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文化与欧洲空间的对比:新世纪欧美电影的冷战文化进攻

美国文化与欧洲空间的对比:新世纪欧美电影的冷战文化进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两片都将女主角设置为身在巴黎的美国游客,而法国观众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会涉及的文化事宜也体现在银幕内外。这两部设置于欧洲空间的音乐片中的自由时刻,超越了音乐片的标准叙事代码。而吸引欧洲观众,也是更广泛的冷战文化的一部分,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色情反苏联铁板一块的流行文化的进攻之举。这些电影在欧洲空间内展现性感女明星时,自反地证明了美国作为国际商品实体的地位,反击了共产主义者的无趣和无性。

美国文化与欧洲空间的对比:新世纪欧美电影的冷战文化进攻

好莱坞音乐片经常被欧洲电影研究作为范例,来思考欧洲电影如何在与好莱坞的关系中定义自己。事实上,法国、德国、希腊、西班牙音乐片都在与好莱坞的关系中定义自身,可以将欧洲音乐片解读为对好莱坞音乐片的批判性回应。与此同时,特定欧洲国家如法国对好莱坞音乐片的反应,可供我们重新解读这些电影的主流模式,诸如类型、女性明星、凝视理论的议题。

好莱坞掌控着我们的视觉快感。但是菲奥娜·汉迪赛德回溯了法国对两部黄金时代好莱坞音乐片的反应——《绅士爱美人》(1953),《甜姐儿》(1957),发现欧洲身份为音乐片的明星与观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觉快感。作为典型的类型片,两片都有异性恋罗曼史和美丽的女明星:《绅士爱美人》中的玛丽莲·梦露与《甜姐儿》中的奥黛丽·赫本。表面上似乎符合女性主义类型批评——将女性身体作为奇观,如莫琳·特里姆认为《绅士爱美人》将女人降低为物化的身体。但是两片都将女主角设置为身在巴黎的美国游客,而法国观众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会涉及的文化事宜也体现在银幕内外。这两部设置于欧洲空间的音乐片中的自由时刻,超越了音乐片的标准叙事代码。凝视女性身体的快感或作为被凝视的女性身体,在欧洲特定语境内被重塑,如同好莱坞与欧洲之间的一场对话,因此可以依据国家差异重新解读音乐片的性别快感。

1950年代,好莱坞大片厂面临着新的经济压力。赋予他们垄断地位以及高额利润的垂直体系,随着1948年反托拉斯法案的出台而分崩离析。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电视业的竞争,而彼时电视在欧洲远未蓬勃发展。因此,好莱坞大片厂给予外国市场以新的关注,尽力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市场,用神话故事、欧洲背景甚至赫本这样的欧洲明星来蓄意吸引欧洲观众。而吸引欧洲观众,也是更广泛的冷战文化的一部分,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色情反苏联铁板一块的流行文化的进攻之举。美国电影,如同欧洲观众渴望体验的商店橱窗:一种繁荣的消费主义。这些电影在欧洲空间内展现性感女明星时,自反地证明了美国作为国际商品实体的地位,反击了共产主义者的无趣和无性。(www.xing528.com)

两部影片都在叙事的一个关键时刻——一对恋人受到威胁时,让它们的女主人公从美国来到巴黎:《绅士爱美人》是由于不满的父亲,《甜姐儿》是由于女主人公的智性野心。转换到法国空间又象征着什么?女性电影明星从美国来到法国,彻底重构了这些电影中的凝视机制。在此,凸显的是国家化而非性别化的路线。控制音乐片乌托邦活力的关键因素受到了威胁,电影就以改变凝视的焦点做出回应,将其置于独特的欧洲空间,使音乐片以其他方式折射“观看政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