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守儿童成长优势被忽略的现状及教师成长的革命

留守儿童成长优势被忽略的现状及教师成长的革命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是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的。留守儿童最大的优势是成长分化。当前,没有分化好亲子关系,是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诸如此类的没有分化好的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比较普遍,不仅降低了国人的幸福指数,而且制约着民族素质的提升。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远离家乡,对孩子生命成长的控制是基本不存在的。

留守儿童成长优势被忽略的现状及教师成长的革命

留守儿童还有成长优势?当然有!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是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的。然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了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而自卑自闭、自怨的“阴面”,却忽略了留守儿童因与父母分离而易于生命自主、精神独立的“阳面”。

在我看来,留守儿童在生命成长过程中,虽然有多种困难和问题,但至少有四个优势被忽略了。

首先是成长分化的优势。留守儿童最大的优势是成长分化。这里的成长分化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指孩子只有走出与父母的共生圈,在精神上成功与家庭分离,才能顺利地独立成长和社会化。

当前,没有分化好亲子关系,是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近期,有一则演讲视频火爆于网络。演讲者称自己的妈妈为“气象局”,原因是“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冷”,她自己根本不需要想穿什么,妈妈都替她想好了。不仅如此,该演讲者上大学时,妈妈的爱依然让人窒息,“你在哪?你吃饭了吗?你回宿舍了吗?记着穿秋裤……”这样的电话一天竟然通了9次,以致被同学称为“连环夺命呼叫”……

这样的亲子关系是没有分化好的典型代表。这样的父母理不清与子女的精神疆界,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成为自己生命主人的权利,表面看非常爱孩子,实质上是在残酷地控制孩子的生命。这样的孩子为了获得爱,往往将自己生命的选择权外包,在学习、工作方面即使比较优秀,也是一种“匮乏补偿”式的优秀;其学习、工作的动力多来自父母、老师、领导等外在权威人物,内在动力不足,难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诸如此类的没有分化好的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比较普遍,不仅降低了国人的幸福指数,而且制约着民族素质的提升。

亲子关系分化得比较好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彼此相互独立,不需要对方也能够活得很好。

没有分化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留守儿童家庭而言,是相对较远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远离家乡,对孩子生命成长的控制是基本不存在的。留守儿童在身体、情绪、选择方面多能自主,不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权威做斗争,减少了精神羁绊,有利于生命自主。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获得父母足够的爱。(www.xing528.com)

孩子获得父母足够的爱,是否意味着必须以不和父母分离为前提?其实,这是一种非决定性的关系:亲子始终在一起,也可能经常有控制和伤害;亲子经常分离,同样可以有爱的流动。其关键在于成人的意识与行为是否契合生命成长之道。

除了成长分化的优势,留守儿童的成长还有三种优势:

一是自主抗逆的优势。留守儿童在认知上接受留守生活并适应,在情绪上学会发泄负面情绪,不压抑自己的感受,在行为上自我照顾,承担家庭责任……这些能让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意义,接受并改善留守生活,努力学习,实现健康成长,天然地对留守儿童抗逆能力进行了锻炼。

二是链接自然的优势。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生活被“去自然化”,并带来了肥胖率增高、注意力紊乱、抑郁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生活在农村,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的留守儿童来说,是不存在的。

三是开阔视野的优势。相比农村非留守儿童来说,一些留守儿童利用假期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团聚,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幸福与快乐的事,既可以见到父母,又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这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发愤图强。

总之,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前者关注的是不足与缺陷,后者关注的是潜能与优势。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我们都要看到,这样才有利于引导留守儿童懂得感恩、珍惜生活、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