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围魏救赵: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应用

围魏救赵: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十万军队讨伐赵国,魏国军队所向披靡,直逼赵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他对齐威王说,赵王打算献给齐国三座城池,请齐威王出兵救赵。邹忌的话引来一阵纷纷议论,大夫们纷纷表示赞成邹忌的主张,不救赵国,齐威王则沉思不语。

围魏救赵: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应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十万军队讨伐赵国魏国军队所向披靡,直逼赵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使者赵离奉赵王之命来到齐都临淄游说齐威王。他对齐威王说,赵王打算献给齐国三座城池,请齐威王出兵救赵。

齐威王召集朝中大夫商讨救赵一事,“诸位贤臣,”他问大夫们,“救赵国对寡人的国家有利,还是不救赵国有利?”

邹忌出列道:“大王,臣以为不救赵国有利。邯郸乃赵国国都,赵国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必然与魏国以死相拼,魏国即使攻破邯郸,也将元气大伤,这样,魏国对我齐国的威胁就会减轻。大王若派兵救赵,必将有一场血战,且不说齐军不是魏军的对手,即便是魏军的对手,也会两败俱伤。因此还是不救赵国有利。”

齐威王认为邹忌说的有道理,许多大夫也赞成邹忌的主张。

而田忌反对邹忌的主张,他对齐威王说:“大王,相国的说法微臣不敢苟同。微臣认为,救赵国对我齐国有利。赵国与齐国是魏国共同的敌人,若赵国灭亡,魏国就会全力对付齐国,这样,魏国对我齐国的威胁不是减轻了,而是增加了。若大王派兵救赵,使赵国免于灭国之灾,赵王将终生感激大王,一旦魏国进犯齐国,赵国将全力以赴,使魏国首尾难顾,那样,魏国就不敢贸然进犯齐国。因此说,救赵对我有利。”

齐威王认为田忌说的更有道理,不少大夫赞成田忌的主张。

邹忌道:“田将军说的固然有道理,可不知大王想过没有,齐军数次败在庞涓手下,若在远国他乡再被庞涓打败,不但救不了赵国,还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邹忌的话引来一阵纷纷议论,大夫们纷纷表示赞成邹忌的主张,不救赵国,齐威王则沉思不语。

田忌着急地对齐威王说:“大王,若不救赵国,赵国必灭,赵国灭亡,齐国也将不存!”

邹忌对田忌道:“田将军,不要危言耸听,赵国灭了,我们还可以与楚国秦国韩国还有燕国结盟,魏国灭不了齐国。”

田忌反唇相讥道:“相国,不知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此次魏国进犯赵国,你所说的这几个国家,皆因为惧怕魏国,不敢相救。来年,若魏国进犯齐国,他们就不怕魏国了吗?”

邹忌冷笑道:“田将军,我不是装糊涂,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是,你率领的军队不是庞涓的对手,如何能救得了赵国?”

田忌知道邹忌是在嘲讽他指挥无能,不由面红耳赤,道:“我可以交出兵权,让有才智的人带领军队。”

“这话你该早说,现在说太晚了!情急之下别说找不到这种人,就是找到,他也不是庞涓的对手。”

“我能找到,而且这个人有绝对把握打败庞涓。”

邹忌一阵冷笑,道:“大话谁都会说。”

“我说的不是大话,是实话。”

“这个人是谁?”

孙武子的后代,《孙子兵法》的传人,他叫孙膑。”田忌对齐威王道:“大王,微臣举荐孙膑为大将军,他肯定能打败庞涓。”

齐威王也想到了孙膑,他亲自到田府请孙膑当齐国的大将军。孙膑对齐威王施礼道:“大王亲自来请草民,草民诚惶诚恐,但草民曾经与大王有约在先,草民不当将军,只做军师。”

齐威王道:“军师无权指挥军队,先生的才智难以发挥,寡人不放心。”

孙膑道:“草民与田将军相处多日,田将军是一个善于听从他人意见的将领,由田将军统率军队,草民的才智照样可以充分发挥。”

一旁的田忌对孙膑道:“我已经当着众大夫的面,同意交出兵权,若再当大将军,岂不是出尔反尔?孙先生,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田将军,我不是推辞,身为统领全军的大将军,应该有威严,我身有残疾,脸有刑痕,毫无威严可言,如何统率全军?”孙膑又对齐威王道:“大王,还是由田将军统率全军,我做他的军师为妥。”

齐威王沉吟片刻,道:“好吧,就按你的意思办。但寡人有言在先,征战大事,必须听取军师的意见,如若再次败于魏军,军师与田将军同罪。”

赵离听说齐国的军师是孙膑,兴冲冲地赶到城外齐国大营,拜见孙膑。久别重逢,今非昔比,二人一番寒暄后。赵离感慨道:“这回我们赵国有救了。孙先生,庞涓绝对不会想到你还活着并与他对决。”

孙膑微微一笑,道:“他更不会想到,我不去赵国,而是去魏国。”

“什么,去魏国?”赵离不解地问,“你不去赵国,如何解邯郸之围?”

