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你写出优秀作文!王君作文教学课堂

教你写出优秀作文!王君作文教学课堂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作用是参加考试,接受考查,应对工作所需。我说,不要笑,是这个道理。但我讲不出,讲了作用也不大。我板书“占有自己的生活”,继续解释:占有自己的生活就是你对生活用情了。我又板书“用情”。你只能穿着西装,或者晚礼服去折腾。这些衣服当然没有休闲装舒适,但它们也有独特的气派。穿好了,也好看。

教你写出优秀作文!王君作文教学课堂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节作文课。

一个家长曾经质疑我:一个学期,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什么作文课!其实,她不理解,我正是在想方设法回避那种正儿八经的“作文课”。我教书的时间真算长了。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写作教学状态。一旦学生知道了“写作”仅仅是一种“作业”,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应对老师检查之后,他们的写作胃口就被破坏了。好的老师,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学生的“写作胃口”。让他们感觉写东西,是为自己写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写出来的,是写出来就应该得到表扬的。至于对不对考试的“胃口”,那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根本不重要。事实上,要是真会写文章了,稍加指导,孩子们就能应对好考试。所以,平时的“作文课”,我们要尽可能淡化,尽可能无痕,尽可能融合在其他课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写东西了。快考试的时候,再重点引导训练几下子,让他们知晓考场的规矩,遵守考场的规矩即可。最可怕的做法是,全部作文课都在瞄准这个“考场规矩”,那就本末倒置了。这对非毕业年级的孩子们,是一种伤害,一种写作的侵权。

下周就期末考试了。这周的几节写作课,都是集中火力直接针对考试的。

我走进教室,提醒大家今天要记笔记。平时上课,我比较忌讳让学生记很多笔记。能不记就别记。往学生头脑中塞东西,用处是不大的。课堂的关键不是让学生记忆,而是激发思考。但今天这个课是应试训练课。所以,我要求他们记。

我说:大家先记下随笔和大作文的不同。

【投影展示】

写随笔:穿着便装跳街舞。主要作用是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情怀,感悟写作过程,体悟写作规律,提炼写作经验。

命题作文:穿着正装跳华尔兹。主要作用是参加考试,接受考查,应对工作所需。

学生边记边笑。我说,不要笑,是这个道理。王老师发了很多文章,出了很多书,算是懂得一点点写作的道理。但我讲不出,讲了作用也不大。生活中,没有哪项技能能够像写作那样,基本上靠自己领悟。所以,我们得写自由随笔。在坚持写点儿什么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地去练。写着写着你就悟了,悟着悟着你就会了。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写作者,因为每个人都会说话。把你说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有一个家长朋友比较糊涂,指责我们“让学生天天写随笔,太残酷。因为学生两点一线地上学放学,没有生活感受,他们没得写的”。这个家长的迷糊在于:她把写作生活和日常生活剥离,隔断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之外,我们没有一个什么特殊的写作生活。我们一呼一吸之间的生活,就是写作生活。你时时刻刻都在写作生活之中,你没有写的,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拥有、占有你自己的生活。

我板书“占有自己的生活”,继续解释:占有自己的生活就是你对生活用情了。我又板书“用情”。

教室里有坏笑。这个年龄的孩子,天天就想着八卦那点儿事。只要和“情”沾边儿,他们就没来由地兴奋。我干脆就以毒攻毒,八卦一下。我观察了一下,班上谁的脸色最难看。是康。这家伙,大概是刚才公布的“圆明书院杯”写作大赛获奖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的缘故,正郁闷呢。我就拿他开涮吧。

我说:比如,王君同学比较笨,平时不会写作文。可是有一天,王君同学长大了,情窦初开了,她喜欢上了康同学。她想给康同学写个情书。这时,她发现自己突然就会写作文了。提起笔来,下笔千言啊!这叫啥,这就叫“用情”了!

全班狂笑,笑得要抽筋了。

我说,别傻笑。如果你把生活当作自己的情人,处处用情,你还写不出来文章吗?不可能。日常随笔写顺手了,写大作文才有底子。你看这次获得首届“圆明书院杯”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几个同学,全是平时写随笔写得停不下来的同学,他们半学期的随笔本就是一本长篇小说,或者长篇心灵史诗。写着写着就会了嘛。

孩子们颔首。

我说,继续记,命题作文的特点是什么呢?

