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雅阅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

优雅阅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阅读素养则是个人修养中的重要组成。

优雅阅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

(一)形成背景

1.响应终身学习全民阅读的时代号召

公民阅读素养的提升是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应切实加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全面开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是政府明确要求教育要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实践。

2.呼应“书香学校、幸福教育”的区域教育目标

重庆南岸区作为西部教育综合改革示范试验区、重庆市首批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的区县、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课程领导力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阅读素养是区域教育目标“书香学校、幸福教育”的重要特质,书香学校是以教育为载体,以全民阅读能力与阅读品味提升为手段,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目标,以构建让每一个读书人“静心舒心、乐学宜学”的学习型阅读城区为愿景,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品格的城市新形象。

3.深化学校课程改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阅读素养则是个人修养中的重要组成。阅读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进行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的过程。阅读本身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为个性的充分发展留下空间,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二)形成过程

1.构建小学生阅读素养分级标准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学习,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阅读素养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认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素养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初步的思考,但由于理论知识的局限未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因此我们采取专家引领以及外出学习的方式,对阅读素养的维度划分和体系构建进行了学理化整合,对各个层面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细化和明晰,使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作为现实依据

在学校阅读素养体系构建完成后,为了整体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将学生阅读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贯穿于始终,在评价工具开发前后均进行了前测、中测、后测来对比学生阅读现状,前测是学生状况的最初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原因,探明研究对象;中测是经过专家引领的行动研究,是对通过一系列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措施的修正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和形成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后测,对成果予以总结和推广。将调查贯穿始终,辅之以专家的引领,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求原因,寻找对策,直至形成最终的适用性、可推广的经验性总结。

3.基于阅读素养标准构建一套相对应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阅读素养要通过量化的方式呈现和测评,因此,基于阅读素养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制订即为制订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评价体系的制订是学校将提炼的经验性总结进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障性条件,在对文峰阅读素养体系的梳理和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开发出一套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以使阅读素养能够在课程和活动中体现并通过评价的方式落实。

(三)文峰阅读素养的内涵

1.国内外阅读素养标准综述

阅读素养一词起源于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School Achievement(国际学业成就评估协会,以下简写为IEA)于1991年开展的阅读素养研究,它将阅读能力扩展为反思能力和以阅读为工具实现个人和社会目的的能力。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发起的国家比较研究,旨在评估学生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时,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该项评估聚焦于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关键领域的素养。

2009和2012年PISA阅读素养的概念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投入(engage)一词,2015年的阅读框架沿用了该概念,即阅读素养是对书写文本的理解、运用和反思,对阅读活动的情感和行为投入,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参与社会。[4]该概念也将沿用到2018年。它既保留了阅读素养的原初内容,又随着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

PISA 2009对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的定义为“理解、运用、反思及投入、文本,以达成个人的目标,发展个人的知识与潜能,并参与社会生活”。具体而言,理解指读者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包括读者理解词句的基本含义与文本的深层主题两个部分。运用是指读者使用文本的信息或观念,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观念,鉴赏文本的句法与篇章结构。反思是指读者将文本内容与个人观点、经验联系在一起,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投入是指读者的阅读动机,读者出于什么目的进行阅读,以及阅读在其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其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与行为特征。[5]可见,阅读素养既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理解基本文意,运用与整合文本信息,也重视读者将文本内容与个人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进行反思与评价的认知过程,还强调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频率等内容。

总体而言,2000年PISA认为所谓阅读素养,是学生理解、运用、反思文章内容,以达到增进知识、发挥潜能、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的目标。它重视学生对于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强调文本的“再现”。2009年增加了“阅读投入”(engage),形成了新的阅读素养概念,即“阅读素养是对书写文本的理解、运用和反思,对阅读活动的情感和行为投入,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参与社会”。这标志着阅读测试的深化转型。它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投入即阅读的动机、情感与行为特征,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享受、阅读控制、阅读的社会参与和阅读频度与广度”,突出主体主动进行文本交流的重要性,表明阅读应该在自发的强烈动机唤醒下,调动情感细胞,运用元认知策略,置身于作者预设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并维持良好的阅读行为。[6]2015年,在测试管理过程中开始大范围地借助于电脑,出现了固定(Fixed)和动态(Dynamic)的术语表达,开始提倡“批判性阅读”等,这将在2018年测试中体现,并给出新的具体阐释。[7]