孙膑道:“如果齐军千里迢迢奔赴赵国,疲惫之师难以取胜,那样不但救不了赵国,齐军自身也将难保。现在魏国空虚,我将军队开往魏国,庞涓必然撤军,这样,邯郸之难不就解除了吗?”

赵离对孙膑的做法不放心,问:“庞涓如果不撤军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齐军威胁魏都大梁,他不敢不撤。”

“如果齐国军队对大梁尚未构成威胁,庞涓便攻破邯郸呢?”

“如果邯郸真的这么脆弱,我们就是到了赵国,庞涓的军队也早就占领了邯郸。”

“孙先生,最有把握的办法,还是直奔赵国的好,齐赵两国军队里应外合,庞涓必撤。”

“最有把握的,往往是最没把握的。赵先生,你不必担心,我一定让庞涓撤军就是了。”

赵离非常不满,冷冷道:“你是不是害怕庞涓?”

孙膑笑了笑:“你不要激我,激我也没用,我不会改变主意的。”

赵离认为孙膑就是害怕庞涓,有意把孙膑的打算告诉了齐国将军田国。田国是个脾气直爽、性格暴躁的将军,他怒气冲冲地走入孙膑帐内,毫不客气地质问孙膑为什么不去赵国。

孙膑淡淡说道:“孙子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民无知。时机不成熟,将军的计谋不能让属下知道,这样,属下才能不折不扣地按照将军的计谋行事。”

田国冷笑道:“你的计谋,我已经知道了。你想去魏国,不是赵国。”

孙膑很坦然:“是又怎么样?”

“哼,你是害怕庞涓,虚张声势,不敢去赵国!你真为我们齐国丢人!”

“这是何人说的?”

田国理直气壮地道:“我说的,我刚说过。”

“来人。”孙膑厉声道,“把田国拖出去,杖刑三十。”

未及田国反应,两个卫士上前架住他的胳膊。田国大怒,用力推开卫士,指着孙膑骂道:“孙膑,你好大的胆!你也不问问我是何人?我告诉你,我是大将军的堂弟,齐国的功臣,身经百战,杀敌上千,大王见了我都敬我三分,你竟敢打我?你也太不自量力了吧!”

“不管你是何人,你无视军师指令,就应该打你。”孙膑十分严厉地对卫士道:“拖出去,杖刑四十。”

卫士们把田国拖到帐外,对田国行刑。田国趴在地上大骂孙膑是胆小鬼,为齐国丢人。几个将军闻声走来,夺下卫士手中的竹杖。一个姓曹的将军上前将田国扶起,问:“田将军,怎么回事?”

田国怒骂道:“孙膑害怕庞涓,不敢去赵国,我责问他为何不去赵国,他就对我动用杖刑。”

曹将军气愤地对众人道:“如此胆小鬼,怎能做军师?走,我们去找大将军。”

其他将军随声附和,要找大将军罢免孙膑。

孙膑缓步走来,对众人道:“你们找大将军也没用,大将军与我是一个主意。”

曹将军根本不把孙膑放在眼里,“哼”了一声,说:“你休要胡说,大将军绝不是贪生怕死的人。”

孙膑道:“这不是贪生怕死,这是军队作战的秘密。”

曹将军冷笑道:“狗屁秘密,不去赵国,你与何人作战?”

孙膑欲火又止,道:“与何人作战不是你该问的事。”

曹将军逼问孙膑:“我非问不可呢?”

“我劝你还是不问的好,否则,杖刑的滋味不好受。”

“就是死刑,我也得问个明白!”曹将军胸脯一挺,显得大义凛然。

孙膑对卫士命令道:“来人,杖刑三十。”

帐外的卫士上前欲抓曹将军,曹将军抽出剑喝止道:“我看你们何人敢动我一根毫毛?”

“大胆!”孙膑勃然大怒,对曹将军厉声道:“你竟敢用兵刃威胁军师,军法不容!”他吩咐卫士,“将他拉至营门,斩首示众!”

众将军闻此,纷纷抽出兵刃,护住曹将军。

孙膑扫了众将军一眼,道:“怎么,你们都想死吗?”

