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经济:自由与社群主义的结合

共享经济:自由与社群主义的结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群主义认为,权利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时期,个人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反对自我中心、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在价值取向上和社群主义目标保持一致。[141]共享经济使社群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对个人自由的批判和限制,而是通过共享达到个体与社会、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集体主义理想目标,实现消费的集体化机制。

共享经济:自由与社群主义的结合

(一)社群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社群(Community)通常被译为共同体或社区,是政治思想史上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认为合群是人的自然本性,本质上是追求共同利益的群体,是拥有某种共同价值、目标和规范的实体,任何个人都归属于特定的社群。[134]社群主义是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政治哲学思潮,是对古典政治思想中的社群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向自由主义主流的挑战。社群主义认为,权利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时期,个人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135]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种自由主义始终把个人权利置于优先地位,重视个体权利和自由胜于社群。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于公共利益,孤立地强调原子式个人主义脱离了现实条件,只热衷于自己的事情,忽略了人类生活中的共享价值,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采取冷漠态度,最终造成了公共责任意识的丧失。社群主义目的就是批判自由主义。其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具有合理性,但过分强调社群的价值而缺乏对社群本身的反思,看不到社群结构在性质和作用上的局限,忽略了社群中的个人作用,必然导致社群主义至上的形而上学错误,从而以社群的理想代替现实存在,压抑个人的发展。个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都存在局限性,个人自由主义不利于公共利益的维护,而社群主义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因此,个人与社群要找到更好的结合点,在个人为社群做贡献的同时,社群也要服务于个人,尊重个人的发展,建立一种个人与社群共生的机制,即集体主义。个人和集体是一对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内涵和性质各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彼此交融、有机统一的共存关系。[136]

(二)集体主义对社群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的修正

19世纪法国思想家保尔·拉法格在《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一书中首次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使用。集体主义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要求其要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反对自我中心、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在价值取向上和社群主义目标保持一致。但集体主义重视个人权利、维护个人尊严、保护个体的正当利益、确保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其强调集体自身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要不断地为完善集体而努力,使集体公正、全面、真实地代表所有成员的利益。[137]新时期的集体主义承认差别原则,但强调尊重人的个性特点与能力差异,把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与尊重人的多样化选择结合起来,为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和充分施展才能创造了条件。其坚持科学发展观,力争实现个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调整生产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制度设计避免资本对自然资源和工人剩余劳动的“双重掠夺”,防止劳动者被边缘化和价值失落,排斥“极端享乐主义”和“过度消费主义”的“单纯物欲主义”的价值取向。[138]因此,集体主义是对社群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的修正,在遵守个人权利的同时,实现了社群的公共利益。(www.xing528.com)

(三)共享经济之消费集体化机制

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共享平台公司通过建立网络社群,通过互联网络把社会上的闲散资源和富余劳动力在社群内部进行整合再按需精准配置。将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专业化分工进行解构再重构,使社会分配从专业化向社会化转变,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结构的资源通过共享机制物尽其用。专业化要求就是标准化,社会化则意味着个性化。因此,共享机制可以让个体更自由地处分自己的财产和劳动力。在物资的层面上,在形形色色的闲置资产池里,需方可以“海淘”到自己心仪的、价廉物美的物资。然后,也可以随时进行置换,把它转让给其他更需要的人。消费者只需付出较少的投入就可以让生活丰富多彩。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共享平台GoGet的创始人布鲁斯·杰费里斯认为:“汽车共享带来产品选择的多样化和消费行为的娱乐化。”《石板》的编辑保罗·布廷认为“汽车共享让用户们可以在不同的车辆之间随意流动,从以前的各自独占变成社群分享使用”,[139]网约车的共享服务可以满足各种出行的需求。外出商旅不用住酒店,通过共享民宿就可以住进当地人家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不去餐馆也可以在家里通过选择私厨举行宴会。个人闲置物品因具有个性化而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这也是闲置资源可以实现再利用的基本条件。总之,共享经济让个体可以更充分地享受更自由、更个性化的生活。

在共享经济中,网络社群是共享经济的基础。社团关系在重建,社区价值正被发掘。未来的经济趋势是建立一种能在个体需求、集体社团以及地球环境间找到平衡点的集体协同消费新机制。共享经济协同消费的最大魅力在于跨越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找到共同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集体化的消费机制。共享经济的社会化网络消费方式把传统单一、固化的消费模式变成开放、自由的共享式合作消费,重建了消费者对社会群体的信心。共享经济的协作消费是建立在尊重个人消费自由以及个性化生活方式基础之上,开放、自由的共享生态系统[140]互联网重树了集体社会的价值:抽离物质生活参与公益,与他人共享物品,尝试从已经拥有的物质里解脱出来,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地球。高消费的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对物质的无尽追求会导致个人与朋友、家人、邻居及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远。共享经济可以重建集体社会,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一起共享物质。[141]共享经济使社群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对个人自由的批判和限制,而是通过共享达到个体与社会、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集体主义理想目标,实现消费的集体化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