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英语阅读课目标设定

小学英语阅读课目标设定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入门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特别要指出的是小学英语阅读课的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能读懂简单的英语配图小故事及能用较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小学英语阅读课目标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2011 版)》要求,结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入门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以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体系为例,可以把这三个阶段大致上分为:入门阶段——3、4 年级;发展阶段——5 年级;提高阶段——6 年级。

(一)入门阶段(3、4 年级)

图片辅助或提供注释,理解单词及简单的句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这个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听说内容后,要求学生将所学的重点词、句准确在教材中找到,并能熟练朗读,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出发,从兴趣、语感入手进行一定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特别要指出的是小学英语阅读课的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能读懂简单的英语配图小故事及能用较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由于流利地朗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又是读懂语言材料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读——模仿录音材料的语音语调朗读、小组读、个别读、互评朗读等,引导学生用较标准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二)发展阶段(5 年级)(www.xing528.com)

在这个年段的教材中主要通过Let's talk 进行基本句型的教学,通常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听懂、朗读并进行交际性表演,而学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无法照顾到全面,因此有些学生产生问题后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造成学习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抓住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要点:兴趣、活动和评价,借助图片、录像或者提供的情境,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并将目标中心继续放在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精读和熟读能力,固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背诵对话内容,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推动其自觉地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Read & write 这个版块,内容有对话或短篇的语言材料,而且在每篇后都有简单的练习题,这就是编者正式提供给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语言材料,在这一部分目标为:通过上下文,猜测单词在句中的含义,对非重要的单词跳过,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很自然,应做到不惧怕,敢读下去。

(三)提高阶段(6 年级)

通过两个阶段的训练,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因此这时应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阶段教师有必要多给予学生一定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指导他们对材料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培养他们简单的略读(Skimm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查读(Scan Reading)、熟读(Proficient Reading)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