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什么是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主张仁慈、节俭、谦让,这也是“无为”命题中的应有之义。因为“仁慈”之道,是凝聚人心、团聚员工的一块“磁石”。三国时期,曹操针对东汉以来的奢侈靡糜风气,要求自己活着的时候,“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死后“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什么是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四、“我有三宝

根据道家“无为”原则,老子对管理者进一步提出了“三宝”的要求。指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即主张仁慈、节俭、谦让,这也是“无为”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以慈待人

所谓“慈”,是指“仁慈”,要求管理者对自己的下属和社会民众要有慈爱之心,关怀之情。中国自古以来,管理者皆知仁慈与威严是管理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手段。在两种管理手段中,老子更倾向于“仁慈”,指出:“慈故能勇”。就是说,领导的仁慈之心会激发部下的非凡勇气,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社会效应。吴起带兵即是一个典型事例。吴起爱兵如子,跪下为受伤士兵吮吸伤口脓血,深深地感动了士兵,他们在战场纷纷勇猛杀敌。这是“慈故能勇”的一次成功展现。

清代曾国藩亦十分重视“仁慈”在管理中的作用。他说:“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是也。待弁兵如子弟之心,当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之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曾国藩对“仁慈”在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讲得十分精彩。

刘秀以柔道治天下,使东汉达到“光武中兴”的太平盛世。

以仁慈待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是一种高超的柔性管理。但是,某些企业家不懂得这一妙道,在他们的心目中,管理就是“修理”员工。他们俨然是一位专横强暴的独裁者,或是一位家长式的管理者,他们只知威猛而不知慈仁。他们把企业员工视为会说话的机器,而不是有情感有理想有智谋的人。所以,他们动辄以势压人,以制度卡人,以粗暴态度训人,毫不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如果不尽快地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和管理方法,必定会失败。因为“仁慈”之道,是凝聚人心、团聚员工的一块“磁石”。

发扬“崇俭”美德

根据“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人性论,老子提出了“崇俭”思想。所谓“俭”,是指节俭,即在物质财富上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老子提出的“崇俭”思想,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早已凝聚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个人养德和国家兴亡的重要保证。

墨子后学认为国家“节约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韩非子也认为国家“以俭得之,以奢失之”(《韩非子·十过》)。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一篇文章中,勉励儿子要“菲饮食,薄衣服”。

三国时期,曹操针对东汉以来的奢侈靡糜风气,要求自己活着的时候,“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死后“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告诫儿子“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代李商隐在总结历代治国成败经验时,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唐代于志宁认为俭奢是产生善恶的根源:“克俭节用,实宏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贞观政要·规谏太子》)诗人白居易亦云:“奢者狼藉俭则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草茫茫》)

宋代邵雍依据“物极必反”的道理,认为过分奢侈必然招来凶祸,指出“侈不可极,奢不可穷,极则有祸,穷则有凶”(《奢侈吟》)。宋人田况认为“俭生善,善生福,俭必福;奢生恶,恶生祸,奢必祸”,指出:“俭则常足,常足则乐而得美名,祸咎远矣;侈则常不足,常不足则忧而得訾恶,福亦远。”(《儒林公议》)

明代杨继盛提倡勤俭持家,告诫儿子“衣服要朴素,房屋休高大,饮食使用要节约”。钱琦认识到贵败于骄,富衰于奢的道理,指出:“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时也。”(《钱子语测·巽语篇》)

清代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提倡“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近代曾国藩在致其弟的一封信中也指出:“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这些都是人生哲学的警世良言。

现在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如“勤可补拙,俭以养廉”,“一日积一文,十年头算晕”,“一日节约一根线,百日就能把牛拴”。这些谚语,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者的俭朴美德。(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传统美德,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勤俭持家,勤俭办企业,勤俭建国,这是建设现代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家庭的重要保证。坚持俭朴作风,不搞奢侈腐化,不讲究体面排场,既有助于自身品格的升华,又能以它凝聚人心,感化民众,为企业和国家积聚财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就是老子所说“俭故能广”的真实含义。

在国外企业家中,提倡“俭”德的典型人物,恐怕要数宜家公司的老板了。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第四号富人的宜家公司老板坎普拉德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条标语:“Kill-a-watt(省一点)”。从这一价值观出发,他形成了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他坐的车,是连续行驶了15年的沃尔沃轿车;每次出远门都是乘坐飞机经济舱;每天买菜也要选在最便宜的下午,甚至还趁宜家打折扣时去买便宜货。他说:“人家说我是个吝啬鬼,我并不介意这种说法。我对自己能遵守我们公司的规则深感自豪。”他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激励全球9万名宜家公司员工遵循节约的美德。