【投影展示】

时间有限。

字数有限。

评分标准相对严格。

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全面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解释,命题作文就是自由度相对较低的作文形式,是一种指令性作文。你只能穿着西装,或者晚礼服去折腾。这些衣服当然没有休闲装舒适,但它们也有独特的气派。穿好了,也好看。如何把自由随笔成功地变为大作文呢?这种“变”的能力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投影展示】

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反复扣题,三到四次为妙。开头结尾一定要巧妙扣题。

叙事不要旁逸斜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写。忌讳前松后紧。

一定要有鲜明的立意,中心要突出。

“我”一定是你写作的主体。一般不要去讲别人的故事。

孩子们,第一点是最要命的。这回好多同学,辛辛苦苦写几大篇,可就是没有扣题,白写了。扣题有隐扣题和显扣题两种形式。你们还处在学写作的初级阶段,老师建议都用“显扣题”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在作文中反复出现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这回作文题《真没想到》,四个字都属于关键词,你找找看,你的作文里出现了几次?是吧?一找,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多同学用了平时随笔中积累的材料,这非常好。但用过来要和本次的作文题目严丝合缝,你就需要水泥,需要502黏合剂。那什么是水泥?什么是502黏合剂?就是这四个关键词嘛!教你点儿应试的技巧,你得脸皮厚点儿,把关键词强行植入你的作文。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儿生硬,不过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先立意,再行文。牢牢地,死死地,把写作的内容往关键词上扣。在考试中,这个技巧是必须有的。

叙事不要旁逸斜出的能力也很重要。考场作文600字,时间有限,字数有限,时空都是固定的,你不能采取自助旅游的心态走到哪儿就在哪儿歇。考场作文一定得严格规划好行程,一条道要走到底,不能到处遛弯。很多同学写作文,入题太慢。写30公里越野,从开宣讲会写起。等写到最应该精彩的地方,没有时间了,于是手忙脚乱地草草收尾。前松后紧的问题相当严重啊。

再说说立意的问题。天一同学问我,为什么她的作文没有获奖?我说,你的文笔是不错,但老师就是读不懂。我反复读了好几遍,也没有太懂你想表达什么。孩子们,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考场作文不像随笔。随笔的主要读者是自己,作文的主要读者是别人。也就是说,你得有一种读者意识。写作文时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他们阅读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教你一种思维方式:你可以尽量把读者想象得智商低一点儿。比如,你把王老师的智商想象成只有80分……别笑……你就会把作文写得严谨一点儿、细致一点儿,不会忘记交代一些必要的背景,不至于搞得除了自己看得懂外,其他人都似懂非懂。还有语言表达,明白晓畅是第一追求,至于生动、形象、个性化,都是更高的追求。初级追求没有达到,就迈向了较高追求,这是写作的“大跃进”,会让自己闯祸。要明白晓畅,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文字是明白晓畅的!

再说说写作的主体。咱们现阶段的应试写作,站在出发点和终点的主人公都是谁?肯定不是别人,必须是自己,是“我”。你可以讲故事,但你讲的故事,你是主体,不能完全讲一个别人的故事,自己站一边儿吹凉风,跟自己没有啥关系。这不是考场作文的写法。子非啊,你没有获奖,比较失落不是?我告诉你原因,你这段时间的写作,路子就不太对。你老在作文中、随笔中讲述别人的故事,然后生硬地往关键词上拉。这样拉,太勉强了。你的作文材料和“真我”之间,命若游丝。事实上,跟你自己无关,是“无我”的写作。如果是中篇、长篇小说,这么写可以,因为有足够篇幅来补写“我”,但考场记叙文这样写,那么写作的重心就完全偏移了,挺可惜,是不是?

