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锬:从技术宅到创客,勇攀高峰

马锬:从技术宅到创客,勇攀高峰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5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马锬在SITI众创空间内就有这样一支年轻的“技术宅”团队——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工科男到“技术宅”再到创业好青年,一路走来他放弃了大学研究所的安稳工作,承受过家人“拍桌子”的反对,结识了同样胸怀梦想的创业伙伴们,走出了别人不敢走的路。

马锬:从技术宅到创客,勇攀高峰

1.个人简介

马锬(图5-25)毕业于济南大学自动化专业,2014年创立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CEO。

2.采访实录

“技术宅”又叫“科技宅”,是“宅”的一种高级进化形态。他们足够年轻、热爱自由、标榜个性,他们热爱科学、智商高,掌握着独一无二的技术。

图5-25 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马锬

在SITI众创空间内就有这样一支年轻的“技术宅”团队——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CEO,出生于1988年的马锬并没有时下年轻人的张狂,而是保留着一份书卷气,沉静内敛,谦逊有礼。从工科男到“技术宅”再到创业好青年,一路走来他放弃了大学研究所的安稳工作,承受过家人“拍桌子”的反对,结识了同样胸怀梦想的创业伙伴们,走出了别人不敢走的路。创业,让他享受到与众不同的青春时光。

SITI众创空间: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马锬:我们是一家对外进行技术投资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以技术为本,致力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目前,我们的服务模式分为两块:技术服务和技术投资。技术服务是指公司对外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及OEM订单生产。我们团队精通嵌入式产品研发,为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智能电子、自动化领域的研发、生产。技术投资是指通过研发成果转化或者知识产权转移的方式,向合作方提供支持,以换取合作方的股权;或者是由我们直接自主成立新的生产销售公司,对产生的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公司现有股东3名,员工15人,获得的授权专利数已达5个,另有2项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的专利有4个。

SITI众创空间:作为以技术为核心优势的团队,你们团队里都是理工男吧?

马锬:是的,我们是典型的“技术宅”。在3名股东里,范硕是软件经理,技术“大牛”;陈鹏春是硬件组组长,电子电路高手;我是团队总负责人。我们都是济南大学毕业的,他们是我的师弟。我们大学里就合作过很多项目,一起参加比赛,当时我们的分工就很明确,我是组长,他们一个负责软件,一个负责硬件。我们拿过“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山东省一等奖。我们平时就喜欢摆弄示波器、信号器、万用表焊枪这些电子工具,经常“宅”在一起讨论技术。虽然做电子挺无趣的,但是真的能做成一个项目的时候,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SITI众创空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家里人支持吗?

马锬:不支持。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老老实实参加工作,那时候在上海理工大学研究所工作了一年,感觉工作不合适,然后跟范硕他们一商量就决定一起在上海创业了。后来我跟家里说了,我爸拍桌子说不行,觉得我放弃研究所这么好的工作不做是要瞎折腾,怕我是去做传销被人家骗。在我们老家,经常会传有人被骗去搞传销什么的。所以我辞职后都没敢告诉家人。一直到创业一年多以后,他们开始一点点接受了,知道我没折腾出来事情就放心了。

SITI众创空间:放弃研究所安稳的工作变身创客,你这个“技术宅”很敢闯啊。你还记得创业后赚的第一笔钱吗?

马锬:记得,当时我们还在上海居民小区的出租屋里,条件非常简陋,连示波器、信号器、万用表这些简单的电子工具都没有。刚开始的几个月,我们只能从专业的智能硬件网络论坛上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活。这些发布在网上的项目报酬很少,却是我们当时最重要的市场订单,我记得第一笔赚的钱是从淘宝网上接的600块钱的单子。

SITI众创空间:后来是怎么从出租屋来到SITI众创空间的?

马锬:当时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错,便有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看中了我们,上门来寻求合作,但看到我们出租屋的办公环境之后往往就没有下文了,他们甚至对我们的技术也产生了怀疑,觉得我们承接不了项目。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办公场地。对于定位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团队来说,光有办公场地还不够,我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经过朋友介绍,我们了解到SITI众创空间有很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只要通过项目审核,入驻企业便可以享受免费的办公场地、实验室设备等。当看到SITI众创空间几大实验试制区的环境,了解到SITI众创空间还为我们这样靠技术创业的小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时,我感觉终于找到了好平台,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创业环境。后来事实证明,SITI众创空间真的是我们创业路上的“贵人”,在试制区工程师的帮助下,我们研发了一个个产品,在SITI众创空间组织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财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我还记得我们研发一款发光骑行服时几乎占领了整个嵌入式试制区。非常感谢SITI众创空间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帮助,可以说没有SITI众创空间,就没有今天的肩并肩公司。

SITI众创空间:SITI众创空间一直致力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肩并肩公司的高科技项目很炫,比如上海电视台报道的获得2015年美国CES创新大奖的智能风衣,就是你们的技术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应用成果,现在公司的技术有否拓展到其他应用领域?