“不敢为天下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不甘后人”、“争上游”、“争第一”、“敢为天下先”的道理,凡是利国益民之事,皆应奋勇向前,不甘居后。这是一种积极的奋进哲学。而老子遵循他的辩证法思想,从反面提出另一种处世哲学——“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这是一种“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的人生智慧。从表面上讲,有德之人谦退居下,“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若退”;从本质上讲,“退”是为了“进”,“退”是“进”的一种手段。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古代帝王以“孤”(孤立无德之人)、“寡”(寡德之人)自称,用这些“人之所恶”的名词来称呼自己,就是谦退居下的表现。“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

老子以江海为例论证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子》六十六章)这是说,作为管理者,应把自己摆在适当位置上,即在承担更多责任上应“敢为天下先”,在个人物质享受上“不敢为天下先”,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是道家管理学高明之处。

“不敢为天下先”这一处世原则,为中国历代名人学士所推崇。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指出:“虽高官,亦当力请居其下。”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说:“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无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无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也把老子的谦下思想奉为自己的处世准则,他说:“夺利争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现代民间流行的“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谚语,也是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思想的反映。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人民内部不是也应该大力提倡“谦下”、“让人”和“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美德吗?

“不敢为天下先”的现代价值

中国亚都公司总经理何鲁敏在谈到亚都如何由“小型巨人”变成民办高科技实业集团时,指出树立“谦和巨人”的企业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谦和巨人”的形象,一是强调道德诚信原则。“业大易骄”,切不可盛气凌人,切不可有暴发户心态;二是在商战中尊重他人,懂得“五岳之外,另有他山”的道理。正是这种“谦和”精神,使亚都在商战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就是老子说的“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道理。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运用于战争,主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六十九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认为面对优势军队的进攻,为了保存兵力,待机破敌,而采取战略退却的方针,是完全必要的。正如,“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当弱者遇到强者,或强者在不利形势下不宜硬拼,要求在玉碎与瓦全之间作出抉择时,不少人往往以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采取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的策略,保存自己,以求发展。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贯彻于用人之道,提出了“善用人者为之下”,主张以谦下礼让的态度待人。“礼贤下士”是中国人的优良品德。周公为了辅佐周成王,礼贤爱士,广罗人才。当他的儿子前往鲁国就位时,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说:“论身世、权力和地位,有谁能比得上我呢?但为了接纳天下之士,我在洗澡时,曾多次顾不上沐浴,手里握着湿头发就去迎接贤士;在吃饭时,也多次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恭敬敬地与他们说话。就这样,还怕对贤士不够虔诚和尊敬。你到封地鲁国后,千万不要以官高势大瞧不起人,而是要从心底里重贤纳士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曹操在《短歌行》诗中赞曰:“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汉高祖为人倨傲无礼,虽几次派人请商山四皓,而四皓终不肯出山相助。在汉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卑辞厚礼亲自去请,终于感动了四皓出山相助。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言听计从,终成三国鼎立之势。这些事例,不是充分证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一条真理吗?道商和管理者不是也可以从中吸取用人之道的智慧吗?

老子以“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张无论大国和小国,皆应持谦恭居下的态度。他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六十一章)这是说,国与国相处,大国如能以谦下态度对待小国,小国则会来“入事”,归顺于大国;小国如果能以谦下态度对待大国,则能取得大国的包容(保护),以求生存。小国谦下容易,而大国则往往恃大而骄。所以,老子着重指出“大者宜为下”,这是很有道理的。管理者也应从中吸取如何正确处理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关系的人生智慧。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针对“只争第一,不争第二”的霸王心态,聪明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根据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之道,提出了“老二哲学”的经营理念。当蒙牛创业之初,提出的口号是只做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向社会公开表示甘当小弟弟,愿向伊利老大哥学习。这就是一种处弱谦卑的“老二哲学”。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来自德国“隐形冠军”的启示》一书中,认为德国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并不是因为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这些处于老大地位的企业,而是因为甘居“老二”地位的1 000多家中小型企业,它们在全球同业市场中达到了70%至90%的占有率,是真正的“王者”。西蒙称这些名不见经传却在同业中占据顶峰的中小企业为“隐形冠军”。正是这些“隐形冠军”成就了德国的出口业。正如古德所云:“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因为没有老二,也就没有老大。处弱守卑,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联想集团在国内IT业中是老大,而在国际IT业巨头面前则是老二。联想在潜心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则是遵循处弱守卑的“老二哲学”。一旦时机成熟,联想便在2004年12月8日与IBM签署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包括台式PC、笔记本、产品品牌和研发中心等),于2005年5月1日完成收购,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生产商,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联想通过“蛇吞象”的战略而进入了国际市场。

实践证明,老子的“三宝”特别是“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于现代管理者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难怪西方管理学家将其奉为现代管理学的“金科玉律”,认为它是企业成败的重要精神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