上面讲的是基础层面的方法。如果你都做到了,自由随笔就能变身为命题作文了。你的基础分肯定得到了。但要写出精彩的大作文,还有中级层面的能力和高级能力。先看中级层面的。

【投影展示】

角度要小,细节要多。

细节描写的问题,是我们平时随笔写作天天都在念叨的问题。今天就不在这儿多讲。有细节、无细节根源在于你有没有一颗细腻的心。写作不是写的问题,是心的问题,是眼光的问题,是灵魂的问题,是情怀的问题。咱们天天上着表面一样的课,过着表面差不多的日子,但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有的同学下笔无言。这区别就在于你的心和你的眼。你有眼睛无眼光,当然就不能明察秋毫。即便眼睛看不见,但如果你心亮如眼,你的笔下照样纤毫毕现。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家熟悉的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个,还有当代盲人歌手、作家周云蓬。细节其实都在你心里,写人物得让你的人物有衣服穿,有表情,有动作,有语言,有心理活动,还得给你的人物一个很有特点的环境……总之,不能让你的人物像木乃伊——又干瘪又傻。这样,就这些基础层面和中级层面的要求,同学们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作文,对照投影上的要求,一样一样地给自己写个总评。

【投影展示】

命题作文《真没想到》

看看是否点题四次“真没想到”。

看看叙事是否紧紧围绕“真没想到”来写,是否旁逸斜出太多,或者前松后紧。

看看叙事是否表现出“真没想到”,是否有出人意料的转折。你的叙事重心是否放在“没有想到”上。

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够多的人物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看看作文的主题是否非常鲜明。

好了,现在回到老师这儿来。前两个层次的能力具备了,那最高层次的能力呢?这就是我们写作的终极追求了——

【投影展示】

写作无难事,只要“真”“小”“新”。

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老师特别高兴的是,经历了整个学期的“随笔长征”,“真人真事真感情”的问题我们基本解决了。现在写假话、抒假情的同学基本没有了。这是天大的进步,开天辟地的进步。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写作是自己献给自己的礼物,是自己为自己撰写的“史记”,这样的认识转变对你的写作而言,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要努力写出“大情大气大文章”。这里的“大”,不是说选材要什么大事件。那位怀疑我让大家写随笔不走正道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天天两点一线上学放学,日子平淡得不得了,啥事都没有发生,更没大事,他肯定写不出来。同学们,这个妈妈糊涂啊。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才是大事,不只毛主席才是大人物。对于个体生命而言,人人都是伟人,个个都是大人物;当前眼下发生的,只要属于我们自己,件件都是大事啊。咱们得有这个观念,才会有一种生命的自豪感、活着的庄严感,才可能像这学期第一节课上老师说的——像蚂蚁一样劳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像农夫一样耕耘,像诗人一样体验。大格局、大境界、大气派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人人都可去修炼的追求。什么意思呢?

【投影展示】

“大”不是指选材要写大事件,写人要写大人物。

“大”是指能够以“小”见“大”。

“大”是指有大眼光——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丝丝缕缕的苦痛,见人之所不能见。

“大”是指有大胸怀大气派——能够立足小我,超越小我,对生命和成长有稍高于同龄人的领悟。

我举个例子啊,这是一篇获得一等奖的作文,大家读读。小作者也没有写什么大事。一群小孩子,一个小节日,一点儿小领悟,但这样的文字就算“大文字”了。

【作品展台】

真没想到(www.xing528.com)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刘雨菲

我四年级去了美国,在那里上小学,那里节日可多了。每次过节,大家都会庆祝一番,玩得不亦乐乎。对我来说,收获最大、感悟最多,而又最没有想到的一次,便是Valentine’s Day。

情人节那天早上,我坐在校车上,手里捧着老师让准备的情人节盒子,我不住地想:“人气最高的女生Abby估计会喜欢Elliott吧?他俩总在一起玩;Jaden和Jane这么有缘,情侣大概也少不了他们。那如果老师让我们都发言说喜欢的异性,我该怎么说呢?”

想到这里,我起了逃避的念头:“随便编一个中文名字,说他就是我喜欢的男生,大概就能应付了。哎呀,要是中国同学借这个来笑我,那该怎么办啊!”这一下把我愁得都不想过节了。

一进教室,Mrs Tolson便对我说:“情人节快乐!”她头上戴着一个粉色的插着小爱心的发卡,显得可爱又年轻。一身粉红色的她,从我手里接过“斑马盒子”,大声称赞道:“哦,好可爱的斑马!多有创意的盒子啊!”她把盒子还给我,指着教室的一角说:“把盒子放到那儿去吧。在那边,你的斑马有好多朋友!”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斑马”走到那角落,把它放在一堆盒子旁。坐回座位,我的心思全在那个问题上。我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和同学们讨论。我只是呆呆地望着盒子不停地发愁。

上课了,Mrs Tolson首先问道:“你们的情人是谁啊?咱们都说说!”