郭元祥等人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掌握阅读所需的基本素质,它不仅仅是阅读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中应用阅读的能力,是学习者通过阅读学习与训练获得阅读基础知识、习得阅读基本思维、内化为阅读基本技能以及养成阅读基本品质的过程。他们认为,阅读知识是阅读素养的基础,阅读知识的分析维度,是代表语文学科内部所取得的共识性知识。阅读知识是阅读素养的基础,它涉及语言学知识、语用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所以我们将阅读素养的知识维度总体分为语言知识和文本知识。阅读能力是阅读素养的核心,阅读能力是指读者通过感知语言符号与已有的知识,在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想象、分析、综合、判断、概括、创作的多种思维活动中,学习语言、理解文意的能力,是阅读素养的外在显现。阅读能力的结构需要参照认知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所以我们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划分为基础性阅读能力与学科阅读能力,其中学科阅读能力又分为学科通用阅读能力和学科核心阅读能力。阅读情志是阅读素养的动力,阅读情志是指阅读的意志品质,包括阅读的动机与情感,以及由此综合产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和阅读习惯。[8]

在阅读能力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提出了“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列出六种能力元素,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为依据,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提出了在小学教学与评估中要全面关注的六大阅读能力。包括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和创意[9]

“复述”是指认读原文,抄录词句,指出显性的事实。通过找出恰当的事实,了解学生对篇章最基本的、直接的理解。这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要求。

“解释”指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表面句意。句子的表面意义(命题意义),是由一个个词语意义连接而成的,不顾语境也大致能把意思写出来。这种问题可了解学生对词句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篇章局部的理解水平。(www.xing528.com)

“重整”指分析篇章内容关系,抽取篇章重要信息,概括段篇主要意义,辨识表达技巧等。它主要评核分析与综合能力,包括厘清篇章内容关系,其要求学生厘清篇章内部的段落间或层次间的内容关系,如总分、分总、总—分—总、时序、并列(地序)、比较(异同)、因果等关系,根据篇章内容分段分层。从分析篇章结构(形式)角度提问,从篇章某处摄取特定信息。概括一个或多个句群、语段所负载的信息,从篇章多处摄取信息。通过篇章全局的理解,从不同地方概括出某结论的多个依据、原因,或概括不同的表现等,概括段意或层意。有时要求先划出层次(分段),然后再概括各层(各段)的意思,概括全篇内容。这是对阅读篇章最大语言单位的概括,答题时需对原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辨识篇章的表达技巧。要求分析篇章的表达技巧,或找出采用某种表达技巧所写的句子。

“伸展”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引申含义,拓展内容)。包括:第一,推断句子的深层意义。深层意义也称功能意义、交际意值,是在语境中理解隐含意义。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的关系至少有三种情况:相同、相近、相反。第二,推断篇外信息,想象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据可推得的内容。如,某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细节、在某种假设情况下事件发展的结果、按前文所述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等。第三,推断作者或文内人物某言行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等。第四,推出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中心、主题、主旨或全文写作意图。本题型要在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意义。第五,推出读了篇章后所得的感悟、懂得的道理。结合个人的经验,阐述自己获得的启发、懂得的道理。这种问题与现实生活、工作中阅读的需要相一致,设计问题时值得考虑。

“评鉴”是指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学生回答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即可。其中包括,第一,评说人物。评说篇内人物、作者本人,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第二,评说思想内容、做法、建议、思想、观点等。题式为“你同意……做法/建议、思想/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可赞同,也可反对。第三,鉴赏语言:鉴赏精妙的字词、精彩的句子。此类题型不能仅限于鉴别表达技法,以免学生在学习中机械操练。第四,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

“创意”指在理解篇章意思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提出文章的新写法,或运用所读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第一,为篇章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见解。为了预防学生抄原文的方法或观点来答题,考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常用“除了篇章所阐述的外……”“你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引出问题。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语境、社会价值。第二,为篇章选用新的题材。第三,为篇章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文句。第四,灵活运用所读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

结合PISA和PIRLS阅读素养,以及布鲁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和祝新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文峰小学形成了独特的阅读素养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吸收了PISA和PIRLS阅读素养的优质理念,对学习者个体全面、综合发展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阅读投入”的加入作为国际阅读素养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被考虑在内,因此,该测评体系尤其关注了阅读的动机和系列情感与行为特征,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享受、阅读控制、阅读的社会参与和阅读频度与广度,突出强调了主动阅读的态度和行为,以此表明,人的基础能力是个体具备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将发展意识转化为实际发展行动的态度与行为。此外,借鉴了祝新华六层次阅读能力,将阅读能力作为阅读素养的另一大维度,融合了六层次阅读能力中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和创意的内涵,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为依据,将阅读能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了从基础到深层再到创造性地阅读的层级划分。最终文峰小学形成了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的阅读素养发展目标。阅读能力包含基础阅读、深层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基础阅读包括阅读流畅度和信息提取两个要素,深层阅读包括分析推理、整合诠释两个要素,创造性阅读包括反思评价、创意产生两个要素。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习惯从阅读行为、阅读频率和阅读量三个方面给学生提出合理建议;阅读体验则强调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三个要素。

