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学论丛第7辑:季连及其时代的研究

楚学论丛第7辑:季连及其时代的研究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判,爰生伯、远仲。但是,我们如果将季连不仅仅看作某一固定时代的单个个体,而是看作一个动态的、沿袭的称号,上述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季连的祖先重黎称“祝融”,其弟吴回亦有“祝融”之称号,可见祝融不仅是一个人,而且也是一种沿袭的称号。

楚学论丛第7辑:季连及其时代的研究

文献记载,季连是楚人的直系先祖,即嫡祖,是“陆终六子”或“祝融八姓”之一。如《世本·帝系篇》记载:

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二曰惠连,是为参胡;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四曰莱言,是为郐人;五曰安,是为曹姓;六曰季连,是为芈姓。……昆吾者,卫是也;参胡者,韩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郐人者,郑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连者,楚是也。

《大戴礼记·帝系》记载相同。太史公记载时剔除了其中的“神性”部分。《史记·楚世家》记载为: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除此而外,在《国语·郑语》里还有“祝融八姓”的记载,其文云:(www.xing528.com)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关于“陆终六子”与“祝融八姓”的关系,通过对比,张正明先生认为这是共世并存一个族系的两张名单。[3]其说甚是。可见,季连是从祝融部落中分化出来的,以“芈”为氏。清华简(一)《楚居》的公布,证实了传世文献记载的可靠,因为其记述的第一位先公就是季连。其文曰:

季连初降于騩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由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判,爰生伯、远仲。毓羊,先处于京宗。[4]

季连的时代,根据传世史籍的记载,学者多考订应该在禹夏之交,[5]但在《楚居》中,季连却生活在商代中后期的盘庚时期,并与其女婚配,显然是相互抵牾的。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这种记载的差异呢?首先,客观地来讲,季连绝对不可能从夏初活到商后期;其次,根据《楚世家》的记载,楚国先祖世系从季连到鬻熊之间是混乱不明而无法解释。但是,我们如果将季连不仅仅看作某一固定时代的单个个体,而是看作一个动态的、沿袭的称号,上述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季连的祖先重黎称“祝融”,其弟吴回亦有“祝融”之称号,可见祝融不仅是一个人,而且也是一种沿袭的称号。同样为“陆终六子”的第三子彭祖,据记载有寿八百岁[6],商代尚称侯伯。显然,这不是彭祖活得久长,而应是彭祖部族的延续。后人不解于此,往往将其认为是一个人,产生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又比如“周公”,周公亦不是专指周公旦,而是一个称号,周公的次子在周公逝后被任命为新一任的周公,周厉王时期共和行政的周公、召公,亦不是周初的周公和召公,同样是一个沿袭称号。禹夏之交,中国古代社会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转为世袭制,王位、封号、族称等均可以作为遗产而被后世子孙承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季连在尧舜时期确实是季连部族的首领,第一代季连就是首领的名字;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季连作为部族的称号而被部族首领世代沿袭,从人名演变为称号,在部族首领中间世代相传。因此,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记载的季连并不抵牾,而是季连部族于不同历史时期在文献中的反映,季连至鬻熊之间混乱不清的世系亦可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