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企业绩效的五大障碍

突破企业绩效的五大障碍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企业实现经营绩效的五大障碍同样,如果面对上述两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企业一定存在目标模糊的障碍。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在我们以往到企业去做经营绩效咨询辅导的过程中,却经常发现恰恰就是“方法措施”这一板块,是企业最容易缺失的——很多企业仅仅只是把目标定出来,下达给员工,然后就开始进行考核,却忽略了带领团队真正讨论出绩效增长的策略。

突破企业绩效的五大障碍

企业经营利润的增长,需要企业将绩效管理视作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在绩效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思维的运用,培养正确的绩效思维和意识。更需要在企业绩效管理落地实践中,通过绩效项目的导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能够成功落地运转的绩效管理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五大障碍(如图2-2所示)。

想要检验企业是否存在目标模糊的障碍,其操作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问两个问题:

· 我们公司是否所有员工都清楚知道企业发展目标?

· 我们公司的员工是否清楚知道他最该做什么来支撑公司目标达成?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的。那么,员工对企业目标、对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应该做什么的了解,就尤为重要。然而,结合以往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来看,我们发现,在很多企业里,员工并不知道。

图2-2 企业实现经营绩效的五大障碍

同样,如果面对上述两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企业一定存在目标模糊的障碍。因为员工不知道公司目标,大家就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团队不知道该做什么来支撑公司目标达成,就很难拧成一股绳,甚至会出现互相指责、推诿、内耗严重等现象。

除了目标模糊这一障碍之外,在以往绩效项目辅导和学习中,也经常会有企业经营者问我们:“老师,我们目标还是挺清楚的,年度目标的制定,从每年9月份就开始启动了,可能会花三个多月时间把目标全部定下来。”

我们也很欣慰,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对目标制定还是很重视的,尤其是销售型企业,通常会从年度目标到月目标、周目标甚至每天的目标都设置和分解都做得很到位。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又会发现,不少企业在定目标的过程中又会遇到第二个问题——目标定高还是定低?

如图2-3所示,很多企业都会面临这样一个矛盾:老板觉得目标定低了,员工觉得定高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双方之间为最终的目标争论和讨价还价,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漫长的拉锯战。然而,在争论和讨价还价的背后,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图2-3 企业目标制定过程中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矛盾

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看到的是员工没有敬业精神,害怕多做工作;而对于员工而言,看到的却是虽然老板的想法没错,但那是理想化的状态,现实中却有很多问题,比如竞争对手、员工离职、市场环境等因素。

其实,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在目标高还是低的问题上,其根源其实不在目标上,而是在方法措施上。因为很多企业在达成目标的措施和方法上严重缺位,最终导致员工不敢挑战高目标,这该如何理解呢?

对此,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十分形象地说明。如果将达成目标比作上楼,那么,定目标就相当于确定我们要去几楼,而措施和方法就是楼梯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目标定为“上二楼”,但我们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却找不到楼梯的时候,那么,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上二楼”这个目标都遥不可及。但如果找到了楼梯,我们不仅能“上二楼”,即使是去到顶楼也不成问题。

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在我们以往到企业去做经营绩效咨询辅导的过程中,却经常发现恰恰就是“方法措施”这一板块,是企业最容易缺失的——很多企业仅仅只是把目标定出来,下达给员工,然后就开始进行考核,却忽略了带领团队真正讨论出绩效增长的策略。(www.xing528.com)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并不是简单地确定目标,考核员工,而是要带着他们找到上楼的梯子。只有带领员工找到上楼梯的方法,员工才会对目标有信心。

在企业绩效管理的流程中,对绩效的检查追踪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在执行的过程中,最终的结果却千差万别,对于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下面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家中国民营100强企业,一年的营收规模100多亿元。在辅导其绩效项目的过程中,公司销售老大曾拿了一沓300多张纸的报告,并告诉我们:“老师,我们公司每年9月份到12月份,会花近三个多月的时间,要求每个业务板块都把明年的详细规划拿出来。”

当时看完之后,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做绩效咨询辅导以来看到的写得最详尽的一份报告。但我们立刻问了他们一个问题:“过往两年,公司的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果然不出我们预料,他表示没达标。我们接着问:“报告写这么详细,为什么两年不达标?”对方的回答是执行力不行。

其实,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年初规划做十件事,到年底检查的时候发现还有五件没做,这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现象。不要说到年底,很多企业在做半年度总结的时候,对照一下年初规划的事情,都会发现不少计划早就丢到了脑后,更有甚者,有些企业连半年度工作总结也没有,到年底11月、12月再去对照目标,此时,就算目标差了一大截,也无力回天,这就是没有做好跟进检查的后果。

【4N绩效:绩效的力量】

要想跨越企业经营绩效的五大障碍,对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说,其关键在绩效系统导入的过程中,始终要带着系统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月对照一次目标,或者每周对照一次,再或是每天对照一次,结果又会怎样呢?不用往下说,我们都能猜到结果。由此可见,执行力的好坏,关键在于检查的力度。

企业奖惩机制设置到位与否,与员工是否能顺利达成目标也紧密相关。例如,如果企业对员工是否做了、做得好还是坏,没有设定相应明确的奖惩措施,对于员工来说,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做好做坏一个样。长此以往,原本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积极性会受挫,而原本工作表现较差的员工也很难主动纠正和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奖惩,不仅仅是简单的奖罚机制。尽管不少企业也有奖惩措施,但这些奖惩措施要么好几年没有变化,要么跟实际目标完全不配套,相应地,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如果员工实现业绩翻一番,相应的奖励为奖金2000元,其激励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的奖惩机制,应该与企业的年度目标调整保持一致,要让员工对实现当年的目标有动力、有压力,才能充分调动其意愿,企业的目标策略才能落地转化为绩效成果。所以,企业的绩效奖励机制,绝不仅是做一次方案就一劳永逸,要根据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

还有一些企业,不管是企业战略还是经营策略都没有问题,但不少经营者和管理者都将其问题归结于团队的执行力不行。

其实,执行力不行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上述四大障碍,即目标模糊、措施缺位、检查追踪不到位和奖惩机制不到位,以及由其导致的企业绩效系统逻辑没有打通,绩效系统不能有效运转。

对此,其重点在于通过绩效系统的导入,将所有管理环节打通,形成合力,推动绩效体系顺利运转,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也是我们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会以目标、措施方法、检查追踪、奖惩激励为核心,帮助企业建立绩效体系,并推动整个绩效体系在企业落地运转的根本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