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器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什么是器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辞海》中解释为“器量与见识”。综上可见,“器识”主要解释为“器量与见识”,是指人的度量以及对事物的独特看法。以上所引,“器识”的含义虽未必完全一致,但它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器识”于人极为重要。二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器识”文化源远流长,且备受推崇。

什么是器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何为“器识”?

《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中解释为“度量见识”。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中解释为“器量与见识”。

可见,“器识”主要解释为“器量与见识”。再进一步深人:“器量”在《辞海》中解释为“器物的容量。引申指人的度量。蔡邕《郭泰碑》:‘器量弘深,姿度广大。’”“见识”解释为“①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如见识世面。②犹识见、见解。如好没见识。《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③主意;计策。《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又使见识往邻舍家借宿一夜,却与汉子通同计较,一并逃走。”

综上可见,“器识”主要解释为“器量与见识”,是指人的度量以及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其实质是一种博大深邃的思想襟怀与独特睿智的思想锋芒,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责任、对人生信念、对生命意义的坚守,对物理人心、对生活智慧、对普遍真理的探寻。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关“器识”的记载不胜枚举,例举如下:

晋书·张华传》:“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意思是说张华器量宏达,见识广阔,当时的人很少能了解他的内心。

晋·陆机《荐贺循郭讷表》:“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称赞以前的蒸阳县令郭讷风度疏放旷达,气度清朗,见识超群,开朗豁达,机敏聪悟,才能干练,是个有办事才能的人。(www.xing528.com)

新唐书·裴行俭传》:“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强调知识分子为学修身要把人的内在涵养和精神境界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学技能。

北宋刘挚告诫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强调读书人要把器量与见识放在第一位。

秦少游在《答傅彬老简》中评价苏轼说:“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意思是说苏轼的器量足以使他肩负重任,见识足以使他到达高远的地方。

明代张居正《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云谷曹公墓表》:“是时公方弱冠,其器识卓异如此。”说当时他刚刚二十岁,器量与见识就达到很高的地步。

清初顾炎武在《与人书十八》中言:“《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顾炎武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器度与见识放在第一位,着眼于经术政理之大,而少为一人一家之事。

以上所引,“器识”的含义虽未必完全一致,但它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器识”于人极为重要。二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器识”文化源远流长,且备受推崇。结合时代特征,我认为“器识”在今天应有着更深广的内涵,它应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基于文化积淀的优雅风度;二是基于博观深思的独立见解;三是基于时代视野的博大胸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