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管校聘工作: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区管校聘工作: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并指出,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区管校聘首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屋建瓴、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决策,是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战略的一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绝不是我们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脑袋一热就拍定的馊主意。

区管校聘工作: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等任务和目标。

2013年教师节的时候,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在信中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现县域优质资源共享。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中央出台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

文件开篇写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这个文件出台的目的写得很明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其中第15条强调指出,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第20条又强调,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并指出,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比过去更加重视教育问题和教师问题,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

国内,我们面临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但因为我国地域广大,差异悬殊,民族众多,国情复杂,加上历史原因,又同时面临着党风、民风、社会风气等整顿革新的课题,还面临着西藏和新疆一些分裂势力的挑战,更面临着祖国的统一问题。全国全社会需要凝聚共识,增强合力,这里面有许多实际困难要克服。国际方面,因为我们目前综合国力大大加强,美国天天忧虑地位不保,担心我们抢了它的地盘和风头,加上我们和它制度、理念不同,到处给我们制造困难,遏制我们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在领土等方面与周边国家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一些国家亡我之心依然不死。

总之,在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着众多复杂的困难和艰巨的挑战。

所以,全国全社会需要凝聚共识,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增强合力,把内部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此基础上,抓住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一鼓作气,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让人民团结起来,让国家强大起来,凝心聚力,培养人才,加速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是教育。

教育主要依靠谁?

依靠教师。

依靠教育和教师,从塑造国民灵魂开始,从提振民族精神开始,从提升公民素养开始,从培养建设人才开始,然后,全方位振兴社会、科技经济军事文化,壮大综合国力,顺利实现宏伟目标。

所以,党中央以从未有过的态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是高瞻远瞩,且无比正确的举动。

就此机会,我还是要讲讲《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个重要文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二是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四是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五是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六是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文件第一部分指出,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第一部分同时也指出,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www.xing528.com)

从中可以看到,中央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待遇,增强吸引力,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创造和改善尊师重教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大力提高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

这里面,涉及提高各种待遇,更涉及交流、职称评聘和退出机制等。目的是激活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国家教育事业水平和质量。

客观上讲,全国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些教师队伍积极性不高、教育理念和能力滞后、敬业爱生意识不强等问题。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区管校聘首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屋建瓴、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决策,是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战略的一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绝不是我们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脑袋一热就拍定的馊主意。它必将逐步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开、全面实施,绝不是只在我们浙江几个地方实施。我们镇海是宁波市先行试点地区之一,未来三年,浙江省将全面实施。

就教育而言,我认为,区管校聘或县管校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和不平等,为教师队伍在区域内、系统内的流动或交流提供机制支持,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平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有利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问题。特别是一些学校高级教师富余、天花板效应显现,不利于教师发展和提升。通过区管校聘,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自主流动,让教师流到那些高级岗位评聘有空间的学校去。这一点,对我们学校的许多教师而言,是非常好的。我们有近二十位教师评上了中高级职称,但无法获得聘任,还有更多的教师则等在那里,无法评更高级的职称。

三是有利于激活教师队伍积极性,防止和减少职业倦怠。客观而言,长期以来,我们许多人认为,工作和单位就是“一旦拥有,天长地久”。到了最后,有的人会厌倦、厌恶甚至仇恨这份工作,一边拿着工资,一边抱怨、痛恨这份工作;一边享受待遇,一边不愿或消极履行责任和义务。这就是长期稳定、缺乏变化的机制和体制带来的危害,让人失去了危机感和责任感,失去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当然,也失去了专业发展力和专业生命力。

怎么办?树挪死,人挪活,换个学校或换个岗位,保持初心,重新出发。当然,即便在同单位、同岗位,通过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竞聘,也可以提高认识,找回初心,激发激情和活力。

这几年,我们一些老师,原本非常害怕校际交流,现在看看,交流的老师,不都好好的?他们比过去干得好了。这证明,在陌生的环境中,人是可以生存下来,甚至生存得更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区管校聘,也是对教师个人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谋生能力,或者说是专业重生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试。

当然,适当变更环境和岗位,可以改变原先单位或人们对你的刻板印象,让你可以重新出发,塑造全新的自己,甚至挑战过去的自己。

我本人经历过多次的异地调动和异校岗位调整,每次变化,都会给我带来一次压力,但是,更多的是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我们知道,校园里的植物,每年都在长出新叶子,这代表它们还有活力。如果一年四季,甚至两三年,都不长新叶子了,那么,这些植物肯定出了问题。

我们人呢,也是这样,需要不断生长。移动,或适当流动和变化,有利于你成长,重新发芽,在精神和业务上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

四是有利于淘汰部分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尊严。要想让国家重视教育,让社会尊重教师,我们教师自己要自立自强,做出应有贡献,创造应有价值,做值得人敬重的、具有专业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合格或优秀教师。

客观而言,如同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在教师队伍中,也总有一小部分理念、作风、能力等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合格的教师存在。所以,实施退出机制,让一小部分不符合时代需要的人员,依照程序,退出教师队伍,也是必要的。如同杭州西湖之水,定期进行及时和适量的补充与排放,以确保水质健康

当然,退出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而且,竞聘不成功的,局里会给一次待岗培训的机会,培训结束再竞聘上岗,如果仍然无法成功,再另谋出路。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在任何一个顾全大局、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又愿意改进工作、提升自我的人身上,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五是有利于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同,为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待遇的持续改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政策环境。有好作风,才有好作为;有好作为,才有好地位。教师队伍的作风好了,水平高了,贡献大了,自然会赢得人们更多的认同和支持,赢得党和政府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教师在社会上也就更有地位和尊严,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享受更好的生活,教师职业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这点,我们镇海区就是一个例子。区委书记和区长多次说,要给镇海老师全宁波最好的待遇,因为镇海的教育是最好的。实事求是地讲,镇海教师的待遇,不仅在宁波、在浙江,甚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这当然是和我们镇海区广大教师乐于奉献、勤于学习与善于作为等优良作风和突出贡献分不开的。

有了上述的了解、理解和认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区管校聘工作了,我们就会更理性地对待这个工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