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染病防疫措施细则-预防医学(第3版)

传染病防疫措施细则-预防医学(第3版)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对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后才能恢复工作和学习。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诊疗。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传染病疑似患者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治疗等措施。(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传染病防疫措施细则-预防医学(第3版)

(一)对传染源的措施

1.患者 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①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肺炭疽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若拒绝隔离,可由公安部门强制隔离。②对乙类传染病患者,根据病情可住院或家庭隔离治疗。对其中传染源作用不大的患者如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等患者可不隔离。③对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后才能恢复工作和学习。其他丙类传染病在临床治愈后即可工作、学习。

2.疑似患者 尽早明确诊断。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诊疗。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传染病疑似患者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治疗等措施。

3.接触者 进行检疫。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开始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为止。主要措施包括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重点是空气消毒;肠道传染病发生后,对患者的排泄物消毒则非常必要;而虫媒传染病流行时应注意杀虫。(www.xing528.com)

(三)对易感者的措施

1.免疫预防 可采用被动免疫以保护易感者。如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人体丙种球蛋白,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有一定预防效果。麻疹、白喉局部流行时,在一定范围人群中采取应急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可制止大面积流行。

2.药物预防 如用磺胺类药物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金刚烷胺预防流行性感冒;抗病毒冲剂、板蓝根等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等,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症状。

3.个人防护 如戴口罩、手套、鞋套,用蚊帐避孕套等能对病原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