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互联网能力快速成长

儿童互联网能力快速成长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报告》是目前为止国内同类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其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岁~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小“原住民”网络化成长迅速,很大一部分14岁儿童的上网能力便反超父母——这些迹象显示,对于儿童而言,我国已进入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危期。

儿童互联网能力快速成长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曾于2018年发布《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儿童数字化技能成长迅速,甚至与父母之间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代沟”。该《报告》是目前为止国内同类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其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岁~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小“原住民”网络化成长迅速,很大一部分14岁儿童的上网能力便反超父母——这些迹象显示,对于儿童而言,我国已进入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危期。

《报告》显示,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岁~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在8种网络关键行为上,14岁儿童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儿童全面超越父母。

孩子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在数字媒介方面的态度不同和观念差异,导致“数字代沟”现象凸显,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父母和孩子围绕数字技术使用产生能力差异,从而在认识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心理隔阂,甚至对抗行为。

数字代沟恶化了亲子关系,既不利于儿童充分利用数字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又加剧了儿童的在线风险,使之受到更多伤害。比如,目前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升入初中后,儿童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加,但网络安全举措反倒下降了;自控力弱、易上网成瘾等问题等问题困扰着儿童;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状况不佳,儿童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关注支持。(www.xing528.com)

因此,父母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自己孩子的“数字轨迹”,及时引导教育;同时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此外,还要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低年龄(10岁以下)的孩子及早建立习惯和规则,对高年龄段的孩子要主动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在网络世界趋利避害;父母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被孩子反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