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从何处来之阿丘篇》制作人谢琳访谈

《客从何处来之阿丘篇》制作人谢琳访谈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寻根节目在国外已有很多年,其实国内也有过好几档节目,如果从这种分类方式来讲,《客从何处来》并不新鲜。《客从何处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我们在做过一次后,才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才是《客从何处来》,它是关于“理解人的节目”。

《客从何处来之阿丘篇》制作人谢琳访谈

长度:55'

国家/地区:中国

制作机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制片人:李伦

导演:郑波,谢琳

摄影:席韦,张国星,李霖

剪辑:谢琳,沈超

内容简介:

著名主持人阿丘心里一直有个疑团:母亲从不提外公外婆的事情,而阿丘小时候听亲戚偶然提起外公是“叛徒”,但他从没敢问母亲。阿丘决定去探寻外公外婆之谜。他第一次和母亲促膝长谈,母亲痛苦地打开回忆:外公外婆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人,50多年前,一家人在马来西亚一个偏僻橡胶林里以割胶种菜为生,一天傍晚,一群“当兵的”闯进家里抓走外公外婆,从此再没回来。但抓走外公外婆的是什么人?“叛徒”是怎么回事?母亲也说不清楚。根据母亲提供的外公名叫“陈斌”、生活在1940~1950年间马来西亚的信息,阿丘随后在史料中查到两条关于外公的线索,一个是马来西亚抗日时期的“叛徒陈斌”;另一个则完全相反,是抗日时期的“英雄陈斌”。带着复杂的心情,阿丘赶往马来西亚,在那里遭遇到更多的意想不到,而当最后真相一点点浮现,阿丘和第一次见面的生活在马来西亚的表哥,在外公外婆曾经生活的橡胶林里失声痛哭。

主讲人简介:

谢琳:《客从何处来之阿丘篇》编导,《客从何处来》第一季、第二季主创成员之一。生于天津,曾在中央电视台《看见》《社会记录》等栏目担任编导,代表作《开往春天的摩托》《红墙》;2008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200多集电视纪录片《铭记——5·12汶川大地震口述历史》,节目获得当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纪录片特等奖。

寻根节目在国外已有很多年,其实国内也有过好几档节目,如果从这种分类方式来讲,《客从何处来》并不新鲜。但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节目?跟大环境有着很大关系。一年前,综合频道要求我们团队创新,频道总监钱蔚有一句话叫“创新化生存”。什么叫“创新化生存”?就是如果不创新就别生存。之所以有这么残酷的生存逻辑,源自于近两年内容市场的竞争。这个节目应该说是产生于竞争,竞争必然会撕开更宽阔的话语和思考。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团队曾经有过的一个想法,去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想找到中国人的精神线索源自哪里,其实也是个寻找自我认知的思路。当时只是个抽象的文化理想,并没有想出电视手段。2013年,频道节目部副主任吴晓斌帮助我们找到了关键的路径,他给我看了一些国外的寻根节目。让我们一直以来的思考逻辑从目标到手段,终于衔接上了。家族的传承,是一条清晰的精神来路,它或许不是惟一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路。

现在第一季播完了,对于制作过程的反思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客从何处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我们在做过一次后,才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希望,那个将要被讲述的故事,是由嘉宾自己心里的那个隐秘又固执的疑问来启动;我们会跟随他们尽力返回到他们自己想去的历史中;我们会穷尽我们的能力寻找物证、人证,让他们和祖先的“见面”,更可触摸和感受。更重要的,对于制作团队,我们会先努力放下自己想解释历史的野心,全心聆听;我们得睁大眼睛,看见嘉宾本人对家族历史的感受方向,以及他们自己选择的解释逻辑;我们还要相信,经过镜头前真实地发生着的情感和故事,片子必然会走到那个历史当下的深处。我们期待,这种进入历史的方式不是强势的解读,不是遥远的偏见,而是“寻找历史在个体生活中的逻辑,把历史还给历史的当事人。”

