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3.0时代:人类的灵魂归宿

学校3.0时代:人类的灵魂归宿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学校开始时并非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兼为习射、养老场所。但是,学校一出现,便被赋予严肃的责任和使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未来的学校,首先应该是学生的乐园。那时的学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以保证其运行,不再需要政府拨款。即使工作多年后,回到学校还是有一种归宿感,觉得学校是一种精神场所,叫人一辈子想念,是能抚慰自己心灵的地方。

学校3.0时代:人类的灵魂归宿

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学校还有哪些方面是互联网、大数据、云空间、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所做不到的?

这是学校的元认知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才会有正确的答案。

(1) 学校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学校名称各异,有庠、序、校、学、塾、成均、明堂、辟雍、伴宫、灵台等。《孟子·滕王公上》中记载:“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我们现在使用的“学校”一词,源于民国时期。近代教育的兴起始于清末,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最早将学校称为学堂。[20]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沿用至今。

在我国,学校开始时并非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兼为习射、养老场所。但是,学校一出现,便被赋予严肃的责任和使命。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有议论国家政事之职能。

英语中,school、schule源于拉丁语shola,这个词又源于希腊语skhole,意思是“闲暇、休息”,后用于表示学习的地方。它代表一种具有哲学内涵和终级思想的独特的文明理念。在古代的地中海区域,先后存在过发达的米诺亚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这些文明并不缺少丰富的物质享受,在感官娱乐方面曾经引领时尚而尽得风流。然而,物质过于丰富,或人们过分忙于物质生活和感官刺激,便渴望拥有一种精神的“闲暇”——作为自由化生活方式的“学校”。

这种“学校”在广场、剧场、会场和体育场,无处不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而且还是一种思想空间和生存空间。不仅是真理和形而上学的摇篮,也是法律和民主政治的温床。古希腊人常在“学校”里“求知”,“哲学”就产生了,“哲学”归纳人类理性的新元素:始基和逻辑、绝对理念和原子、语法与修辞及为自然立法的人类的自我意识。“求知”是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普遍性观察,对文明和历史进行批判性反思,观察和反思是“哲学”的基本方式。古希腊人常在“学校”里“娱乐”,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诞生了。优胜者和神成为“娱乐”之源。激情澎湃的竞赛让古希腊人感受到自己是神和英雄的传人。于是,两种文明成果从“闲暇”中诞生:一种是理性化的“知识”体系;另一种是精神化的“娱乐”方式。

这是古代人们对学校概念的理解。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氛围、摧枯拉朽的气势淹没了学校的“闲暇”和“娱乐”。那么,未来的学校是否就是这种“闲暇”和“娱乐”的回归?或者是中国古代学校的使命感与西方古代学校的娱乐性相融合?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

未来的学校,首先应该是学生的乐园。

笔者上学时,尽管竞争比现在要激烈得多(高考录取率不到10%),但那时候的家长比较实事求是,对孩子的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当漫长的暑假生活过半时,就开始思念起学校生活。因为学校里有很多的同龄玩伴,每天下午还有较长的课外活动时间(现在或许也有,但只是徒有虚名,都被各科教师用于补课)。课间10分钟的生活也很丰富,如跳绳、跳房子、跳皮筋、斗鸡(架起一只腿,单脚跳着互相攻击)等。这种集体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且只有学校才能提供。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写道:“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未来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没有现在的标准化教室,也没有实验室,或许到后来连图书馆都没有。没有上课铃声和下课的喧闹。但是,学校仍然是知识和文化的聚集地和水源地,有释疑解惑的人生导师、心理按摩师、知识结构营养师、学习问题诊断师、人生发展设计师等,学生对分工细致的教师的依赖性远大于现在对教师的依赖性。基于高科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越丰富,学生其实对学习中遇到的新的困惑也会越多,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学生会自愿聆听讲座、座谈、沙龙等,到三维或四维多媒体教室听他喜欢的教师解答问题,并与教师和同学辩论

未来的学校,自然已经把以知识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再也不会把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习惯的人强制性地安排在同一间教室里,学生在家里、图书馆里、咖啡馆里、公园里、旅途中都可以学习,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借助团队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课表一人一张,内容随时调整。学生在完成自己最初的知识结构后,自主学习,构建属于其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结构,不再需要别人提供知识结构。学到了什么,分享了什么,建构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21]

除了教授知识,学校还要教学生如何认识世界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何健康身心,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锻炼毅力、增强承受力,如何拥有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这些都是学校不可替代的地方,它们只有在集体生活和实践体验中才能形成和拥有,是远程教育自适应学习和其他高科技教育手段等教育模式所做不到的。

那时的学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注册费、捐款)以保证其运行,不再需要政府拨款。政府要做的是硬件投入,解决资源、环境、数据、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创造一个更加多元的生态系统

因此,未来的学校是一个教育社区,可以自由进出。所谓名校,就是吸引力强,有更多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全球都有注册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学校的课程,并在每年固定的时间(校庆或其他只属于该校的节日)尽可能地到学校来参加庆典活动。或许某所名校一年一度的节日,对该校校友来说,会成为比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更让人激动的节日。

那时候的学生毕业多年后,可以经常回到学校看看。这一点现在就做不到,因为门卫不让进,怕影响学生听课。

(3) 影响一生的心灵栖所

笔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房东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上高中时是校足球队队长,毕业后这么多年他一直向学校捐钱。他对我说,十几岁就在学校读书、踢球,对学校的一切都很留恋,经常会想念学校。即使工作多年后,回到学校还是有一种归宿感,觉得学校是一种精神场所,叫人一辈子想念,是能抚慰自己心灵的地方。年纪越大,就越想回到学校,想在那熟悉的球场上踢一场足球。