“我特别爱舞蹈!”Abby大声说,“我妈妈就是个舞蹈老师!”

Jane站起来,她是我们班最酷的女生。“足球是我的男友!”说着,她用左手做出钩状,往嘴下一放,很酷地一笑,简直就是一个小小时尚女郎。

这也叫情人?这明明是爱好嘛!后面的同学们却都是这样蒙混过关,每个人说的都是爱好的事物。

“我爱所有酷的人!”Rowen笑着说。

还没等他坐下,Jane就用滑稽的腔调说:“那太感谢了!”

Rowen听了,一点也不害羞,对她说:“你可真客气!”

轮到我了,我站起来,自信地说:“阅读是我的‘爱人’!”

中国人英语,说到喜欢一样事物时,往往会用到单词“like”,语调在事物的那个词上加重。而他们美国人,用的词却常是“love”,而且重音就在这个“love”上。

……

最后到老师了,她幸福地笑着说:“我爱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班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不知是谁还吹起了响哨。

真没想到,大家都有这么多“情侣”,而我也说出了通常会引发中国同学嘲笑的词“爱人”。爱情怎么就不好了?爱情就是饱含着爱的情感,有爱有情才是真正的生活。

在许多的真没想到和对情人的新理解中,我成长了。而这次情人节的记忆,如果我说给创新班的你听,你也一定会说:

“哎呀,我可真没想到!”

孩子们都看笑了。我请大家自由夸一夸小作者。孩子们说得挺全。这篇作文,选材就“不同凡响”。八卦现象在学生中挺严重,这篇重新认识西方“情人节”的作文,恰好就是一种引导,虽是小题材,但很深刻。小作者叙事也很巧妙,前面的铺垫很到位,后部分的“扬起”就很自然。短短几百字,起伏跌宕的,曲折,好读。小作者细节描写也很到位,欢乐幽默的笔调,充满童趣。这样的作文,长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小得有品位,小得有力度,小却多姿多彩、童真盎然,这就是大文章了。

最后我还介绍了几篇《真没想到》。穿着正装跳华尔兹,孩子们还是跳得蛮漂亮的哟!篇幅有限,仅选刊两篇。

【作品展台】

真没想到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郭思琪

我永远记得那个夏夜,我斜背着书包,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天大概是晴天吧。晴天的夜晚是我最喜欢的时间。月亮毫不隐藏一丝光芒,就那么平静地挂在幽蓝的天幕上,那么简洁,那么无瑕。

借着月光与路灯灯光交杂着的一缕缕米白色光线,我看见了那个不起眼的宠物摊,还一眼就上了正上蹿下跳的两只松鼠——我早就有养松鼠的愿望。

真没想到,它们会在这样的一个夏夜成为我家中的两员。

我为它们想好了名字:公的叫咖啡,奶茶则是那个不安分的小女生。奶茶在新家——一个不足两立方米的铁笼里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边……根本停不下来。我将食指伸进铁笼的缝隙间,一下子引起了奶茶的注意,它火速赶到我“入侵”的地方,我以为它要咬我,大喝道:“奶茶!你敢……”它却只是用爪子碰了碰我的手指,随即用小眼睛盯着我。我也瞪着它,霎时间我觉你这真是充满了不可言喻的喜感。

我打心眼儿里喜欢奶茶。

而咖啡……嗯,这个名字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起名水平还是挺高明的,浪漫而有寓意啊。可咖啡完美地辜负了我。它过度成熟、过度稳重,最喜欢待的地方是笼子的角落。我给它喂食,它会等我走开后再把掉在地上的瓜子或松子默默地捡起。我再回来看时,它已将残余果壳扔在地上,澄亮的眼睛望向一边。

奶茶却不同。它能瞬间叼住我塞进笼子里的食物,有时我还能把食物递到它的手上,哦,不,爪子上。随后它鼓起两颊,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起美味,吃相甚是呆萌。