这才是《客从何处来》,它是关于“理解人的节目”。

选角

我们所有努力其实都是要把嘉宾推到历史面前,这个历史越复杂,对这个人物的刺激就会越大。观众看的不仅仅是历史故事,而且还有当下这个人如何面对历史,这是我们的核心。所以我们在选择嘉宾上有一些基本标准。第一,他应该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社会口碑要好。第二,要为人真诚,有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动机。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对历史有理解力和勇气。可能别的也没有什么更高的标准了。面对历史的勇气和理解力真的是挺考验人的。因为你不知道你将要面对什么。

阿丘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跟着父母随军漂泊,从汕头到贵阳,从贵阳到桂林,最后在南宁落脚。阿丘从小和父母很少交流,长大成人后回南宁看望父母,往往是一家人在沉默中吃顿饭,饭后阿丘告辞住进宾馆。每次回家,他都有一段时间怅然若失。

阿丘知道自己有个姨妈在马来西亚,但身为政法干部的母亲一直不提这段历史,也坚决不允许阿丘对外提及自家的侨属身份。成年后阿丘通过亲戚之口隐约听说,自己的外公是“叛徒”,1950年在马来西亚和外婆一起被抓走处死。外公背叛了谁,被谁抓走杀掉,阿丘一概不知,也不敢跟母亲打听,但这件事情却成为他心底挥之不去的疑问。

关于第一季的五位嘉宾,我们都很佩服。但从开始,我们就是非常佩服阿丘的,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背负着一个很大的压力,其实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问题,他的长辈都在世,他怕伤害他母亲。在拍这个片子之前,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见母亲,他说这个事得问母亲。这些人都是当事人,这些人用一生背负的东西,就这样托付给节目组了。

选择谁?选择哪段历史?如何呈现?其实,这不只是考验嘉宾,也考验我们自己,是否诚实,是否有勇气,是否有理解力。把嘉宾推到了历史面前,也把我们自己放到了历史面前。(www.xing528.com)

调研

名人“寻根问祖”的节目,早有英国广播公司2004年开播的名牌节目《你以为你是谁》,以及美国公共广播公司2010年开播的名牌节目《美国面孔》,据我们研究,这样的节目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都非常流行。每期节目,由一位名人探访自己的亲戚、各地档案馆、祖居、医院甚至火葬场,从先人的各种记录中追寻家族的历史。但是这种节目方式并不适合直接转制——西方教会系统的个人档案保存完整,每个人的出生、结婚、死亡都有案可查;中国官方档案、私人家谱则由于近代的战乱大量遗失。

在阿丘篇的前期调研中,我们查了很久,调查团队6个人,在国家图书馆、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彭亨州的档案局等机构查了大约半年,翻了近十年的华文书刊报纸,还以各种关键词,包括地名、叛徒、汉奸、游击队等,几十个关系较大、甚至可能有点关系的关键词,搜索那个时期的档案,调出来,再一页页人工翻查,档案少说也几百上千本,只为一个名字——陈斌,结果仍然是,确实查不到任何信息。

我们也很遗憾,甚至是失望。在大马的那些档案馆里,那个时代留下的,几乎都是英殖民者的、马来人的档案,华人的只有是和他们发生某种联系的,比如被捕了,你的问讯笔录、求情信才会留在警察局的档案里;选个村长,会记录在政府档案,这些华人的信息才可能有被记录并留存的可能。但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感觉到,那个时代,像外公那样的底层华人在这个国家的处境,真的像尘埃一样,生和死全无痕迹。

将这个结果告诉阿丘他们兄弟,我们也是很忐忑,在叛徒这个问题的考据上,可以算交了白卷,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当马来西亚籍的华人学者在档案局给他们讲了那个时代底层华人的生存处境之后,他们还是被触动了,当时阿丘和他表哥两个人,有这样一段采访,说“叛徒”这个字眼,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开始更关心那个时代,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有我们的努力,去接近真相,就可以释怀了。相信这不是一个安慰奖,是他俩真实的感受,我们团队也可以放下了。

