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块复述策略的有效性及注意事项

组块复述策略的有效性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组块复述短时记忆的最大特点就是容量有限,几乎每个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都是7±2组块。一方面,避免了因时间引起的记忆消退,减弱了后续知识的倒摄干扰;另一方面,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进一步学习之前的复述有利于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复述应少而精单一的复述策略对学生缺乏新鲜刺激,反复运用复述策略易引起学生思维疲劳,影响学生学习情绪,降低复述的效果。

组块复述策略的有效性及注意事项

1.复述策略及其心理学基础

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重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并经过归纳和总结绘制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4-11)。这条曲线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速度就会减慢。因此,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后及时重复,可避免因时间引起的记忆消退,有利于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图4-12)。

图4-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4-12 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

干扰理论认为:先前学过的内容会受到后续学习内容的干扰,即倒摄干扰。在生物学学习中,倒摄干扰对知识记忆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如部分同学学习了健那绿染液(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后,就把健那绿染液和前面学习的甲基绿染料(使DNA呈现绿色)混淆。复述策略在后续知识学习之前就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强化,因而,没有后续知识学习的干扰,避免或减轻了倒摄干扰的影响。

2.生物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复述的方式包括原型式复述和创造式复述。

(1)原型式复述

原型式复述是指学习者抓住学习材料中的重要内容,按原样完整地或基本无遗漏地在大脑中重现重要信息的一种复述。在生物学教学中对教材中的一些重要而又简单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进行原型式复述,以巩固所学内容,使识记材料得到应有的强化而进入长时记忆。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等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重复而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课本知识填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原型式复述,这种方法将原型式复述与区分重要内容的策略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识别重要内容的能力。

(2)创造式复述

创造式复述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整理和改造,并在大脑中重现重要信息的一种复述。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创造式复述可以分为组块复述、分类复述、摘要复述、画图复述、表格复述等几种方法。(www.xing528.com)

①组块复述

短时记忆的最大特点就是容量有限,几乎每个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都是7±2组块。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改变组块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所以,提高组块水平,优化组块方式,以组块方式进行复述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质量。例如构成细胞的9种大量元素可以分为三个组块来记忆:C、H、O(构成碳水化合物),N、P、K(植物肥料三要素),Ca、S、Mg(钙硫镁,谐音:该留美)。

②分类复述

分类复述是指按照事物的特征,用杂乱、分散的材料组成有条理、系统化的材料来进行记忆的复述方法。将信息分门别类汇总,然后综合复述,将大大提高复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基因的分离规律”时,所涉及的概念就很多,可将相关的概念分类整理如下:

按以上方法进行排列、对照,会使学生在复述和记忆过程中,对繁多杂乱的概念一目了然,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③摘要复述

摘要复述指在复述过程中抽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或事件梗概来辅助记忆的方法。如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学生就可以总结为“分隔、控制、交流”,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可以抽出“三个保证”(保证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交流;保证化学反应顺利进行;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使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复述,能促使学生抓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应注意的问题

(1)复述应即时

知识学习后短时间内进行复述效果最好。一方面,避免了因时间引起的记忆消退,减弱了后续知识的倒摄干扰;另一方面,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进一步学习之前的复述有利于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复述应少而精

单一的复述策略对学生缺乏新鲜刺激,反复运用复述策略易引起学生思维疲劳,影响学生学习情绪,降低复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有选择地运用,达成少量、高效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