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与个人独立生成

市场经济与个人独立生成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经济及其主导的历史时期,只是向独立的个人发展的过渡时期、准备阶段。只有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独立个人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独立的个人及其活动的一种崭新社会联结形式,完全不同于自然经济体系的结合性质,支配市场活动的规律是价值规律,市场行为遵循的原则是利益调节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平等竞争原则。这是属于市场经济所有而为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市场经济与个人独立生成

“人是主体”,这是针对人与活动对象的关系说的,因而具有泛称的意义,这既可以指个人(个人主体),可以指群体(集群主体)、社会(社会主体),也可以指人类(人类主体)。主体的活动基础同样只能是个体的人。因为人类、社会、群体作为主体的活动、需求、性能体现于有生命的个体人的身上才具有直接性,也只有通过有生命的个体人的行动才能获得现实性。如果人的主体性不落实到个体身上,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人不具有主体性或者不能发挥主体作用,所谓人的主体性就不过是一句空话,或者只是一种潜在能力,不会是现实的主体性。

因此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个人不只是人类历史的“前提”,甚至也是历史发展的目的。马克思还说过,“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7]

个人并不是自然给予的现成的存在,也不是一经存在便不再变化,而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历史中发展的存在。人有双重本质:一重是生命本质,这是由自然赋予的;一重是超生命的本质,它只能从社会中获得、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从这一意义来说,作为人类历史初始“前提”的那个“有生命的个人”还并不是真正的个人,即还不是人的个人。真正人的个人只能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

自然经济时期可以看作个人生成的第一个阶段。这时的个人应该认为已经是人,即具有了人的性质、可以看作属于人的个人。但如果提出他们身上的人的性质来自何处、表现于何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会看到,它还并不完全属于个人所有。那时的人处在一方面必须依赖自然纽带,另一方面必须依赖人群共同体的生存状态,这就意味着他们是从自然的种群中(共同体)获得人的性质和力量的。至于个人,从总体说他们既无独立的人格,又乏自主活动能力,个体之间也尚未形成真正人的差别。所以马克思说他们只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是一些并不具有独立性质的人。不是独立的人,也就不能看作真正的个人。自然经济及其主导的历史时期,只是向独立的个人发展的过渡时期、准备阶段。只有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独立个人才可能形成。

非独立的个人怎样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人?所谓“独立的个人”,他应当是具有自立(能力)、自主(意志)、自律(素质)和自由(状态)性质的个人,即普遍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按通常理解,独立性和依赖性相对峙,要独立,似乎就得摆脱依赖。然而在世上又从来没有不相依赖的东西,那种绝对孤立的存在只能意味着不存在。从这一意义说,一个人要变成独立的个人,需要的并不是摆脱对他人、对社会的依赖和缩小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事情或许相反,而是要进一步升华这种依赖、扩大这种联系。

一个人只有把他人所创造的社会总体的实践能力变成自己可以利用的能力,把他人创造的社会共同财富变成自己可以享用的财富,也就是说,只有把自己完全融进人的类活动中去、把自己变成社会合成力量的化身,才能真正独立、成为独立的个人。

自然经济状况中的个人的非独立性,不是因为他们对共同体和他人具有依赖关系,而是由于这种关系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固定性,限制了对社会总体能力的吸收和利用。所以进一步的问题便主要是如何把自然性的单方面、固定化的依赖关系发展为社会性的相互和全面的依赖关系,把自然地域性的狭隘的交往联系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普遍的交往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把人们对自然性的依赖变成社会性依赖,把自然性的联系变成真正社会形式的联系。这正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性质。

市场经济也就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它是人们之间在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的交往和联系形式。

市场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它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性的分工。在社会分工中,社会生产被区分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社会劳动被分解为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人们之间也造成了相互的差别和利益的对立。这看来是分离了人们的联系,但没有这种分离,就不可能打破束缚人身的“自然纽带”,人们不可能走向独立,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也不可能趋于瓦解。

在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市场化,也就是经济关系的社会化。通过市场来调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市场为导向来分配社会总劳动,这样便不仅把个人的私人活动都纳入社会性活动,也把人们及其活动联结成了统一的体系。在这里,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整个社会,为自己劳动的同时也就是在为他人和社会劳动。