所以在节目播出以后并总结的时候,我们逐渐认识到,至于达不达到调研的目的,就要看寻根的目的是什么了。其实我们理解寻根,不仅是搞清心里的一个疑问,或者知道一段家史就完了,他应该是重新认识你陌生的祖辈,同时找到自己身体里和他们的联系,那些共同的基因,从而修正现在的我们。就像表哥信里说的——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一次寻根之旅,阿丘得以知道,姨妈多年对这个家的付出,老人半生的坎坷,并且在兄弟俩的推动之下,两位老人得以重聚。这个结果让人感觉到,寻根之旅真真实实对当下现实的生活有了影响和改变,这个才是我们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做调研的最大意义。

脚本

即使是真实电视,也离不开拍摄前脚本。英国“真人秀之父”罗伯特·瑟克尔曾经说过,如果你没有脚本或者说路线图,却想要做到清楚明白,其实谈何容易。每当遇到不可避免的障碍时,如果没有脚本,那么你肯定就会得到一个像车灯前面的兔子一样的结局,尤其是对经验不足者来说,更是如此。

在写脚本的时候,我们的导演至少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设计,首先,第一去哪儿,第二见什么人,第三看什么东西,这三点是必须要进行设计的。其次,我们还必须在很多层面上预计嘉宾的反应,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把每种方向都预计到。

在阿丘篇开始前期脚本讨论的阶段,我们花了大约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讨论前两场戏。在第一场戏里,经过数月的犹豫以后,阿丘的母亲在节目开拍前一个礼拜,突然表示愿意参加拍摄,并且征询我们的意见,即需要不需要她把知道的事情,统统告诉阿丘。

阿丘的母亲是否知道事实的真相?她是不愿意面对而闪烁其词,还是真的不知道?或者是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这些东西,我们都没办法准确判断。而所有的方向,有可能导致事实和故事发展走向不同的方向。当时,我们判断,说或者不说,都是一场戏,即使产生了意外,基本架构也还是合理的,所以就决定还是尽量不干扰真实的状态,采取顺着拍的策略,只是根据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在脚本上进行更多的预设和调整。

拍摄

到了拍摄环节,并不是把脚本上有的东西体现出来就行了。相反,有很多东西,导演在前期是不可能穷尽地考虑清楚的,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所以说导演要高度紧张,要一直盯着现场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是在拍一个纪实,不是按本子拍摄,首先要把这个念头调整过来。

在阿丘篇中,有两封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一封信,是广东专家写给正在寻根的阿丘,其中涉及他的外公因家境困顿如何不得不下南洋谋生,如何借债迎娶外婆,以及如何再也未能重返家乡。当时,根据脚本的设计,我们选择在阿丘外公曾经工作与被害的胶林里,专家向阿丘和他的表哥展示这封书信。在脚本设计里,读完信以后,原来还有一段采访。

但是,在现场,阿丘的表哥读完信以后,情绪非常激动,开始跟阿丘一起失声恸哭,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判到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也没有预判到阿丘的表哥会有如此强大的表现力。当然,仓促本身是一种魅力。

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在现场判断出这是一场重头戏,随机应变,抛开脚本的预先设计。导演在这个时候脑子高度集中,时刻关注有什么必须要的镜头。三个摄影的状态也被完全调动起来了,最重要是激发起了大家的创作状态。印象特别深的是,各人在找各自的机位,各个机位都在互相看,他什么位置,拍什么景别,全都散开,完全体现出团队创作的感觉。

感谢观众、媒体和业内同行的支持,《客从何处来》首季在央视多家频道播出以后,收获了上亿收视人次,得到几乎所有主流杂志的正面报道,并且获得包括金熊猫等业内大奖。但是,在看完《客从何处来》后,也有不少观众表示有点困惑,不知道怎么来界定这档节目的形态。有的人认为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有人认为是一档偏纪实的人文历史类节目。

据我们所知,在诞生 reality show(真人秀)和documentary(纪录片)两种节目概念的欧洲,两者之间的边界就有些模糊。分类的意义意味着建立一种标准,而今天恰恰是标准不断被颠覆的时候,所以我们索性觉得放下标准,专注于做好它本身。

其实,这种专注也是因为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我们这个团队的基因来自《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之后做《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到《客从何处来》,栏目可能形式不同,内容也有变化,但是,背后的驱动力始终是做关于“人”的节目,去理解自己,去理解他人。我在开头说过《客从何处来》也是关于理解人的节目,所以这也非常符合团队的价值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