其中一个将军喊道:“死也比让人指脊梁骨,骂胆小鬼强!”

双方正相持不下,大将军田忌走来。将军们立刻收回兵器,闪至一旁。曹将军上前欲状告孙膑,田忌打断他的话,道:“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一切按军师的意见行事,这是大王的旨意!”

众人哑然。

孙膑指着曹将军,对士兵道:“将他拉至营门,斩首示众。”(www.xing528.com)

众将军齐刷刷跪在地上,施礼道:“军师手下留情,饶曹将军不死。”

田国也踉踉跄跄来到孙膑面前,跪在地上道:“军师,曹将军是因为田国得罪了军师,军师要杀,就杀田国吧。”

孙膑沉思片刻,对众将军道:“当你的属下违背军纪,你不以军法惩处,能维护军纪的尊严吗?当你对属下发出命令,而且你的命令没有错误,你能够收回命令,而不损害军令的威严吗?一个军队军纪不严,军令不威,这个军队上了战场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吗?一个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军队,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吗?”

众将军无话可言。

孙膑对卫士道:“将曹将军拉至营门,斩首示众。”

曹将军老老实实地被士兵们架走了。众人默默地看着被架走的曹将军。

孙膑转过身,他眼中有两颗泪珠滚出。

事后,田忌埋怨孙膑道:“军师,你应该将去魏国的真实目的告诉将军们,那样,今天的事就不会发生,曹将军就不会死。”

“大将军,如果把真实目的告诉大家,人多嘴杂,难免不透漏风声,若传到庞涓的耳朵里,他就不会从赵国撤兵,我们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孙膑解释道,“因此,必须隐瞒我们的真实目的,摆出一副真正进攻魏国的架势,所谓真正的进攻,就要封锁一切消息,隐蔽行踪而后突然出现在魏国,庞涓是一个会用兵的人,虚张声势他不怕,他怕的就是突然的袭击。”

晨光照亮原野,齐国军队马不鸣,人不喧,旗不扬,迅速向魏国开进。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大战前的严峻之色。

赵离回到齐都,把孙膑的所作所为禀报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解释,这是孙膑的一计。“真是异想天开,”赵离不屑道,“庞涓根本不会上孙膑的当,孙膑的真实目的是借大王之兵,报他的私仇。”

齐威王沉思不语。

赵离又道:“魏国强大,即使一时空虚,孙膑也难以如愿,如果庞涓攻破邯郸立刻回军,齐军休矣!”

齐威王命令宫卫立刻赶上田忌,命他停止讨伐魏国,立即带兵前往赵国。

田忌接到齐王的命令,问孙膑怎么办。孙膑告诉田忌:“作战部署一旦确定,最忌反复无常。”

田忌心有疑虑,说:“大王一旦怪罪下来,我们无法交代。”

孙膑果决道:“将军在外,君命可以不受。”

田忌还是疑虑重重:“话是这么说,可大王最忌讳违背王命的将军。”

“大王之命是救赵,我们只要使庞涓撤军,就没有违背大王之命。”有了孙膑的坚持,齐国大军按原计划前进。

齐国军队偃旗息鼓进入魏国境内,直奔国都大梁。魏惠王闻此,立刻召集大夫们商讨此事。有的大夫认为应该立刻调庞涓回兵,让齐国人有来无回;有的大夫则认为,齐国人没有胆量进攻大梁,只是虚张声势,乘机夺取魏国边城。魏惠王命边城军队沿途袭扰齐军,迫使齐军暴露企图。

齐国军队不断遭到魏国士兵的袭击,但他们毫不理睬魏国的袭击,义无反顾,继续向大梁开进。

魏惠王不再犹豫,命一名大夫,拿上他的兵符,日夜兼程,调庞涓立刻返回魏国,消灭齐国军队。

庞涓接到魏惠王的命令,刚开始对齐国人的行为有些疑惑,后来听说齐国军队偃旗息鼓,视边城守军的骚扰而不顾,直奔大梁,这才决心回兵。

田忌、孙膑得知庞涓回军,立刻召集将军们来到他们的营帐。孙膑对众人道:“庞涓一向轻视齐国,此次回师,必然分前后两军,他将亲率先行军队直奔大梁,我们在庞涓必经之路桂陵埋下伏兵,打他个措手不及,庞涓必败。”

众将军群情激奋。

田国上前道:“军师,我要将功补过,请让我第一个迎击庞涓。”

孙膑摇头道:“你不行。”

“军师,你是不是信不过我?你可以问问大将军,我田国作战一向将生死置之事外,勇猛杀敌,从不后退。”

“你说的我信,我所不放心的,是你不能按照我的部署作战。”

