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孤独:社会问题解析-孤独:一个社会问题

孤独:社会问题解析-孤独:一个社会问题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孤独显然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由此,应该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个说明孤独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理由是其定义。换言之,孤独的社会性导致其成为社会性问题。严肃地将孤独当作一个社会问题的第四个原因是,孤独会产生严重的社会性后果,针对此类社会后果的学术研究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中仍旧很粗糙。卡乔波和帕特里克认为是因为“社会性失败”19,他们“缺乏对外界环境的控制”。

孤独:社会问题解析-孤独:一个社会问题

孤独显然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由此,应该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心理学神经学公共卫生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们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是时候该社会学家做出努力了。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明确什么样的孤独是社会问题,为什么社会学家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首先我将在本节中列出孤独是社会问题的五个原因,希望能给社会学的孤独研究提出简短却有力的解释;接着在下一节,我会列出一些具体的、代表研究孤独的社会学方法的原则。

第一个说明孤独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理由是其定义。除了在之前章节中介绍到的两种定义,萨德勒和约翰逊如是定义:

孤独是一种涉及整体感觉的体验,通常以敏锐的感觉构成了一种自我意识的独特形式——标志自我世界中基本现实关系网络的破裂。15

措辞的差别之中存有共识:孤独是感知到社会关系中令人不满的地方而产生的不悦情绪。换言之,孤独的社会性导致其成为社会性问题。孤独的社会起源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列出一些经常面临的情况:孤儿渴望母亲的爱与关怀,孩子对去新学校感到害怕,还有的孩子被排除于游戏小组之外,移民无法在其移居的国家找到交流对象,同性恋情侣在异性恋社会中,无神论者在一群有高度宗教信仰的亲戚中……但我们无法、可能也不太必要穷尽所有具有社会关系特点的情况(缺席、失踪、遣散、恶化、对抗、排斥等)包括一些诱使人感受孤独的情形。我们的社会关系会让我们悲伤、害怕、失望、沮丧、孤独甚至恐惧,这本身就让人分外惆怅,但更重要的是,特定的社会结构或社会性事件可能最终导致生活在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孤独感上升,例如大规模移民,大规模社会冲突、特别是暴力对抗和战争,经济危机等。稍后我们将详细说明这一点。

孤独也许存在于神经或是基因中,这是孤独的唯一非社会性起源。例如卡乔波认为,有些人具有某些“遗传倾向”,而这决定了其对社会关系的期待。16目前研究者们仍旧无法辨明这种独立于社会关系而引起孤独的特定基因或神经机制;在他们能够解释这些基因或神经功能起作用的因果过程之前,我们必须推测绝大多数的孤独源头都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

第二个理由,事实上孤独的含义是社会性的。就个体自身,对周遭的人来说,人类的孤独到底意味着什么?依据孤独的定义我们了解到,孤独的经历由三个相互促进的心理活动组成:第一是感知个体社会关系的心理过程,第二是认知过程,个体将部分关系评估为消极、抗拒甚至是威胁,这反过来会引起对该评估的情绪反应,不过这种情绪反应可能被进一步的认知活动所束缚。很明显,这些过程在大脑内的发生速度犹如闪电一般,或发生时根本无法被感知,所以人们时常没有意识到它们。在第二步中,孤独的社会意义开始萌发,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社会联系的意义:我是谁?他们是谁?为什么我需要他们?我们从前是如何与彼此联系的?我们又是如何与他人产生关联的?如果他们不再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或类似的问题迫使个体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状态以及他们的社交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反应也已经无可避免地在他们的社会化中被定型了,社会化的一项关键功能便是向年轻人灌输对他们的生活有价值的社会关系。

对那些与孤独者共同生活的人来说,孤独作为社会问题又有不同的意义。非孤独者如何看待孤独者?非孤独者是否会认为帮助孤独者是他们的责任?这些问题将我们直接引入了孤独的污名化问题。尽管在媒体报道和孤独者的自述中经常提到这一点,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有足够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污名的存在、普遍性和种种细节。在特定的社会中,孤独的人一定有问题,其他人必须远离他们,这种观点有多流行?或者这是否是一种未查明的错觉,是否感到孤独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被社会排斥的恐惧?显然,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但它们确实表明,孤独远不只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它与孤独者、非孤独者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一个社区或是社会通常会构造它们自己对于孤独的解读,反之这种解读也会影响其社会成员应对孤独的方式。

第三个理由,与观察单位从个人提升到更高的集体水平有关。我们会发现某些社会群体的孤独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例如种族与族群、社会经济状态(或阶层)、国籍等,这些是社会学家持续研究的重要社会群体。正如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指出的那样,在最高层次上,“在文明的发育过程中,打破小团体的生活使男人和女人都感到孤独和不快乐”17。另一方面,当期望发现孤独的分布规律时,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和公共卫生研究者会倾向关注个体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生活安排、慢性病等。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已开始密切关注一些重要的社会群体,但此类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会在本书之后章节所展示,在重要的社会群体中,孤独的一些关键分布模式还有待发现与理解。另一方面,关注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学家对这些社会群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便通过某些疾病的普遍性及其治疗方法的差异来作为衡量社会不平等的证据。不幸的是,正如与前一章所叙述的那样,这些社会学家没有对孤独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将孤独视为一种严重的疾病。我希望上一章所提供的证据能说服他们认真对待孤独,并开始对孤独的社会分布和进程开展研究。本书第四至八章介绍的研究将以此为起点。(www.xing528.com)

迄今为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孤独的医学意义,孤独才被视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孤独的严重性的确需要被得到认可,但这显然是不够的。

