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鼎茶源地1950年试验研究红茶生产

福鼎茶源地1950年试验研究红茶生产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中央定立结构产业的生产计划。那时候农民不懂得做红茶,用手脚揉,生产很慢,而且产量很低,机械生产基本是不可能的。当时最有基础的是祁门茶厂。当年白琳初制厂刚建成,第一个任务就是试验研究做红茶。白琳初制厂每次接到华东区上海福建省农业厅的任务,都是做研究、起示范作用,没有生产任务。

福鼎茶源地1950年试验研究红茶生产

1950年,中央定立结构产业的生产计划。当时我们国家(出口)的基础就是茶叶,茶叶都属于统购统销的二类物资。茶叶出货很紧张,特别是红茶

时任中央农业部(副)部长的吴觉农主张将茶叶卖给苏联抵债,在全国办几个制茶厂。那时候农民不懂得做红茶,用手脚揉,生产很慢,而且产量很低,机械生产基本是不可能的。当时最有(红茶制作生产)基础的是祁门茶厂。

考虑到白琳工夫很有名,福建交通也很方便,1950年福鼎国营精制厂在白琳一家资本家的老茶厂—广泰茶厂创建起来,后来搬至福鼎县城南校场。

之后,农业部发来文件委托福鼎精制茶厂再办几个初制厂。白琳茶业初制厂,就刚好设在原来做过国营精制厂的广泰茶厂里头。(www.xing528.com)

当时福鼎茶厂公章写的是“中茶福建省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的公章写“中茶白琳茶叶初制厂”,意味着白琳初制厂是隶属于农业部而非福鼎国营茶厂。当时福建的几个茶厂,福州、福鼎、福安、政和还有漳州,都在上海开会,属于中茶华东区的。

大概1955、1956年,省里成立了一个福建省茶叶公司,白琳茶厂的公章就换成“中茶福建省茶叶公司白琳初制厂”,划归福建省里。后来省公司跟外贸合并,组成福建省外贸茶厂,白琳初制厂就归到福鼎茶厂,叫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等于福鼎茶厂的一个车间。

当年白琳初制厂刚建成,第一个任务就是试验研究做红茶。国家发展国营初制厂,每一个县都有两三个初制厂,把所有的茶叶都归于国营初制厂加工。白琳初制厂每次接到华东区上海福建省农业厅的任务,都是做研究、起示范作用,没有生产任务。试验好以后在整个县推广,农民从互助组做茶到自己做茶,都由白琳初制厂带着,技术员被派下去安装(制茶)机械、帮助搞茶叶初制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