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昭注补:正史版本探析

刘昭注补:正史版本探析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书影上,可以看到“刘昭注补”这样的著述者题名。前面提到,《隋书·经籍志》著录刘昭注本时记作“梁剡令刘昭注”。这种著录方式,是不够准确的,即它忽略了“刘昭注补”的“补”字。但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刘昭“注补”之“补”,实际上另有所指。因此,除了随文注释司马彪《续汉书》原有的内容之外,还很有必要为其书做一些增补,所谓“注补”之“补”,指的就是这些新增的补充性质的内容。

刘昭注补:正史版本探析

翻检《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在其《汉书》部分,选印有几帧该书“志”的部分的书影。在这些书影上,可以看到“刘昭注补”这样的著述者题名。

“刘昭”就是个人名,刘家人,名昭。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人名也很平常,没什么道理可讲,也没什么文章可做。可这“注补”,作为一种著述形式,却相当罕见,我也没有见到前人对此做过合理的阐释,因而不妨借助这些书影,和感兴趣的朋友谈谈其内在的含义。

看下面这帧书影,所谓“刘昭注补”是题写在“后汉书志”的下面,而这“后汉书志”同范晔的《后汉书》本来并不是一部书,要想清楚阐释这一问题,需要先从今本《后汉书》“志”的由来说起。

这么一来,话就长了,而且还会很绕。好在过去我在《〈后汉书〉对研究西汉以前政区地理的史料价值及相关文献学问题》一文中曾经做过比较细致的论证(见拙著《旧史舆地文编》),这里就以此文为基础,省去复杂的论证过程而概括叙述基本的脉络。当然,也会有所引申发挥。

范晔在南朝刘宋时撰著《后汉书》,本来拟议设置十志而实际未能成稿。稍后,至萧梁时,就有这位刘昭先生为范书做注。

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东汉史书有很多种,刘昭选择范晔的《后汉书》来做注释,当然是觉得范晔这部书质量比较高,值得动手费这个劲儿。不过范晔此书空缺志的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为弥补这一缺憾,刘昭竟然活生生地肢解了西晋人司马彪撰著的《续汉书》,从中割取八篇志(共三十卷),补配到范晔的《后汉书》中。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第0392号藏品宋绍兴江南东路转运司刻宋元递修本《后汉书》之志

当然我们一定不要忘掉刘昭这样做的缘由——他要给范晔的《后汉书》做“注”,所以当然也要一并注释补入这八篇三十卷的“志”。《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后汉书》一百二十五卷,范晔本,梁剡令刘昭注”,载录的就是这种刘昭的注本。

继刘昭之后,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李贤,也就是后来被谥为“章怀太子”的那位皇子,召集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等一批学者为他注释范晔的《后汉书》,流传到今天的《后汉书》“纪”“传”部分,就是李贤这个注本。

李贤率人注释此书时,刘昭的注本已经流行于世,所以他们利用过刘昭的注本。这是我们在利用李贤等注释的《后汉书》“纪”“传”部分时应当充分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章怀太子注的内容。此外,我们还要知道,李贤等人只注释范书,以为刘昭注本诸志本非范晔《后汉书》固有的内容,从而弃置未顾,即李贤注本的构成,一如范晔之书初成时的形态,只有“纪”“传”而没有“志”的部分。

至北宋初年,雕版印刷通行未久,《后汉书》很快就有了印本。但宋初太宗淳化五年(994)和真宗景德二年(1005)雕印李贤等注《后汉书》的原本,还没有加入司马彪《续汉书》志的部分。直至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始应从判国子监事孙奭的奏请,又从刘昭注本《后汉书》中活活割取诸“志”,补入李贤等注本《后汉书》当中,一并刊行于世。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宋绍兴本《后汉书》附乾兴元年(1022)刻书官牒

从此以后,刘昭所注司马彪《续汉书》诸“志”,才与李贤注本《后汉书》合编为一书,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后汉书》。不过上面的叙述,大家看了可能还是觉得有些太乱,不大容易明白其演变关系,那么就请大家来再看看下页这幅示意图,就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www.xing528.com)

