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军事现代化:武器变革拉开序幕

中国军事现代化:武器变革拉开序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并没有近代的火器弹药,只有弓箭而已。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由于受到西方新式武器的打击和影响,中国更换西洋新式枪炮以代替落后的冷兵器及火器最终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淮军所采购的外洋枪炮,射程远命中率高,百倍于刀矛,而湘中风气未开,淮军独得其利,成为劲旅,因此名扬天下,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的变革开始的。中国军队中最先装备优良外国武器的是李鸿章的淮军。

中国军事现代化:武器变革拉开序幕

武器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改造正规陆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举措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古代并没有近代的火器弹药,只有弓箭而已。弓箭能够广泛应用,现代人虽然视之为末技,但在古代却被视为长技,视为良能。弓箭这种武器曾经耀武扬威,杀敌制胜,所以它是古代的有效利器,并与戈矛刀剑等相辅而行。

进入近代,武器越用越精,最终枪炮取代了弓箭。在近代的西方主要国家,近代化的枪炮最先被制造出来,枪炮之具越来越精,其威力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在北宋时已有人制造火枪和火球,明代永乐中大军南征交趾,又得到神机枪。后来有铖枪和佛郎机枪,并称精妙。可见中国之有火枪,由来已久,但是却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和推广。清朝以武功抵定中原,“溯其初,固未尝有火器也”[155]

1636年,明登州镇孔有德等航海归诚,皇上到海城受降,赐以殊礼,供帐室芦下王贝勒一等,当时侍臣颇有怀疑的人。皇上说:“我国兵威震耀中原,所乏者攻守利器耳。闻有德队内有炮匠百人娴于鼓铸,今兹来归,殆天佑我大清也。”于是赐新降的汉军为天佑兵,旗用皂雕,取水火既济之义。次年在沈阳铸造制胜将军炮、无敌大将军炮,“遂入主中夏,抚定南方,皆天佑兵居中权,攻则任炮,战则用枪也”[156]

1641年,满蒙汉二十四固山另建火器专营,汉军八旗掌之,每旗炮匠10名,世司其役,勿得专授外人,禁满蒙人不得习其技。“盖五兵之用火攻为最烈,枪炮行世,其害至酷。”[157]

晚清中国的军队装备,起先主要是冷热兵器并用。冷兵器主要是弓矢、矛戟、刀斧、椎挺、蒙盾。火器主要是鸟枪、抬枪、神枪等,还有子母炮,各直省制造火药、铅丸、火绳三项为军需紧要之物,另外每1000人配发火炮10门。冷热兵器的编配比例,一般是弓箭、刀矛六成,鸟枪、抬枪四成,有些省鸟枪占50%~60%[158]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由于受到西方新式武器的打击和影响,中国更换西洋新式枪炮以代替落后的冷兵器及火器最终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www.xing528.com)

清军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后虽然有不少人在奏章和著述中论及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159],但清政府依然还生活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还没有从梦幻中清醒。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在英法侵略军的洋枪、大炮面前又一次失败了,这不仅暴露了清军八旗、绿营兵制的腐朽,同时也暴露了清军武器装备的极其落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几乎夺占了半壁江山,太平军所取得的军事胜利,进一步暴露了清军八旗、绿营的腐败和无用,清朝上下陷入了极度的恐慌。随着湘军和淮军的建立,购买并仿造西方强国的先进武器以镇压内部叛乱就成了当时清政府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同光自强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中国如何才能自强?时人的共同结论就是:于修明政事之外,首在精求武备,弃我之短夺彼之长[160]

19世纪60年代初,清军所用武器仍以冷兵器和旧式火器为主,火器以抬枪、抬炮和鸟枪为主,和西方强国此时所用的前膛枪炮相比,不仅发射速度慢,且射击距离没有西方枪炮远,命中率也低。湘军及后来的淮军能够转战各省,平定各地农民起义,就是因为组建了洋枪队,购买了大量的洋枪利炮。

与淮军相比,湘军同时仍用刀矛击刺,短兵相接,容易造成杀敌时给自身带来较大的伤亡,所以每毁平一垒,克复一城,将士伤亡动不动就超过数千人,是因为所用的军火彼此相敌(敌方也购买了洋枪利器),未能操必胜之券,“全赖将士用命,血战成功,可敬也可怜”[161]。而淮军所采购的外洋枪炮,射程远命中率高,百倍于刀矛,而湘中风气未开,淮军独得其利,成为劲旅,因此名扬天下,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的变革开始的。中国军队中最先装备优良外国武器的是李鸿章的淮军。

1864年总理衙门奏请派京营弁兵学制火器一折,称练兵之要,制器为先,洋人所制炸炮、炸弹等项,尤为行军利器,现在李鸿章军营制造此项火器,已有成效,拟请饬火器营于曾经学制军火弁兵内挑派武弁8员兵丁40名发往江苏,一体学习。这些弁兵到江苏后即交李鸿章差委专习炸炮、炸弹及各种军火机器[1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