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雅阅读课程目标设计:为小学生奠定阅读素养

优雅阅读课程目标设计:为小学生奠定阅读素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南岸区2008年起开展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全民阅读,倡导“读书读人读生活”的全民阅读理念,引领阅读风向,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共筑“书香南岸”。文峰小学依托南岸区,深刻认识到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优雅阅读课程目标设计:为小学生奠定阅读素养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准则。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1]

关于课程目标的依据或来源问题,20世纪里有过许多争论。但就一般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例如,杜威在1902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论述了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学生、社会、教材。研究这些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的主要任务。[2]拉格(H.Rugg)在1927年美国教育研究会(NSSE)《年鉴》中,在总结课程发展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学生、教材、社会是课程编制中三个相互依赖的因素。波特(B.H.Bode)在1931年的《处在十字路口的教育》一文中,论及了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教材专家的观点、实践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兴趣。塔巴(H.Taba)1945年在《课程设计的一般技术》一文中,也论述了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可见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已成为课程工作者的共识。所以,学校在建构“优雅阅读”课程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优雅阅读”课程目标。

(一)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程的编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认知发展和情感形成发展规律。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具体而真实地掌握学生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阅读的兴趣、层面、数量、途径、方式、效果以及现阶段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学校开展了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

第一阶段是针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时间三个维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对象是全校14个班的学生,共发出620份学生问卷,回收答卷620份,答卷有效率为100%。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学生对阅读书籍有浓厚的兴趣,孩子们有兴趣阅读课外书籍,其中非常喜欢阅读的占42.74%,比较喜欢阅读的占46.13%。第二,学生选择阅读书籍范围狭窄,孩子们喜欢的类型是漫画类的书籍,占了48.71%,特别是科幻漫画和冒险漫画。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大多在于图画,对于文字作品不感兴趣。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学生选读书籍类别单一,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之一,长期如此,会削弱其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文学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更广。第三,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够,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在30分钟到1个小时的学生占39.52%;每天用1小时以上进行阅读的学生占22.1%;每天30分钟以内读书的学生占34.68%;没有进行阅读的占3.71%。没有用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18.87%的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形成。可见,我们还需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让孩子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第四,学生缺乏科学阅读的方法,比如在“你读书时会做到边读边想或者边读边做笔记吗?”的调查中,会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占23.87%,经常会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占11.13%,偶尔会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达到46.13%,根本不会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占18.87%。而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写作手法、文章的表现形式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在“你读课外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的调查中,54.68%的学生会借助工具书,35.32%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或者老师,7.42%的学生会跳过去不读,2.58%的学生会不看了。学生在阅读时,依赖性很大,遇到不会或不懂的地方时,很多学生会请求帮助,而不会自己去查资料搞懂,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第一阶段的调查分析,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评。学校采用访谈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同学做了阅读能力的测试,见表3-1。

表3-1 阅读能力测试表

对学生测试和访谈后,我们发现:第一,学生在初读文本后,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写作对象,并且能从多个段落中提取信息。第二,阅读文章后,学生仍欠缺推断并解释重要词句的语境意义及作用的能力,这说明其在阅读过程中,没能很好地理解文本,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方法。第三,学生欠缺对于联接运用能力,很多时候不能将文本与生活联结起来,特别是在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上体现明显。

通过两阶段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1)学生阅读兴趣比较单一;(2)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堪忧;(3)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4)阅读消费较少;(5)儿童读物出版泛滥;(6)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

7—12岁是儿童初步阅读的时期,也是儿童阅读最活跃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学会阅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学习时间相对自由的大好机会,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制力,丰富其内心的情感和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认识到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欠缺,对学生开展阅读教育刻不容缓。

(二)时代发展的要旨

我国自1997年启动“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后,成立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后改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并将全民阅读的重心放在青少年阅读上。随后,该委员会下设“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致力于未成年人阅读指导与研究工作。

南岸区2008年起开展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全民阅读,倡导“读书读人读生活”的全民阅读理念,引领阅读风向,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共筑“书香南岸”。文峰小学依托南岸区,深刻认识到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为儿童阅读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很明显,语文新课标将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在21世纪的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素养,个人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人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充实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培养高雅生活情趣。对于社会而言,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www.xing528.com)

(三)阅读本身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能源。”为了有效地进行阅读教育,首先需要明确阅读行为的本质和阅读教育的功能。

1.阅读行为的本质

阅读是通过文字信息获取知识、理解意义的认知活动。阅读是由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这一活动涉及多种心理因素。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心理作用看,学生阅读有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就阅读的行为而言,学生阅读可分为感知、理解、反应和综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绪、动机、兴趣、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具有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同时,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的阅读效果有直接影响。

感知是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阅读时所需感知的材料是文字。学生凭借视觉器官——眼睛,看文字;凭借语言运动器官——口,读出声;再凭借听觉器官——耳,听声音引起想象并与直接经验产生联系,形成表象。由语言文字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便开始了学生的认知活动。

阅读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感知语言文字外在的表现形式上,更要由表及里,抓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对文字有所感受。只有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阅读才能掌握词句的内涵,对课文进行结构层次的分析,抽象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的思维参与,关键是分析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从中抽象、概括其本质意义。只有这样,阅读活动才能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阅读材料的根本意义。

阅读离不开记忆,离开记忆阅读活动就无法进行。没有对文字符号的记忆,就谈不上阅读;没有词义的记忆,就没法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没有对已知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对未知的探索。而且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思考问题。阅读活动中,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积累、巩固,乃至复述、背诵,都离不开记忆。

阅读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这与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有直接的关系。其次,学生能不能认真阅读与学生的注意力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的心理指向集中于阅读材料时,学生才能认真阅读,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2.阅读教育的功能

阅读教育在所有类别的教育中尤其重要,主要体现在阅读教育具有知识功能和发展功能。

知识功能。阅读教育具有丰富学生知识的功能。文章和书籍是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最主要的载体。由于阅读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阅读便成了人们认识和创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便是文章和书籍,阅读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广泛而深刻,既能够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供广博的知识,又能够通过间接经验,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阅读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并通过学会阅读以索取更多的知识。所以,阅读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发展价值。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首先,它能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术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阅读技术越恰当、越熟练,阅读能力就越强。在阅读教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类型的阅读训练,如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判性阅读、浏览性阅读、搜求性阅读、参考性阅读等。阅读教育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寻找读物、确定阅读类型、运用不同的阅读技术,如翻阅工具书,运用默读、朗读、速读、通读、摘抄等阅读方法和做笔记、制卡片等阅读技术。阅读教育还能促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使思维更具体、更充实,从而为解决新问题提供依据。这些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这也是阅读教育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其次,阅读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阅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有效参与和配合。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优雅阅读课程设计着重把握阅读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使学校阅读目标更具科学性

学校的优雅阅读课程目标的设计是在充分分析本校学生阅读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把握国家阅读要求和目标,深刻研究阅读的本质和功能后提出的,既符合国家要求和阅读本质,也适应学生的阅读需求,能适切解决学生阅读问题,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