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民出身的统帅:古罗马历史与军事独裁政权

平民出身的统帅:古罗马历史与军事独裁政权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元老院许多贵族出身的议员都非常不喜欢马略。换句话说,士兵效忠的对象不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而这无疑将导致军事独裁政权的产生。

平民出身的统帅:古罗马历史与军事独裁政权

在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驾崩、汉景帝刘启即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57年,罗马远郊的一个佃农家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家人给他取名为盖约·马略。伴随着他的一声啼哭,罗马步入内乱时期,也正是他,开了军人干政的先河,为缓解内乱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时光的流逝,小马略渐渐长成一个少年,在他这个年纪,原本应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由于家里经常缺吃少穿,所以他不得不过早地靠出卖体力养家糊口,几乎没时间读书,也不喜欢读书。据说,他甚至连当时的罗马人必修的希腊文都不学。在他看来,学习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既荒唐又浪费时间。因此,在教养方面,马略与那些贵族子弟或骑士子弟根本无法同日而语。眼光和见识,正是马略一生欠缺的财富。贫穷的生活只赋予了他复杂的性格,使他变得勤劳、凶残、爱慕虚荣。

为了改变命运,马略投身行伍,后因英勇杀敌被提拔。回国后,他先后担任过参将和军队财务官。取得这样的成就,对一个平民来说已经很难得了,但是马略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他转入了政界。

当时非常盛行食客制度,它就像中国的养士制度一样,通过大量招纳人才来提高个人的声誉,一个人拥有的食客越多,就说明他的影响力越大。马略的父亲当时是罗马众所周知的麦特鲁斯家族的一名食客,于是马略就借助这一有利条件进入了政坛。

公元前119年,马略当选护民官。刚一上任,他就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而且丝毫不讲情面,成了一名“反贵族的斗士”,因此他的仕途没能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选举中,他落选了,但与此同时他在平民中的声望逐渐提高。此后,他又出任了一些公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也积攒了一笔财富,从而由一介平民跻身骑士阶层,并且迎娶了一位显贵家族出身的小姐。

不过,对当时的大部分罗马人来说,升官、发财、娶妻都不是常态,战争才是家常便饭。在内战爆发前夕,罗马人就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与努米底亚人的战争。

布匿战争中,努米底亚人曾经为罗马立下汗马功劳,所以罗马对他们向来非常倚重。公元前118年,国王米奇普撒去世,努米底亚陷入长期的王位之争当中。公元前113年,米奇普撒的侄子朱古达杀死了罗马人支持的政敌,成为新任国王。在发动政变时,朱古达不但除掉了政敌,还残害了一批在当地经商的罗马人。消息传来,罗马元老院愤怒不已——同时也觊觎努米底亚的领土,于是向努米底亚宣战,朱古达战争爆发。

公元前111年的罗马,内部斗争仍在继续,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派和主要借助于平民运动来打击贵族派的民主派,其中贵族派占上风。元老院立法宣布,私人占有的罗马和罗马行省公有地都属于个人财产,任何人不得侵占。于是,小农再度破产,以小农为主体的罗马公民兵制度随之瓦解,致使兵源逐渐枯竭、军纪败坏、士气涣散、贪腐成风。在朱古达战争中,这些变化带来的危害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战争屡屡失利。

直到公元前109年,执政官麦特鲁斯率军出征,提拔有才之士、整顿军纪,战事才稍有转机,但是仍然没能扭转颓势,因此平民阶级对贵族阶级越来越不满。马略当时是麦特鲁斯的副将,他及时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威望广泛制造舆论,让人们觉得只有他才能结束战争。在公元前107年的选举中,马略果然当选执政官,终于大权在握,取得了罗马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但是,元老院许多贵族出身的议员都非常不喜欢马略。他们考虑到当时的罗马公民都不愿意走上战场,于是允许马略征兵,以为这样会使马略在群众中声望尽失。然而,马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实行军事改革,让贵族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针对当时兵源匮乏等弊端,马略实行了募兵制。在此以前,公民按照财产分等级,编组成百人队,具有服兵役的义务。马略取消了财产等级限制,规定:所有公民自愿参军,由国家负责提供军队的给养和武器装备,服役期为16年,退伍后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一改革吸收了许多无产者,迅速补充了兵力的不足。马略深知罗马军队的现状,特别重视整顿军纪和进行军事训练,而且能够以身作则。

到了北非,马略依然像以前一样与士兵们一起建设营寨。再加上他赏罚分明,因此士兵们都乐意追随他。他虽然粗鲁、急躁,但是对待战争极有耐心。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马略率领他训练的新兵奔赴战场,连连取得胜利,一步步将朱古达逼入了绝境。(www.xing528.com)

随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马略军中的财务检察官苏拉活捉了朱古达,可是罗马人民将这一功劳记在了马略头上,二人之间因此有了罅隙,也为日后的罗马内战埋下了隐患。当然,结束战争的最大荣誉,无疑还是属于马略的。他的军事改革,不但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也让大量无产者不再挨饿受冻,对稳定罗马政权具有极大的作用。

也正是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把罗马军队的职能完全改变了。以前“遇事则聚、无事则散”的公民兵,现在变成了需要长期服役的职业军人,胜利的统帅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也就变得私人化,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换句话说,士兵效忠的对象不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而这无疑将导致军事独裁政权的产生。公元前104至公元前100年,马略就凭借其在军事上的杰出表现,以及其军队——由大量贫苦平民和骑士组成的队伍的支持,4次连任执政官。

但是,元老院的贵族们嫌弃马略出身低贱,从来没有完全信任他。在他们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战功多么显赫,马略都只是一个“新人”,而不配当执政官。随着战争的结束,马略面临着一步步丧失权力的危险。

公元前91年,同盟战争爆发,贵族出身的苏拉在战争中表现突出,声望逐渐超过马略,当选公元前88年的执政官,开始代表贵族派公然与马略对抗,罗马内战爆发。最后苏拉获胜,将元老院变成了他个人的权力工具,马略被宣布为罗马公敌,逃到了北非,其追随者大多被杀。

马略虽然年迈,但是渴望重新拥有荣誉和权力,于是继续与苏拉斗争,却不幸失败,再次逃亡,等待东山再起之机。在此期间,他几次命悬一线,却都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公元前86年,他终于战胜苏拉,再次当选执政官。上任之后,他就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到处搜杀苏拉党羽,残害了许多无辜者。不久,马略去世。

他这一生好像都在代表平民与贵族争权夺利,如今再也不必过腥风血雨的生活了。但是,活着的贵族和平民依然在斗争。为了争权夺利,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迷失了本性,变得像马略和苏拉一样虚荣、偏执、残忍……

随着行伍出身的统帅开始干预政治,罗马也开始从共和政体向由个人独裁的帝制转化。渐渐地,元老院议员们的话不再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是谁,都得听命于一个新生的力量——独裁者。

【相关链接】

朱古达的鄙夷

在朱古达战争期间,派往非洲远征的将领一再被朱古达收买,屡战屡败。

朱古达甚至亲自去罗马做证,说他在罗马又收买了一位护民官,结果不但安然无恙地回国了,还杀死了一个在罗马避难的政敌。在离开罗马之前,他鄙夷地说:“如果有合适的买主,我甚至能把整座罗马城卖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