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建设与文物保护,融媒体的发展利器

博物馆建设与文物保护,融媒体的发展利器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设立的首要目的,而传播则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新的时代,需要博物馆人守正创新、勠力同心,时刻牢记博物馆的职能和责任,牢记博物馆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基本业务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让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技术应用、新的传播方式在文物“活”起来的各项实践中,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博物馆建设与文物保护,融媒体的发展利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设立的首要目的,而传播则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特别是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伴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青睐,博物馆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要真正实现让公众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就显得更为重要。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表示:“重自我、轻合作的格局依然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短板。”“由于标准规范不统一、技术路线不协调、内容信息不通达,智慧博物馆还是没有打破最后的‘围墙’,形成整合传播、融合传播的局面。”[4]因此,新时代的博物馆要练好“内功”,在制定出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创意传播,突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局限性,善用新媒体、融媒体,发挥“跨圈层传播”的积极作用。

(一)博物馆自身要不断提升自我宣传推广的能力

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博物馆需要有专业的宣传推广团队,有科学、系统的宣传计划,搭建常规化的宣传平台,有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宣传方案。要善于自我宣传,让针对博物馆展览、社会教育活动、文化创意等工作的宣传推广具有规律性,同时也要发挥好博物馆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围绕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物知识开展普及与传播,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宣传推广工作把博物馆与公众连接起来,与公众开展对话与交流,及时展示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和重要成果。

(二)让“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

1.融媒体的定义

融媒体是近年来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以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扬优为主要手段,它能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微博、微信、论坛传媒等媒介载体,将彼此之间具有共同性又存在互补性的特点进行全面整合,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达成资源、内容、宣传、利益的融合状态,使得服务对象达到功能、手段、价值的全面提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媒体形式。

2.博物馆宣传工作中运用融媒体的重要性

博物馆宣传工作既是向大众推荐博物馆自身,又是传播历史文化的助力器。新时代“互联网+”模式下的博物馆,参与群体变得更多元化。“两微一端”及博物馆官网的浏览者、参与互动者日益增多,成为博物馆的重要用户和参与者。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矩阵凸显出其重要性。

这种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新型传播矩阵更加便捷、完善、多元,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可以借助的强大力量。

(三)让博物馆文化实现“破圈层传播”(www.xing528.com)

“破圈层传播”,即突破“边界”思维,打破行业壁垒,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机制。博物馆如何实现“破圈层传播”呢?至少可以从宣传的主体和宣传媒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从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主体来看,不能仅仅依赖文博工作者的力量,还应该与高校专家团队、科研院所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加强博物馆文化的研究,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品质和内涵。除此之外,还要敢于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范围。山西博物院自2008年开始,形成了定期招募社会志愿者、博物馆会员、小小讲解员等的工作机制,借助社会力量传播博物馆文化、历史文化,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体和范围。

从传播博物馆文化的途径来看,应打破“边界”思维,适应博物馆受众需求的变化,实现宣传媒介多样化。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传播机构,需与时俱进,深入挖掘受众群体的类型与偏好,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赋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博物馆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中,博采众长,讲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当然,博物馆如何实现全面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博物馆人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新的时代,需要博物馆人守正创新、勠力同心,时刻牢记博物馆的职能和责任,牢记博物馆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基本业务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让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技术应用、新的传播方式在文物“活”起来的各项实践中,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1]李格非.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J].学习月刊,2011(24):69-70.

[2]杨文英.论博物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J].博物院,2021(03):89-94.

[3]贺琳,杨晓飞.浅析我国智慧博物馆建设现状[J].中国博物馆,2018(03):116-126.

[4]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6[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