2.文峰阅读素养的内涵

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相辅相成,阅读能力是阅读品格的基础,阅读品格是阅读能力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积极的阅读品格。而阅读品格越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也会越快,进而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经过学校的持续探索和研究,我们将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炼,在最新的阅读素养表述中,我们将其概括阐述为阅读的投入力、持续力、表达力、应用力。

其中,阅读的投入力为阅读素养奠基,具体是指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各类文本有主动的求知行为、对各类阅读活动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在规定时间能专注阅读并喜欢用多种形式展现阅读成效。阅读的持续力为阅读素养铺路,它是指学生坚持阅读,并能保持对阅读活动的持续参与;在引导下获得阅读各类文本的基本方法,做到有效、有法阅读。阅读的表达力为阅读素养导航,指学生阅读后有主动分享的意识,能自信分享;在分享中能自如运用书面(口头)语言且有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阅读的应用力为阅读素养塑型,指学生阅读后会将习得的阅读方法综合应用于阅读的能力,具备阅读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1)阅读能力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阅读速度作为阅读能力构成的三大要素。[10]叶圣陶把阅读能力归结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刘守立从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揭示出语文阅读能力包括语感、文感和情感,“三感”中含有知识因素、技能因素和教育因素,显示了阅读能力结构的个性发展特征。[11]崇德认为儿童的语文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评价与鉴赏、诵读四种能力。明卫红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语文阅读能力的构成因素有知识因素、智力因素、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因素、非智力因素,小学阶段的侧重点是阅读的知识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各个国家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英、美等国实行小组阅读活动,通过问题讨论、完型测验、预测内容等形式加强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感知,通过激发其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本采用的“写感想文阅读教学”是完全建立在学生现有经验基础之上的率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写两次不同层次的感想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法国强调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充分估计和满足儿童的需要,尽可能让他们多阅读些东西,激发其求知欲,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13]奥利弗·奈尔斯在《基本理解技能的改进:一个中等学校能够实现的目标》中指出,对文章观念的运用、对作者写作深意的解读以及在对文章理解上的自我延伸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表现形式。其中对作者意图的解析,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面。彭诺克在其主编的《阅读理解的四种语言学水平》中说,站在语言学的角度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解读,即把阅读理解分为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四个层次。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从对字词的认读到句段的理解,再到文章主旨大意的赏析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优化自身的阅读技能。[14]

综合以上关于“阅读能力”的界定,我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对阅读材料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阅读有效率。因此,我们认为文峰小学阅读素养框架中的“阅读能力”由基础阅读、深层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共同构成。

①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由阅读流畅度和信息提取组成。阅读流畅度指阅读的准确度、速度和语感,当学生不能准确地识别文字时,阅读的流畅度就会受阻。信息提取是指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的,从文本、标题、图片等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辅助理解的能力,信息提取是其他阅读活动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②深层阅读

深层阅读由分析推理和整合诠释组成。分析推理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分析篇章内容关系,抽取篇章重要信息,概括段篇主要意义,辨识表达技巧等,它主要培养分析与综合能力。整合诠释是指对作者的观点、写作技巧、插图的使用等有个人的理解与运用。

③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由反思评价和创意产生组成。反思评价指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创意产生指学生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提出文章的新写法,或运用所读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阅读品格

李再广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一文中,提出师生应互相合作和沟通,建立和谐的阅读氛围,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广泛地开展阅读活动,利用典型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5]在段彬彬所著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文中,笔者在培养主动阅读习惯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他认为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习惯可从培养主动阅读的兴趣,教给主动阅读的方法,形成独立思考的品质方面开展。[16]梁英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一文中主要从教师、学生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提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加强创新阅读,开拓学生思维;丰富学习语文的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融入。[17]金定柱《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一文中,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教学观念、阅读途径、朗读训练等方面的探讨: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8]

阅读素养不仅包括能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构建含义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包含辅助学生终身阅读的“阅读品格”。终身阅读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感兴趣的知识,还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享受和快乐。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采取各种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适合文峰小学学生阅读素养框架下,阅读品格由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部分构成。

①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内涵很多,它不仅包括狭义上的阅读行为,还包含阅读量和阅读频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需要在阅读中鼓励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还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的频率。而增加阅读频率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并营造宽松自主的阅读氛围,提倡学生进行持续默读。持续默读是让学生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安静阅读的读书活动。

②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阅读态度主要指学生对于阅读有正向、积极的情感态度。研究表明:一个好的阅读者更容易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态度,而对阅读有正向、积极态度的人也更容易在阅读中获得快乐。阅读体验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保持持续阅读的重要方法。阅读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同时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此外,经常性参与社交性质的阅读活动,也会极大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态度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