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乐之城》:致敬好莱坞音乐片,再现真挚情感

《爱乐之城》:致敬好莱坞音乐片,再现真挚情感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乐之城》使用了变形的广角镜头与35毫米胶片,致敬了1940、1950年代伟大的好莱坞音乐片。因此,这部影片也如同对好莱坞焦虑的一场自反:关于艺术野心与残酷现实达成和解的艰难。它出离了后现代电影的反讽,复原了真挚——一种好莱坞稀缺已久的品质。

《爱乐之城》:致敬好莱坞音乐片,再现真挚情感

可能很少有人关注《爱乐之城》开篇场景的现代化视觉特效:摄影机忽然从车尾一位舞者快速移动至一个杂技表演者——使得场景看上去犹如一个一气呵成的长镜头。这个典型的视觉特效仅仅几秒,大概120个镜头。事实上,这个开篇场景包含8000多个镜头,需要几百台计算机渲染及兆位数据。从镜头里抹去卡车与拍摄设备、添加舞者与小汽车,使得场景看上去像蔓延了数公里;在后期中甚至通过转换裤子的颜色而给舞者换了服装,“没有视觉特效,它将是完全不一样的镜头”。

好莱坞是一个焦虑的电影工业:对经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担忧在一个新的电视黄金时代它的意义何在,艺术如何应对技术的变革,强烈意识到自身向商业大片的艺术妥协。因此,奥斯卡渴望那些表达了他们焦虑的电影,最近几年的最佳影片(或大热的提名影片)符合这种自反模式[8]:2011年,《艺术家》直接向默片致敬;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探索了在一个3D技术与视觉特效时代的艺术可能性;2015年,《鸟人》苦苦思索了所有艺术—商业的议题;2017年,《爱乐之城》又是怀旧之旅,这次是向黄金时代的音乐片致敬。

《爱乐之城》使用了变形的广角镜头与35毫米胶片,致敬了1940、1950年代伟大的好莱坞音乐片。但是片尾华美的高潮——一组幻想与闪回的蒙太奇是这部美丽电影最美的段落,脱离了1950年代音乐片的范式,取而代之的是苦乐参半的现实主义。就像他所模仿或致敬的德米,达米安也意识到在那些电影中有着比普遍认知更多的现实主义与遗憾。因此,这部影片也如同对好莱坞焦虑的一场自反:关于艺术野心与残酷现实达成和解的艰难。这也是达米安上一部电影《爆裂鼓手》(2014)的主题。

齐泽克看到了它的自反性:“你不需要了解音乐片的整个历史才能享受和理解它。我们越是进入这部电影,音乐片元素就越少,纯粹的戏剧则更多。最后十分钟的幻想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好莱坞式的音乐片版本:它展示了在古典好莱坞音乐片中这个故事将被如何讲述。”古典好莱坞音乐片的叙事驱动在于融合,通常是通过结婚来消弭性别差异;事实上每一部大片厂音乐片的结尾都有婚礼庆典,“一种乌托邦的解放景象,居于音乐片类型的核心。”但是在《爱乐之城》中,这一融合寓居在心理现实主义中,寓居在幻想中:现实入侵了音乐片的梦想世界(就像最近几部超级英雄电影揭示了主角的复杂心理、创伤及内心疑虑一样)。观众期待的大团圆只是终结于一个“可能会发生”的幻想段落,就像慢慢走向寂静的爵士钢琴弹奏,充满了伤痛与治愈。

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有一个普遍性的主题:爱,梦想。它出离了后现代电影的反讽,复原了真挚——一种好莱坞稀缺已久的品质。斯通说,“我们这一代太容易愤世嫉俗了。它是两小时的逃离,但是它提醒你希望与创造的重要,即使感到无望时也要保持梦想。”达米安说,“激情的人,可能是失去理性的激情。现实世界告诉他们,你在浪费生命。但是他们停不下来。狂热未必使他们成为英雄——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值得赞美。”就像《爱乐之城》自身:虽然未能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但是赢得了观众,复兴了类型,完成了使命。

【注释】

[1]GRANT B K. Shadows of Doubt:Negotiations of Masculinity in American Genre Films[M].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1.

[2]HANDYSIDE F. Beyond Hollywood,into Europe The tourist gaze in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Hawks,1953) and Funny Face(Donen,1957)[J]. Studies in European Cinema,2004,1(2).(www.xing528.com)

[3][英]约翰·尤瑞.游客凝视[M].杨慧,赵玉中,王庆玲,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RAISA B. La La Land,a Truly Modern Hollywood Musical,Strikes All the Best Chords[J]. Time,2016,188(24):61-63.

[5]NEHER E. Signifiers on Parade:La La Land and the Movie Musical[J]. Hudson Review,2017,70(1):124-130.

[6][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冯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一场列宁主义的解读[N/OL].王立秋,译.澎湃新闻,2017-02-21.

[8]DOUTHAT R. Hollywood On Hollywood[J]. National Review,2017,69(2):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