动脑是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的主要学习形式。(www.xing528.com)

从《教育大辞典》对“实验教学”一词的解释可以看出,此处实验教学只是针对理科课程的,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等。但是,教育部2009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则明确指出:“本规程所指实验室包括中学理科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小学科学(自然)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历史地理专用教室、实践活动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等。”于是,实验教学所涵盖的范围就远大于过去人们对它的认识了,它不再限定于理科课程,同时包含技术类课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甚至在人文学科和艺术、体育类课程中都有相应的实验室与实验教学。

(二)实验与试验的区别

实验教学中的“实验”一词容易与“试验”一词混淆,需要对它们予以区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实验”的释义是“为了检验某个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的释义是“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两词的释义可以看出:实验是用来检验某个已经存在的科学理论或提出的科学假设,是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检验;而试验是用来找出或发现某事物中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出现或产生,是为了查看某事物的结果或性能。所以,实验是有目的的行为,而试验的目的性较差,实验前对结果进行了假设,方法更为科学,而试验的研究结果则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科学性,提倡科学方法,所以实验教学采用“实验”而未采用“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