前面提到,《隋书·经籍志》著录刘昭注本时记作“梁剡令刘昭注”。这种著录方式,是不够准确的,即它忽略了“刘昭注补”的“补”字。

关于这一“注补”,清人钱大昕以为是指刘氏“本注范史纪传,又取司马氏《续汉志》兼注之,以补蔚宗之阙,故于卷首特标‘注补’,明非蔚宗元(原)文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司马彪《续汉书》志附范史以传”条);或谓“刘昭本为范史作注,又兼取司马彪注之,以补范之阙。题云‘注补’者,注司马书以补范书也”(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八《跋〈后汉书〉》)。刘昭本人在其注本的序文中本来就讲过“乃借旧志,注以补之”这样的话,因而从表面上看,钱大昕的解释似乎是合乎情理的,即所谓“注补”之“补”应该是指用司马彪《续汉书》的“志”来补范晔《后汉书》的阙略。但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刘昭“注补”之“补”,实际上另有所指。

清人王鸣盛对这一问题,不仅持有与钱大昕相同的看法,并且还提出质问说:“别本改云‘补注’,岂司马志有所阙,昭补之兼注之耶?司马志无阙也。抑昭之前已有注司马志者,而昭又补其注耶?昭之前未有注者也。”(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九“范氏《后汉书》用司马彪志补”条)

今本《后汉书》形成过程示意图

刘昭之前,并未有人注释司马彪诸志,《续汉志》也略无残缺,可在刘昭看来,确有很多重要内容为司马氏遗漏未载。因此,除了随文注释司马彪《续汉书》原有的内容之外,还很有必要为其书做一些增补,所谓“注补”之“补”,指的就是这些新增的补充性质的内容。因为“刘昭注补”这四个字是写在作者题名的地方,这是刘昭题署的自己所做撰著工作的性质,“补”字同“注”字是同等并列的,其具体内容理应出自同人之手,针对的都是自己的著述。若像钱大昕那样把这个“补”字理解为“补蔚宗之阙”,也就是补充范晔书阙漏的内容,那应该是由刘昭自己动手撰著这些“志”的内容,没道理是“取司马氏《续汉志》”以补之,他割取《续汉志》那活儿不能这样署名。

审度刘昭工作的具体情况,便可以切实证明上述认识。刘昭给司马彪《续汉志》增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郡国志》和《百官志》里。像下页这两幅《郡国志》的书影,其河南尹梁县下面的小字“有阳人聚”(左图),还有阳武县下面的“有武强城”(右图),就都属于刘昭增而“补”之的内容。大家对比一下看看,这“有阳人聚”和“有武强城”,同“有霍阳山”“有注城”等内容的性质和表述形式,都是完全一致的。采用同司马彪原书一模一样的体例来载录这些内容,其缘由就是因为这是在给《续汉书》做“补”。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宋绍兴本《后汉书》之《续汉书·郡国志》

在刘昭看来,这些都是司马彪应记而阙载的内容,所以才动手做出增补,而不是给《郡国志》某一具体文句做注。有意思的是,在“有阳人聚”和“有武强城”下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刘昭给自己新增内容所做的注释,即“有阳人聚”下面的“《史记》曰秦灭东周,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还有“有武强城”下面的“《史记》曰曹参攻武强;秦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云云,这些都是刘昭的自注。

对刘昭这种“补”的性质,前人一向缺乏合理的认识,即使是专门的解题导读文章,也从未说清其实际内涵。现在最为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又把这些“补”的内容同刘昭的自注视同一事,统统改移到每一段正文之后,用一、二、三、四的注码来表示。这样一来,读者就更不容易捕捉并理解这些增补之作了(附带说一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在改移刘昭“注补”位置的时候,还有把司马彪的自注误认作刘昭注文的情况)。

学人读书,重视古刻旧本,并不仅仅像那些玩家一样看重它赏心悦目,或是罕秘难睹,而更看重它带给我们的更加明晰、更加准确的历史信息。

2020年7月23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