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情形与选言推理-共同的思考

分析情形与选言推理-共同的思考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图5这两个推理的前提是一致的,且前提的两个选言支是不相容的,所以都是不相容选言推理。在培养学生选言推理能力时,首先须让学生分析清楚各种可能的情形,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在描述和分析过程中,意会选言推理。图7同理,字母B的选言推理过程如图8。这样,分析信息内涵,根据选言推理,推出了所有可行的方案。

分析情形与选言推理-共同的思考

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作为一个前提,并且根据选言判断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演绎推理,也称为“选言三段论”。选言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因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形式比较复杂,小学阶段出现的都是不相容选言推理。例如:

梯形ABCD中,AB//CD或AC//BD,这里AB与CD不平行(图4),所以AC//BD。

在梯形ABCD中,AB//CD或AC//BD,这里AB//CD(图5),所以AC与BD不平行。

图4

图5

这两个推理的前提是一致的,且前提的两个选言支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成立),所以都是不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推理形式,即第一个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先否定,再肯定)和第二个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先肯定,再否定)。在培养学生选言推理能力时,首先须让学生分析清楚各种可能的情形,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在描述和分析过程中,意会选言推理。

1.析题设条件,证结论的唯一性

小学生由于有“感知笼统”的认知结构特征,在对事物进行感知的时候,对一些事物的表象感知相对来说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在推理时,学生需要摆脱这种“感知笼统”的干扰,仔细分析题设条件,从而论证结论的唯一性。

图6

字母A的选言推理过程如图7。

图7

同理,字母B的选言推理过程如图8。

图8(www.xing528.com)

字母C不能直接推理,因为C所在的第二列只能否定其中两个选言支,还需再否定一个选言支,需推理出D或E。用选言推理易得D是3,但推出D还是只能否定C的两个选言支,最后还需推理出E。字母E可能是1,2,3或4,这里E不能是1,2,3,所以E是4。这样,马上推出字母C是1。(图9)

图9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二十一有如图6所示的习题。学生初读此题,往往是“笼统”考虑的,即把字母所在的行和列看成两个独立的条件,没有发现同一字母所在的行和列的内在联系。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仔细分析题设条件,否定不合题设条件的选言支。

在此题的整个推理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题设条件,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论证结论的唯一性。

2.析信息内涵,推方案的可行性

学生在阅读题目时,第一步是感知数学信息,一般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往往集中在数字上。但很多选言推理题的主要信息并不是数字,这时学生就会大意,导致忽视部分信息内涵。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字条件下的信息,推断出所有可行的方案。

如人教版三下《教学广角——搭配(二)》有如图10所示的思考题。此题无阿拉伯数字,以文字描述题意,关键信息是“一次只能带一样”和“狼要吃羊、羊会吃菜”这两条,仔细分析这两条信息,其内涵是一次能带一样或不带,主人不在时,狼、羊不能共处,羊、菜不能共处,狼、菜可以共处(图11),或其中任何一样可以独处。

将两岸分别记为A、B,推理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0

图11

图12

至此,已成功解决此题,当然由于第3步从A到B时,也可以带走菜,还有方案二。这样,分析信息内涵,根据选言推理,推出了所有可行的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