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

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月17日起,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开始举行。张闻天受政治局委托,起草了会议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瓦窑堡会议决议》对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阶级关系的变化作了全面的分析,确定并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毛泽东军事问题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军事问题也是瓦窑堡会议的重要议程。

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前面已经说到,在直罗镇大捷、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胜利形势下,11月24日,洛(甫)、博(古)就致电毛泽东,建议召开一次详细讨论当前形势与各项任务、实现策略转变的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和前方的中央领导同志均表赞同。12月8日,毛泽东致电洛、博,约他们一起到安塞会面并在那里开会。洛、博和张浩即如约到安塞等候。12月14日深夜,张闻天接到毛泽东的电报,知道毛已于12月13日到了瓦窑堡,遂立即与博古、张浩返回。

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自11月14日在甘泉下寺湾分两部分行动以后,已经一个多月,现在又胜利会合了。11月17日起,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举行。

开会的地点就在张闻天、刘英居住的窑洞。它是下河滩田家院内一排窑洞中的一孔,坐落在半山坡上。窑洞内陈设简陋,临窗一张条桌,是张闻天平时办公写文件的地方。窑洞中间有一张旧方桌和几条粗笨的凳子,就是来客或开会的坐席。窗纸是新糊的,整个窑洞显得亮堂而有生机。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等人随便坐定,讨论两个主要议题:“政治形势与策略”和“军事战略”[11],决定着关系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与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

政治局委员们个个情绪高昂,精神振奋。毛泽东、周恩来在直罗镇前线打了胜仗,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被粉碎了;同共产国际中断了一年多的联系如今恢复了;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基本上已经明确,重大的政策改变已经开始,从内战到抗战的伟大战略转变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从国民党统治区又传来了北平学生一二·九反日游行示威的消息,一个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正在全中国兴起。中国革命摆脱了危机,走出了困境,一个新的大变动的时代来到了!

张闻天政治形势与策略的报告和《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张闻天主持这次会议并就第一项议程——政治形势与策略作了报告。张浩在会上作了共产国际七大的传达报告。他没有带回文件,他离开莫斯科的时候,共产国际七大还没有开完。他凭记忆,传达了共产国际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改变在“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的“左”倾政策,实现革命战略转变等主要精神。

从17日报告以后,至19日,政治局委员们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毛泽东对会议很满意。他在12月19日20时给当时正在指挥围攻甘泉的彭德怀发去的电报中说:“政治局会议开了三天,关于总的政治问题(形势与任务)讨论完了,真是一次很好的讨论,可惜你没有来参加。”当天子夜24时,毛致林彪、彭德怀、叶剑英、程子华电中又说道:“政治局已开了三天会,很好的讨论了当前的形势、力量与任务。”(www.xing528.com)

张闻天受政治局委托,起草了会议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通称《瓦窑堡会议决议》)。这个决议经12月25日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分六部分:(一)目前形势的特点;(二)党的策略路线;(三)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四)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五)党内主要危险是关门主义;(六)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

《瓦窑堡会议决议》对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阶级关系的变化作了全面的分析,确定并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决议指出,日本企图“单独吞并中国”的侵略行动引起了国际国内关系的急剧变化,帝国主义内部矛盾空前紧张,中国掀起了新的民族革命高潮。在新形势下,“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军阀”也有“直接参加”反日战线的可能,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间”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决议对“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作出新的解释。提出:只要反日反蒋,“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决议宣告: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是反日反卖国贼的最广泛的与最高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实行“十大政纲”;决定改变对小资产阶级群众、知识分子、富农、民族资本家以及白军官兵的政策。决议要求全党“大胆的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实际的群众斗争中“表现出他们是无坚不破的、最活泼有生气的中国革命先锋队”,去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为此,必须同党内的主要危险关门主义做坚决的斗争,同时要警惕“1927年时期的陈独秀主义,在新的大革命中,在部分的党部与党员中的复活”。

毛泽东军事问题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军事问题也是瓦窑堡会议的重要议程。12月23日,毛泽东作军事问题报告。报告分三部分:(1)关于战略方针;(2)关于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3)关于行动方针。当天,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扩大红军”的战略方针;确定红一方面军行动部署的基础应放在“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项任务之上,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强调基本原则还是运动战,指出游击战争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战略作用;确定做好渡黄河的准备,到山西去开辟局面。

张闻天在讨论军事问题时发言,结合自己的认识过程,充分肯定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而概括出来的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大踏步进退、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的速决战等作战的基本原则。并自觉地作自我批评说,过去在上海对毛泽东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未能了解”,还说什么是“机会主义的动摇”,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都证明这些战略战术原则是正确的。张闻天提出,要汲取历史教训,“教育我们同志,使同志能灵活运用”[12]。张闻天自己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领会是深刻的,确实能够自觉地灵活运用。就在一个多月前,1935年11月18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了专门讨论游击战争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作了总结,论述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相当系统地提出了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意见。会后作出了《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