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寻学校3.0时代:教学模式的演变

追寻学校3.0时代:教学模式的演变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模式也从教育1.0时代的私人教师(私塾)的模式,顺应潮流发展成为与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大规模教育模式。随着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有限的时间内该学习哪些内容呢?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被解构,生产和教育走出家庭,变得更加社会化。

追寻学校3.0时代:教学模式的演变

教育的第一次普及是从工业化时代开始的。因为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让能力有限的个人无法穷尽一切知识,像孔子柏拉图这样的全才越来越少,知识开始分化为不同的专业,高级知识分子也分化为不同方面的专家。同时,由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各种机器的发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对劳动者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培养大量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成为紧迫的需要。于是,教学开始走向大众化。教学模式也从教育1.0时代的私人教师(私塾)的模式,顺应潮流发展成为与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大规模教育模式。这个时期的教育,淹没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整齐划一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流水线上所需要的产业工人和管理职员等。正如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1856—1915)所说:“我们不需要工人有什么头脑,我们只要求他们听话,把我们指定的工作尽快地干好。”这种观点对职员、教师、律师等其他职业的从业者都适用。随着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有限的时间内该学习哪些内容呢?人们陷入新的困惑:什么知识最重要呢?(斯宾塞)。这里说的最重要,不是说对学生个人来说最重要,而是对社会来说最需要的知识。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性教育是学校的显著特征。不管是庠、序还是私塾,学校最初的形态类似于一种家庭教育。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被解构,生产和教育走出家庭,变得更加社会化。1851年,第一部强制就学法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孩子们开始走进学校,公立学校登上并占据整个教育历史舞台。(www.xing528.com)

尽管时代已进入21世纪,而且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早已把这个星球改造得面目全非,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甚至提出工业4.0计划,3D打印、机器人等个性化生产技术已经开始颠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代。然而,我们的教育却依然停留在2.0时代,我们的人才还像是从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没有创意性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制约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人类的每一次大的进步又必然要靠教育来落实和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