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独立的个人及其活动的一种崭新社会联结形式,完全不同于自然经济体系的结合性质,支配市场活动的规律是价值规律,市场行为遵循的原则是利益调节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平等竞争原则。个人或企业在这里都是自身利益的主体,他们的活动由自己的意志支配,他们行为的后果也只由个人负责。在相互平等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人如果不遵循市场活动的原则,不积极地吸取社会总生产力的成果,不力求创新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和经营方法,就会被价值规律所淘汰。在这样的结合方式中,个人形成的人格必然是自己独立的人格,同时又是社会化的人格。(www.xing528.com)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人的发展角度说,它的重大历史成就就在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马克思所说的那种“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就是只能生成于市场经济的条件。

独立的个人所以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概括说来就是因为:在一个方面,由自然经济形成的那些束缚个人的片面的固定的(自然性)依赖关系,只有在市场的冲击下才能彻底被摧毁。在另一个方面,由以充实和丰富个人内涵从而使它走向独立所需要的那些条件,也只有通过市场的发展才能创造并提供出来。这是属于市场经济所有而为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1)只有把人身依赖转变为对“物”的依赖,才能使个人从束缚人的“自然纽带”中彻底解放出来,进而形成独立的个人。人身依附凭借的是前定的自然的禀赋,而这里的“物”是指由人活动所创造的财富(包括金钱)、物化的社会关系所以转向物的依赖也就意味着,人们变自然的支配为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自己的劳动的支配,变自然性的依赖为社会依赖关系、全面的和相互的依赖关系。

(2)独立的个人以个人间的平等关系为前提,这只有在市场活动中才能建立起来。自然共同体所形成的那些等级、特权关系也只有依靠市场经济才能彻底破灭。在价值规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商品当事人都是平等的。价值规律铁面无私,对人一视同仁,它只遵守一条规则,即优胜劣汰。

(3)独立的个人在世界历史性的活动、人们普遍的交往关系中形成。历史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突破地域、民族或国家的壁垒,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打破原始的保守自足状态,在人们之间建立起最广泛、最普遍的交往联系,从而形成“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

(4)由于市场经济改变了只是面向领主而劳动的生产方式,这样便在基础活动领域结束了一部分人是目的、另一部分人充当手段的结构体系,从而在个人身上实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市场经济的活动,体现的是每个人为自己劳动同时也就在为他人服务的关系,而且自己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之亦然。目的手段的这种统一是个人独立人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人主体形成的主要标志。因为只有这种统一是个人独立人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人主体形成的主要标志。因为只有在这种统一关系中,个体自我才能成为支配自己生命活动的主人。

(5)通过市场活动的培育和锻炼,人们才能从规律的奴隶状态中逐渐摆脱出来,学会支配和掌握个人的命运。市场活动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人们的命运,这就是价值规律。但它同支配自然经济活动的那只手有着性质的不同。它属于人们活动中的社会性规律,与自然性规律不同,它对人们的作用不是先天性规定,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决定,而是同个人行为状况密切关联着的。市场活动中总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哪个人成功、哪个人失败却不是前(先)定的命运,而是决定于你的行为和机遇。这里个人后天的不同智力、才能乃至胆识都具有重要作用。个人参与了结局的决定,在这一意义上也就是个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即通过市场经济的培育和锻炼,才逐渐走向“自为存在”的。

(6)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就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少数个人的优先发展,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就已达到。但只有在市场经济活动和平等竞争的关系中,才有可能普遍地使每个人都成为自身主体。并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意志主体、成为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在现代发达的市场活动中,“消费者”也是主体,他们对生产活动也能起到一定意义上的支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真正普遍的个人”的涵义,如果社会不能形成“真正普遍的个人”,利用某种特权优先发展的那些少数个人也不可能是真正的自身主体。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益的分离和相互的竞争,必然使个人向两极分化;相对固定的社会分工也会使个人向片面化方向发展;对金钱、财富的追逐交易把人变成金钱的奴隶而陷入“货币拜物教”。这些是这种经济形式的局限性。所以市场经济形式还并不是人类活动的完善的和高级的形态。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时仅把它列为向更高形态发展的中介形态即第二大形态。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联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8]

个人的独立性是在第二大形态即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形成的。这个阶段一方面促使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等级依附关系走向瓦解,同时又为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形成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即第三个阶段的到来准备了条件。这就是它的历史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人的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必经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