现在的校长、教师和家长拼命捍卫学校,其实只是捍卫学校的硬件,却任凭学校的热量流失。

学校是塑造人的地方。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高度发达的今天,所有学校都拥有同样丰富的知识,但有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的学校塑造出来的是不同的人。这样的文化,只有在与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交往中才能感受,只有在学校的氛围中才能收获。因为是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文化是有温度的。文化流失了,学校的温度就随之下降。

学校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必须经过的人生通道,过去就过去了,没有记忆、没有回味、没有精神、没有留恋。因为这个通道躲不过去,我们拼命地想通过一个自认为好的地方,最好是能经过一趟就可以浑身镀一层金的通道,所以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但是,这种热与铁水的高温一样,不是物质的常态,温度很快会降下来,变成冰冷的铁疙瘩。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家长就把学区房卖掉了,随之被遗弃的是对学校的记忆,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将来他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谁都不关心。

对人的一生来说,无论是谁(哪怕是大明星),过热都不是人生常态。正如人的体温一样,人生常态是恒温的。心灵的温度也是恒温的。体温是与生俱来的,人生的恒温则需要学校培育。

过去我们总说学校是一片净土,现在我们常说这一片净土被金钱污染了,而未来,我们必然还要说,学校是精神家园,没有逐利行为,是心态的净土。尽管它要培养大批金融家企业家、政治家等社会逐利者,但与学校本身世俗意义上的追逐利益无关。这样的逐利者培养得越多,学校就越是一片净土。因为学校所收获的是这些学生的灵魂和社会价值,他们追逐的利益是要靠心灵来获取。这就是灵魂的恒温状态。

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强调知识的存储、传播,有意无意忽视知识的创造与破坏。有时人就像一台“机器”。未来个性化、人性化将成为主流,指望学习力提升已经不能拯救学校,未来学校要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所,成为人们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圣地,现实世界生活社交的场所。人们选择学校可能不是为了功利的目标,而是为了寄托精神,这才是学校永续存在的最重要理由。学校学习要给所有人带来快乐,而不仅仅是胜负优劣,要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能力,成为快乐生活的空间,学校要与人的天性合作,满足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呵护好奇心,宽容好玩心,善用好胜心。

未来的学校,学生不仅是其文化收获者,还是参与者和建设者。美国很多学校的建设都有家长和学生的汗水,他们做义工,不取任何报酬。这种义工精神是社会趋于成熟的特征。

有人说,所谓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www.xing528.com)

如果没有精神依托,人类就不成其为人类,只能与动物为伍。无论科技力量和自然力量有多么强大,人类取得发展的最根本力量,还是来自精神。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它是需要培养、维护和壮大的。它与人一样需要有家,有休息的地方。数千年以来,人们把灵魂寄托给上帝,让宗教主宰命运。所以,很多学校最初都是设在教堂里、寺庙里和宗祠里。

未来的学校,将起到教堂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将起到教堂所起不到的作用。它是文化的宗教、文明的宗教,是人类所发明的最伟大的宗教。未来人类的精神,都将以学校为归宿。

宗教是人类的避难所和心灵抚慰地。凡人力所解决不了的,归之于科学;科学所解决不了的,归之于哲学;哲学解决不了的,归之于宗教。宗教包罗万象,又无所不在,这有点像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述的世界本原——气。其实哲学与宗教总是难解难分的,正如科学和荒谬只有半步之差并且往往会互相转化一样。

说到哲学,以古希腊人的理解最为生动而精辟,“热爱知识”既有神性智慧,又洋溢着一种理性的激情,还具有一种暴发性精神力量。它的摇篮是学校。

能够让学生懂得“热爱”,就是学校的终级使命。人生所想要的,包含精神的和物质的,都在这两个字中。

【注释】

[1]陈金芳,万作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教育研究,2016(10):25-31.

[2]上海教育博览会组委会.互联网+教育(2016年教育博览会高峰论坛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7-138.

[3]吴全华.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人性放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4-29.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8.

[5]余胜泉,汪晓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1):29-36.

[6]王永颜.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与路径选择[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8):44-49.

[7]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2):76-80.

[8]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2):76-80.

[9]劳凯声.公立学校200年:问题与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0):78-190.

[10]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09):36-36.

[11]杜英歌.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复杂性分析[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02):35-40.

[12]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2):45-46.

[13]陈耀华, 陈琳.互联网+教育智慧路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9):80-84.

[14]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5]信息和图表源自2014年世界教育峰会(WISE)对645位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关于“2030年的学校”的调查.

[16]信息和图表源自2014年世界教育峰会(WISE)对645位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关于“2030年的学校”的调查.

[17]E之家.自适应技术很火Knewton是怎么玩的[EB/OL]. http://www.aieln.com/news/2015/13685.html,2015-09-07.

[18]倪闽景:无论是教还是学,最激动人心的时代已经到来[EB/OL].https://mp.weixin.qq.com/s/didzmgk47wgBwOwdP8DZNg.2018-10-10.

[19]李希贵.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④[J].人民教育,2011(12):12-13.

[20]张军才.品“学”[J].民主,2011(06):51.

[21]朱永新.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文汇报,2016-03-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