严肃地将孤独当作一个社会问题的第四个原因是,孤独会产生严重的社会性后果,针对此类社会后果的学术研究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中仍旧很粗糙。从广义上讲,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这些后果:孤独者的视角和非孤独者的视角。下列是一些由孤独而产生的重要问题:他们如何解读他们的社会关系,在此解读上他们更倾向采取哪种行为?在卡乔波和帕特里克的书中写道,孤独者不仅是孤独的,而且也是胆怯的:孤独“常常源于我们对消极负面评价的恐惧”18,“相比于不孤独的同伴而言,孤独者很少发现生活中积极正向的社会交往”。他们在害怕什么?卡乔波和帕特里克认为是因为“社会性失败”19,他们“缺乏对外界环境的控制”。20卡乔波和帕特里克并未明确解释“社会性失败”的含义,从直觉上讲它应该是指无法与他人建立、维持和享受交往的能力,这反过来又可能引发他人的消极反应。可能这就解释了为何“孤独者逐渐减少对他人的信任”。21根据这一理论,孤独引发的重要社会性后果便是会使孤独的人愈发胆怯,在社会交往中不愿相信他人。

更糟糕的是,卡乔波和帕特里克认为孤独者会陷入恐惧—社会疏离—更严重恐惧—更严重的社会疏离的恶性循环中,“当我们消极负面的社会期望引起他人对我们恐惧的识别而做出反应行为时,我们更可能以自我保护的方式行事,从而使反馈逐步加速,朝着更加疏离的方向发展”22。进而,“感到孤独会创造自我实现的预设”23,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消极,似乎一旦变得孤独,孤独者就处于螺旋式下降的境地,并注定永远孤独:“相较于他们感到与社会联系紧密时,当人们感到孤独后,实际上他们对交新朋友的接受度便大幅度降低。”24我们认为孤独者会试图去接纳新朋友,并更加珍视社会关系。但卡乔波和帕特里克相信,“由孤独引发的恐惧让人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我们对想要靠近的人变得更加严苛”25,于是将我们自己锁在一个孤独的处境中。

我理解一些孤独者确实会陷入如此痛苦的境地,但于我而言,这一理论仍旧是针对特定群体而不是大多数的孤独者。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来了解有多少孤独的人深陷这种情况及其原因。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他的理论并不完整,其中缺少两个重要元素。其一是孤独个体脱离痛苦的能力(抵御能力)。卡乔波的理论似乎是假设所有孤独者都缺乏此种能力;否则,至少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够避免陷入永久的孤独。其二是非孤独者对孤独者做出的反应。孤独者多疑、对周遭恐惧且不信任,但如果身边的人极度友好且善于理解他人,那么这种态度便很可能改变,甚至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孤独极为重要的社会性后果:孤独者会由于调整他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而不知不觉地经历了源于社交圈的压力。简言之,孤独并不只与孤独者有关,它也与非孤独者产生关系,由此,孤独不仅是一个对孤独者的问题,也同样作用于整个社会。

孤独被当作一个社会问题的最后一个原因,可以看作第一个原因的必然后果:如果孤独的源头在于社会,那么应对孤独的补救方法和策略也一定是社会性的。这些补救措施和策略可以被归为三个级别,个体层、社区层和社会层。神经学家将来可能能够发现孤独的神经机制,便可以研制药物来治愈慢性孤独,但目前,人们无法要求医生开出处方单来治愈他们的孤独,因此必须使用社会疗法来进行治疗。通常使用两种方法,首先许多自救类的图书都证明了这一点,它们试图帮助孤独的人了解孤独的性质和过程,从而有望反过来提高抵御孤独的能力。一旦个人认可孤独是常态的一部分,新获得的理解就会降低个人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从而减少孤独或更不容易感到孤独。

在个人层面上,另一种一般性的补救措施是,列出孤独者可以采取的缓解孤独感的措施,例如养宠物、培养新爱好或加入社交团体。显然,这些帮助孤独者用新的关系来代替或是扩大原本社会关系的行为,本身也是社会性的。这便将我们引入了应对孤独的补救措施和策略的第二个层级,对于那些无法主动发起新的社会关系的孤独者,需要他们生活中的社会共同体:家庭成员、朋友、邻居、亲戚、同事等进行干预。《充气娃娃之恋》(Lars and the Real Girl)讲述了社区力量帮助心理健康问题者的故事,但我不确定是否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像拉斯在电影中一样幸运,可以在每个地方都有支持他的团体。至少在西方,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选择独自而不是共同的生活。如何扭转这种趋势并改善社区生活是社会学家和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挑战。

由社会整体发起或针对孤独的社会根源的补救措施和策略,不仅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学术研究者的关注。此前,孤独一直被顽固地理解为是个人的问题,如若确实如此,那就没有社会整体对它采取措施的必要。对孤独的社会渊源重视不足,多由于人们的行动偏好较多关注孤独的当即而非最终缘由。没错,人们会在经历某些事件时感到孤独,例如搬迁到一个新环境,离婚或是失去伴侣,或是被他人霸凌。这些看起来都是个体性经历,但这也可以追溯到更加深刻且广泛的原因:为什么他们最初会选择搬离原居?为什么婚姻持续的平均时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减少了这么多?为什么一些人更容易欺凌他人?为什么这么多霸凌者逃脱了惩罚?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孤独发生率在不同国家间的差别?每个问题的回答,至少有一部分一定植根于社会制度、规范和结构;当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因素时,我们会知道在对抗孤独时相关的社会性补救措施及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