真没想到,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不同。我只当是奶茶适应能力强,咖啡却天性不会变通。

某天,咖啡趁我清洗笼子时逃了出去。

我发挥女汉子的本能,用最野蛮、最暴力的方式把它抓了回来。

我忽略了它眼睛里的委屈与愤怒,和妈妈轮流责备了它几句,然后拂袖而去。

咖啡变得更加内向了。

晚上,看着奶茶和咖啡依偎在一起酣然入睡,两条蓬松的、带着花纹的长尾巴缠在一起,我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暖意,还有一些对咖啡的愧疚。可惜……太晚了。

八月份,我们去外地玩了三四天,回来时,我发现咖啡缩在它的那个角落里,气息全无。房间里充斥着一股死亡的味道,这又酸又臭的气味让我怔了半天。我呆呆地望着那团棕色的、毛茸茸的已无生机的尸体,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出去玩前,我给它们准备好了食物和水,但还是没想到会这样!

奶茶似乎比以前更加起劲地吃了。我懂,人有时也会用狂吃狂喝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开学之前的那几天,忘了具体的日期了——我也不想去记。奶茶突然消失了。我找遍家里所有角落,不见踪影。活不见“鼠”,死不见尸。

我来到笼子边,我看着奶茶磕过的瓜子、奶茶用过的水瓶。后来我推断,它太向往外面的世界了,从没关紧的窗口出去了。而我家在14楼!它岂不要摔死!

我和妈妈来到楼下,她指着一排排窗口安慰我:“没事,你看,它一定是顺着栏杆和水管爬下来了。现在没准正在那边的松树上呢!”可是,小区里有野猫!我头脑里出现了一幅画面:奶茶蜷缩在松树上,不知所措……算了,不想了……奶茶为什么要逃跑啊!真没想到!真没想到,怎么会这样!

天,慢慢地下起了雨,细细的雨丝一点点穿过树叶洒在地上。

奶茶,你过得还好吗?下雨时你会不会觉得冷?你一定要躲到车棚下啊。咖啡,如果松鼠的世界有天堂,希望你能听到我的道歉……

【点评】

清新灵动的文字!读完,一声叹息:爱,是多么沉重的话题啊!

真没想到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杨蔚然

生活,不可能像一碗白粥一样无味而平淡,“意外”“惊喜”“真没想到”,这些“佐料”总能引发我的思考……

那天晚上,大约九点,我正走在小区的花园小径上。月朗星稀,周围一片寂静。

我正往前走着,忽然听见前面的灌木丛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我驻足细看,只见一个墨水瓶那么大的身影鬼鬼祟祟地溜了出来——一只小老鼠。“嘿!”我自言自语,“怎么没有猫呢?”事情偏偏就这么巧,说曹操,曹操到。我们小区里的“小黄”迈着慵懒的猫步来了。“小黄”是我们小区里的野猫,可是野猫并不“野”——有位老奶奶天天给它们送饭送水,爪子不用动就能吃到“外卖”。真没想到!眼前的“小黄”毛色油光锃亮,比普通的野猫胖一大圈。

老鼠碰见“小黄”,站在原地呆住了,两颗黑珠子似的眼睛转来转去。突然,它掉头就跑,一头扎进了背后的草丛,“小黄”一颠儿一颠儿地跟了过去。这次,双方在草丛中展开了“对峙”。老鼠见“小黄”傻乎乎地不敢上前,嚣张起来,竟一边抖着胡须一边发出挑衅声!“真没想到呀!你的盘中餐就在眼前,可是你竟不敢抓!”我急切地想看到猫鼠大战,可谁知老鼠竟围着“小黄”一圈一圈跑。当老鼠向前一扑,“小黄”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赶紧往后退;当老鼠近在咫尺,它却只是无力地挥一下爪子;当老鼠逃跑时,它就一颠儿一颠儿地跟着;当老鼠蹿上低矮的树干上时,它只能望鼠兴叹,茫然地望着老鼠。玩弄了“小黄”一番后,老鼠居然毫发无损地走了!

我哭笑不得。被喂大的野猫竟不会抓老鼠,真没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力量竟这么大,真没想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