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及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及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标准,将网络银行传统风险主要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网络银行除了传统风险之外,还包括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特有的风险。网络银行应仔细权衡超出法律底线外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信息披露不充分引起客户未能完全理解其权利义务和争议解决程序,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以银行的名义伪造证书,或在未进行身份确认的情况下向伪装成网络银行客户的个人发放证书。

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及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标准,将网络银行传统风险主要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其中市场风险又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而上述风险仅仅为传统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部分,按照业务经营过程来划分的话,传统风险还包括投资风险和资本风险。其中投资风险部分涵盖股票价格风险。网络银行除了传统风险之外,还包括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特有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网络银行市场风险中比较突出的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其他的业务比重相对较小,暂可忽略不计。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风险系数较高,网络银行对市场利率的波动更为敏感;为了弥补成本,网络银行在资金运用时不得不面临更大的“逆向选择”风险。网络银行在短期内的迅猛发展,再加上资金运用和客户需求的特性,使得网络银行在利率敞口管理上的难度增加。由于国际化本身就是互联网的特征,网络银行天生就具备国际化因素,与传统银行的国际业务一样,网络银行的国际业务同样也面临着外汇风险。网络结算机制可以通过净额结算降低外汇风险,但由于业务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又增加了外汇风险;此外,其国际业务同样会由于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资产负债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其长期的外汇风险暴露。

(二)信用风险

网络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三点内容:①远程贷款客户违约,网络银行将授信扩大到常规市场以外的客户,其征信系统的不完善,有可能使网络银行无法获取客户的真实数据或获取数据的成本相对较高。②网络银行信用业务的开放性,从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可以将风险分散,同时其信用产品的同质化趋势,又不利于风险的分散。③电子货币发行人的违约风险。网络银行拥有的电子货币,由于电子货币发行人不需要也不可能保持用于赎回电子货币的100%的传统货币的准备,一旦陷入财务危机或破产时,发行人可能就无法满足对发行电子货币的赎回要求而形成信用危机。此外,电子签名的安全性也增加了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诱发电子货币运作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并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三)流动性风险

网络银行流动性风险包含两个层面的不同内容:一是电子货币的流动性风险;二是传统货币在网络银行中的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指发行的电子货币流动性不足或网络银行无法满足突然增加的兑现电子货币的需求,该风险的大小与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和余额有关:发行规模越大,用于结算的余额越多,发行人不能等值赎回其电子货币的概率越高,流动性风险越大。后者是指网络银行交易的便利性促使其各货币层次间的货币性差异缩小,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交易费用的低廉、期限结构等因素也进一步扩大了流动性的风险。(www.xing528.com)

(四)操作风险

网络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①未经授权的访问,如黑客攻击、外部人员窃密以及故意破坏网络银行的系统和数据。电子货币支付命令的发出、接收和资金的传送都是在开放网络上进行的,开放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即在网络上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除当事人外,其他第三方也可观察、截取甚至盗用他人的信用卡号和密码等身份数据,从而引发财产纠纷,给使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的真实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电子付款若发生断线、操作错误等问题时,亦可能会造成消费者财务方面的损失。②雇员欺诈,雇员泄密、窃取智能卡,伪造身份进入和恶意破坏等。③伪造电子货币,犯罪人员篡改或复制电子货币,无偿获取物品或资金。电子货币只能通过加密、签名等方式而无法通过物理手段加以防伪;由于电子货币对用户来说是完全看不到的,电子伪币比传统伪币更难被查出;由于电子伪币在技术上与电子真币完全一样,只要关键技术被窃取或者以其他手段掌握,伪造起来非常容易,且消费者和零售商无法辨认其真伪,一旦伪币泛滥就会造成发行人的重大损失,从而威胁到电子货币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并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④服务提供商风险,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未达到网络银行的要求,在系统、数据完整性(或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缺陷。⑤系统退化风险,不能确保系统持续、顺畅运行,出现交易过程的迟滞或中断。⑥雇员及其管理技能落伍,技术进步导致雇员部门及时或完全理解所采用的新技术或技术升级的特点。⑦客户安全性经验不足,客户在不安全的电子传输渠道中泄露个人信息,犯罪者利用泄密信息访问客户账户。⑧客户对交易抵赖,客户否认自己完成的交易,要求无偿退款。

(五)声誉风险

网络银行的声誉风险主要包括:①重大的、普遍的系统缺陷,它会妨碍客户访问其资金或账户信息,影响了商家和普通消费者对电子货币的接受程度,并有可能对整个电子货币系统形成信誉危机。②对安全性的重大破坏,病毒或黑客入侵网络银行内部的计算机系统。③与另一机构相同(或类似)系统(或产品)中的问题(或误用),由于相同(或类似)网络银行出了问题,产生类似传统银行业务中的挤兑风险。

(六)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①向客户披露的信息不充分。网络银行应仔细权衡超出法律底线外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信息披露不充分引起客户未能完全理解其权利义务和争议解决程序,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②未能保护客户隐私,未经客户授权发布客户的有关信息。③与银行互联网的站点出现问题,网络银行应全面理解互联其他站点的法律环境和安全性风险,否则,当与银行互联网的站点出现令银行客户失望或欺骗银行客户的情形时,网络银行将面临客户的诉讼。④认证机构风险。以银行的名义伪造证书,或在未进行身份确认的情况下向伪装成网络银行客户的个人发放证书。⑤跨国经营的风险。网络银行的跨国业务面临着不同国家的法律要求,如果不清楚不同国家间的司法管辖权责任,网络银行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事务开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