田国信誓旦旦地表态道:“我能!军师,你说吧,你让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

“我要你败。”孙膑道出了他的计划:“第一个迎击庞涓的人必须败,不能让庞涓看出一点破绽,才能引诱庞涓进入我们的伏击地带。”

田国按照孙膑的部署,率领他的军队拦住庞涓。庞涓气恼齐军打乱他进攻赵国的计划,亲自督战,打算一口吃掉拦在他面前的齐军。田国的军队边打边退,庞涓的军队紧随其后。田国弃车换马而逃,庞涓也弃车换马,带领他的士兵紧追不舍。

田国的军队“仓惶”逃进一条长长的山谷,将士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庞涓亲率军队追入山谷,喊杀声铺天盖地。

恰在此时,山谷中突然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许多手持盾牌的齐国士兵自草丛树林中蜂拥而出,拦在魏军面前。盾牌后面是持弓的士兵,他们手中的弓箭瞄准魏军。

庞涓不由一惊,很快又镇静下来,高声道:“盾牌上前,弓箭在后。”

手持盾牌的魏国士兵,很快在魏军前方排成一面盾牌墙,手持弓箭的士兵涌至盾牌墙之后。

又是一阵鼓声。两侧山上,树起大量齐军的旗帜,山坡草丛间,涌出许多持弓的士兵。

庞涓又是一惊,见势不妙,高声道:“前队做后,后队做前,撤!”

话音未落,山上传来他熟悉的声音:“庞涓,你走不了了!”

庞涓大吃一惊,扭头看去。

孙膑立在一高坡处,他旁边站着田忌,身后站着钟离春,周围是许多手持盾牌的士兵。

庞涓吃惊地看着孙膑,颤声问道:“你……你是何人?”

孙膑微微一笑,道:“师弟,连你师兄都不认识了吗?”

庞涓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摇头道:“不,你……你不是我师兄,我师兄已经死了。”

一旁的钟离春高声道:“你见过孙先生的尸体吗?”

庞涓一怔。

孙膑道:“我那是金蝉脱壳之计,明白了吗?”

“雕虫小技,让你得逞一次!”庞涓气急败坏。

孙膑淡定自若地道:“那就再得逞一次,这一次叫围魏救赵!”

庞涓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孙膑继续道:“庞涓,你已经被包围了,放下兵器,束手待擒,还有一条生路,否则,我这个做师兄的也救不了你。”

庞涓咬牙切齿道:“你这是做梦!你们齐国军队,草包一般,拦不住我!”

“那就试试吧。”

随着一声鼓响,两侧山上如雨般的箭矢向庞涓的军队飞过去,山谷中的魏国军队顷刻间便人仰马翻,鲜血横飞。

又是一阵鼓声,齐国士兵们手持长戈排山倒海般从山上冲下来,气势不可阻挡!一队又一队的魏国士兵倒在他们脚下。

庞涓的卫兵们手举盾牌,紧紧护在庞涓两侧。一个卫兵倒下,另一个卫兵顶上去,他们在庞涓的指挥下,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着庞涓,向来路撤退。

山谷中激烈的喊杀声渐渐远了。

如血的夕阳染红了激战之后的山谷。山谷入口处躺着许多战死的魏国士兵,也有不少齐国士兵,看得出,这里曾经有过一场血战。一些身带血迹的齐国士兵在整理战场。

孙膑、田忌、钟离春和几个卫士从这里经过。田国迎上前,道:“大将军,军师,先头魏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是让庞涓跑了,没有军师的命令,我们没敢去追,如果去追,他逃不了。”

旁边的将军请求道:“军师,大将军,你们下令吧,现在去追,还来得及。”

孙膑摇了摇头,道:“不能追击,应该迅速撤军回国。”

田国不解,问:“军师,我们打败了庞涓,魏军已成惊弓之鸟,若乘胜追击,必胜无疑,为何要撤军呢?”

孙膑道:“庞涓先头军队虽败,但大队人马并未受挫,打败魏军,非易举之事。此外,我们深入魏国境内,不可久战,久战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到那时,再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难。”

田忌和孙膑率齐国大军回到临淄。齐威王带领大夫们到城外迎接凯旋之军,路旁也站满了欢呼雀跃、夹道相迎的齐国百姓。齐国上下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如此扬眉吐气过。

按:“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此计就是来自孙膑救赵的故事。这一计的意思是,攻打正面强大集中之敌,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分兵,然后寻找机会,消灭敌人。孙膑运用此计,既救了赵国,又重创庞涓。庞涓绝不会善罢甘休,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擒贼擒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