马锬:2015年12月,凭借SITI众创空间的媒体资源,我带着我们的产品和SITI众创空间的负责人一同上了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栏目(图5-26),回来之后我意识到更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事。十分感谢SITI众创空间一直在帮助我们团队进行技术成果的转化,助力我们拓展市场。(www.xing528.com)

图5-26 接受媒体采访

从应用的领域来说,目前公司研发的产品已经在各个行业被广泛使用了。除了智能穿戴领域外,我们进入的大家比较熟悉的领域有汽车电子领域。每届车展都有我们公司制作的新款汽车展品或者概念车模型,我们为多个厂家的概念车进行设计和加工。在物联网领域,有无人值守健身房Parkbox、智能车库车位信息采集、智能家居产品等,还涉及工厂自动化领域、医疗器械领域等。我想把团队建设成一个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就像我最佩服的华为公司,这是一个真正靠技术获得一席之地的公司。2016年下半年,特别是在化工领域,我们会推出新的项目。

SITI众创空间:仿佛看到传统的化工行业在“技术宅”的改造下突飞猛进的样子了,介绍一下你们的新项目吧。

马锬:新项目是在线气相色谱仪。在线气相色谱仪技术是我们历时一年半时间开发和研制的新技术,目前的测试结果显示,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接近国外进口设备的水平。我们现在实现的关键技术是在线检测功能和远程控制功能,这会让现代检测行业向智能自动化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举个例子来说,在化工厂车间,尤其是一些危险易爆车间或加工厂,像震惊全中国的“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如果可以对其进行远程控制,万一发生危险,必然能减少人员的伤亡。目前,该项目已经拿到了中石化公司的生产订单,第一款设备的现场测试也将在中石化公司的某生产基地进行。

SITI众创空间:这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技术啊,像你们这样年轻的技术团队能关注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技术革新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你们能继续创新,研发出颠覆性的新产品与新技术。我们知道高科技行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你们是如何进行自身市场定位的?

马锬:我们以创新的经营模式为主导,依赖技术研发实力经营壮大。肩并肩公司不会涉及具体产品和业务的经营,不会过多地涉及产品层次的竞争。在发展过程中,肩并肩公司所考虑的市场是基于技术实力的市场,也就是说,别人开发不了的东西,我能开发;别人花费大代价研发的东西,我用很小的成本就可以完成。简单地说,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发挥我们的研发优势,输出自己的技术,填补市场空白点。随着“工业4.0”的推进,智能物联网技术以及嵌入式开发技术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各行业制造商和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对高端研发型服务公司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恰好给了我们这样的研发公司巨大的市场机会。最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一支非常团结的技术团队,作为一个几乎由男性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公司,我们都是“技术宅”,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非常易于沟通和形成凝聚力。团队的技术优势是我们立足市场的根本。

SITI众创空间:公司下一步发展规划是怎么样的?

马锬:肩并肩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技术研发,所关注的未来发展也是技术的发展。我们不关心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而是关注新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我们不会根据市场上产品的方向去调整我们的技术方向,相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新技术的方向以及新的芯片应用。未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产业化,逐步渗透汽车电子、化学化工、医疗电子、智能穿戴、物联网等领域,形成以肩并肩公司为研发中心的产品网络。

SITI众创空间:创业到现在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情?

马锬:每天和兄弟们一起加班,为了一个项目共同努力,心里很踏实。

SITI众创空间:真不愧是“技术宅”团队,创业一路走来有什么体会吗?

马锬:创业真的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走了这条路,想退出去或停下来基本不可能。还有,对于技术型的初创团队来说,能在SITI众创空间这样的大平台创业至关重要。这里的场地环境就不用说了,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是真正实实在在地满足了我们创业的需求。

SITI众创空间:每年这个时候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期,对现在的大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

马锬: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大学里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学校里学的东西非常有用,尤其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想在大学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务必要在大学里将基础打好,否则以后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现在想要招聘一个在技术方面比较令人满意的员工实在太难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一起踏踏实实地做技术。

3.采访后记

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在把想法变为产品方面比其他创业者更有先天优势。有了技术这柄利器,相当于有了乘风破浪的船舰,那又何必将舵手的位置让给别人呢?

爱因斯坦说过,跟着人群走的人,只会走到人群走到之处,而独立行走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从“技术宅”变身创客,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再到经营模式的创新,马锬和他的团队心怀梦想,踏实而谨慎地追寻着那片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

当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期待更多的“技术宅”带着“破坏性创造”的精神,走上创业之路,创造新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