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流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活化传统村落与动态文化展示

黄河流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活化传统村落与动态文化展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活化衰败的传统村落提供了条件。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文化宝库和住居文化活化石。村民微生活的介入让传统村落生生不息,参观者的到来令传统村落重获新生。这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活化传统村落,而在这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年轻人的回归,为传统村落的活化过程带来先进的思想,从而加快活化传统村落的进程。

黄河流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活化传统村落与动态文化展示

(一)传统村落衰败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崛起,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乡村在经济和开发方面严重滞后,国家部分专款对传统村落和文化的保护,也常常是杯水车薪。济南孝里镇传统村落大多是以石头和木结构为主的民居建筑,石头建筑稳定、坚固,历经百年,依然保存相对完整。但是,木结构的屋顶常常是重灾区。空心后的传统村落失去了人的气息和保护,房屋年久失修,屋顶塌落,很多村落已经失去了承载人们乡愁的家园,外出谋生的村民,难以承担维修的费用。而对于开发者来说,乡村的传统住居风貌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修缮维护,同时要改善村落的水、电、给排水等配套设施也是一笔巨额的投入,每一个开发建设者都能算清楚投入产出比,也必然造成投入后,过度开发以收回成本。经济的因素往往是无法回避且决定性的。

交通因素:传统村落在早期选址时会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拥有广阔肥沃土壤和丰富水源的地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还要有一定的防御功能。所以,在那个年代,交通因素不作为选址的必要考虑因素,但在交通发达、信息传输顺畅的现代社会,交通因素成为地区发展强弱的主要因素。因此,交通相对闭塞的传统村落慢慢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脱节,导致了传统村落的衰败。

生活因素:相比于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传统村落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模式。尽管引入了部分现代生活设备,但由于质量和配套服务水平不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依旧赶不上现代城镇的生活水平。高品质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城镇不断吸引着传统村落里的中坚群体搬离村落,导致传统村落严重的“空心化”问题,间接加重了传统村落的衰败。

思想因素:传统村落长久以来一直以代代相传的血脉作为情感的纽带,乡村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现代的开放思想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固守思想,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传统保守的思想渐渐地土崩瓦解,对传统村落的组织结构形成威胁,失去发展主体的传统村落被迫淡出人们的视野。

(二)保护与活化传统村落的现实必要性

活化传统村落本质上是重新唤起传统村落发展的内在活力,使被迫“去生活化”的传统村落再次“生活化”,保持村落的自我更新,不断向前发展,摆脱颓败的现状。

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了支持传统村落发展和更好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新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从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乡风民俗、村落建设等方面合理规划的新型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传统村落保护好,特别要保留传统村落原始风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不再受距离的限制。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为传统村落获取外界信息扩展了渠道和信息量。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传统村落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受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乡村文化资源得以传播到全国各地,大大增加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统村落借由对外进行文化展示得以重新焕发生机。(www.xing528.com)

多元的精神需求:在喧嚣忙碌的城市生活背景下,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使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想要从中抽离出来,回归乡村田园的安逸恬静。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仅给身体造成损害,也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相比之下,传统村落的美好风光、清新自然的田园环境、民风淳朴的原住乡民已然成为吸引城市人群的独特优势。为活化衰败的传统村落提供了条件。

宝贵的文化资源价值:作为国家确定的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印记,并在本地域中,形成了独特的并具有代表性的住居文化和相关物质遗产。传统村落中,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习俗、乡约及原始信仰,承载了大量的原住先民的文化信息,特别是民居建筑,更是乡愁的记载空间和古朴的生存理念。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文化宝库和住居文化活化石

(三)文化展示中动态展示与静态载体的相互作用

传统村落为什么会衰败?因为城市生活把人都吸引走了,造成严重的村落“空心化”问题,各种因素杂糅在一起导致传统村落越来越没落。想要把人在村落里聚拢起来,就需要村民自觉地将乡村文化挖掘并展示给参观者,展示的途径就是建立乡村文化展馆,对外展示传统文化。人作为文化的动态载体在文化展示中起着关键作用。

活化传统村落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为村落输血,输入造血的功能,吸引原住居民返乡创业,吸引外来投资者共建美丽乡村,在保护和发展之间,找到一条留住乡愁的出路和美好的乡村住居、文化图景、生生不息的“活”的状态改变衰落的现状。

村民日常生活都在这些传统建筑里,参观者也因为倾慕这些传统建筑而来到村落,两种不同环境里的人,因为同一样事物——传统村落而联系在一起。村民微生活的介入让传统村落生生不息,参观者的到来令传统村落重获新生。这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活化传统村落,而在这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人。

身在异乡的年轻人却总是想念家乡的美好,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年轻人的回归,为传统村落的活化过程带来先进的思想,从而加快活化传统村落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