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69-1977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969-1977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4年7月,中共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委员会、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改为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清点移交接凭证登记。

1969-1977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一、全宗来源简况

(一)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能

1.全宗构成者形成

1969年1月,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十四师榆林垦区临时领导小组成立;11月,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十四师一四七团组建。

1970年4月,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十四师一四七团改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中共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委员会、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组建。

1974年7月,中共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委员会、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改为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

1977年6月,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撤销,所属各连队、点、站按辖区下放移交榆林、横山两县管理。

2.全宗构成者职能

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陕西省农建师先后领导的实行“军、政、企合一”的农垦单位。

(二)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

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 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曾用名排列表

(三)全宗管理机构和档案数量

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 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全宗档案明细表

续表

注:①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档案为党政混合归档。
②表中1971—1973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六团档案包含个人问题定案处理、复查结论等档案材料6袋,包含兵力布置要图、作战要图、连队分布图、土地利用图等图纸9份。
③表中1974—1977年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档案包含1980年鱼河农场永久档案1卷。

(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

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 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清点移交接凭证登记。

二、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一)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平战结合,执行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战备任务。

2.实行“军、政、企合一”管理,发挥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作用,发展农工贸生产建设。(www.xing528.com)

3.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厉行节约,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4.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商品粮和工业原料,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累资金。

(二)全宗构成者主要活动

1969—1970年,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成立农场革命委员会;开展“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运动,树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四好连队(单位)和五好战士标兵,推行领导班子组织、思想革命化建设;开展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连队布局,稳定生产秩序。

1971—1975年,开展批修整风、批林批孔运动;开展战备工作,拟定“鱼河地区反空降作战预定方案”“鱼河战斗村建设规划”,建设战备设施;贯彻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农业学大寨,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治沙造林、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1976—1977年,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揭批“四人帮”“一批两打”运动;开展基本路线教育,调整基层领导班子,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实现粮食上、超“纲要”及经济效益提升。1977年6月,撤销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建制,团所属各连队、点、站按辖区下放榆林、横山两县管理,并完成移交接。

(三)档案文种名称列举

中共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委员会 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档案文种名称列举表

三、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一)检索注意事项

1.全宗可使用的检索工具

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

2.机读目录和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机读目录未制作,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详见《卷内文件目录》。

3.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

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未制作。

(二)查阅注意事项

1.全宗档案鉴定的情况,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2.档案全宗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其中永久档案81卷,长期档案111卷,短期档案54卷。

3.档案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4.馆藏档案全宗号对照:1990年6月编《榆林市档案馆全宗名册》,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全宗号X80;2014年3月编《榆阳区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编号》,陕西省农建师第六团全宗号未新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