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面子管理:管理羊杂汤,汲取古今中外管理智慧

学习面子管理:管理羊杂汤,汲取古今中外管理智慧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况且,王猛第一次下严令就被邓羌驳回,也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如果王猛同意赦免徐成,不但无损自己的面子,而且对实现组织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王猛和大多数领导人一样,僵化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却没有虑及组织利益。徐成得到赦免后,邓羌亲自来向王猛谢罪。王猛的经历并不是组织管理中的孤例。王猛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差点让组织分裂。这就是王猛的“面子管理”给我们的有益启示,也是领导者应该牢记在心的正确的“面子观”。

学习面子管理:管理羊杂汤,汲取古今中外管理智慧

王猛是魏晋南北朝时前秦苻坚的丞相,多谋善断,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相。有一次,他曾经总督各路十六万骑兵进攻前燕。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管理事件,对王猛的领导权威造成了严重挑战。王猛在处理这起管理冲突时展示出来的管理理念、应对得失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者借鉴。

当时,前燕慕容评屯兵在潞州,两军展开对峙。两军开战的前一天,王猛派遣将军徐成去侦探燕军的情况,并要求他必须在中午赶回军营。可是徐成直到黄昏时分才回来。王猛很生气,决定要杀掉徐成以严肃军纪。

看起来,王猛的这个决定似乎过于严厉,但是军令如山,谁也不可儿戏,王猛作为三军统帅,为了确保整个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徐成的上司邓羌却站出来为徐成求情说:“敌众我寡,而且明天就要开战,徐成固然有过错,但杀了徐成,己方折损一员大将,与战不利,请大将军原谅他吧。”

领导者都是喜欢一言九鼎,令行禁止的。王猛既然明令要杀徐成立威,如果仅仅凭邓羌的几句话,就收回成命,那么不但军纪没法保障,王猛自己的个人权威(面子)也无从谈起了。王猛当然不会同意了。

邓羌再三求情说:“徐成是我的部将,虽然他违背约定的时间应该问斩,但是我愿意和徐成并肩作战杀敌立功以赎罪。”

这个时候,王猛犯了一个绝大多数领导者都会犯的错误。出于人性固有的弱点(人总是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的),领导者往往会在面临再三的公开求情时坚持己见,不为所动,而且为自己的坚持而自得不已。但是物极必反,过了一定的度,事情就会走向反面。王猛第一次拒绝邓羌当然是正确的,因为这个时候邓羌的理由仅仅是“杀了徐成,折损大将,与战不利”。这个理由是不太站得住脚的。杀徐成给三军带来的警醒作用并进而将在实战中带来的管理效益与失去徐成带来的管理损耗两相比较,也许还是前者更占优势。况且,王猛第一次下严令就被邓羌驳回,也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但在邓羌再三求情,并提出愿意和徐成奋勇作战将功赎罪时,王猛还是简单粗暴地加以拒绝就走到正确的反面了。

制度是死的,管理应该是活的。在特定的时空点上,灵活的管理不但无损制度的威严,反而会带来更好的管理效益。当然,这种灵活的管理不是说兴之所至,随意妄为,而是紧密围绕组织的目标和利益所采取的机动便宜的做法。

王猛所在的组织的目标和利益是什么?当然是克敌制胜。王猛要杀徐成,其本意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克敌制胜,而不是无端折损自己的力量。当邓羌提出戴罪立功的时候,其做法是符合组织的根本利益的。如果王猛同意赦免徐成,不但无损自己的面子,而且对实现组织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王猛和大多数领导人一样,僵化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却没有虑及组织利益。

王猛只想到维护自己的面子,却没有想到下属也是有面子的。王猛的断然拒绝,让邓羌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邓羌非常生气,不再顾及组织的利益,决定跳出组织的框架来解决问题。他要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战(这是符合人性的行为,尽管并不符合组织原则)。他起身回营,击鼓整军,准备攻打王猛。(www.xing528.com)

王猛闻报大惊,马上派人告诉邓羌:“将军暂且停兵,我马上赦免徐成。”

徐成得到赦免后,邓羌亲自来向王猛谢罪。王猛握着他的手笑道:“我只是试试你罢了,将军对部将都这么重视,何况是国家呢?”王猛的这番话总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挽回了一点面子。

大多数领导会在维护自己面子上一条道走到黑,最终置组织利益于不顾。但王猛和大多数领导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很快认清了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尽管面子威严差点荡然无存,但他迅速纠正了自己的失误,把事情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他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面子显然没有组织的利益重要。如果王猛和邓羌展开对攻,正好可以让慕容评坐收渔翁之利。那么,无论是王猛胜,还是邓羌胜,他们的面子都没有任何意义了。整支军队失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猛的经历并不是组织管理中的孤例。领导和下属之间,下属和下属之间,由于在整体目标下各自的利益分化,经常会出现各种“面子博弈”。领导者如果只是僵化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往往会伤及下属的面子,进而危及组织的利益。

王猛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给组织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效果。王猛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差点让组织分裂。而当他牺牲了自己的面子,却换来邓羌和徐成一马当先,奋勇杀敌,为击败慕容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王猛的转变是在紧急情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现实中,很多领导者面对的“面子博弈”并没有那么急迫,这也导致领导在“面子”的坚持上越走越远,看不到其必然带来的危害。但这就像一笔高利贷,等待必须要偿还的时候,可能已经积重难返了。领导者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组织实现了目标,组织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才是领导者最大的面子。组织的利益永远比领导者的面子更重要,只有时刻把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领导者才能化繁为简,妥善处理好组织中错综复杂的“面子博弈”。

这就是王猛的“面子管理”给我们的有益启示,也是领导者应该牢记在心的正确的“面子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