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西师专发展纪实:办学条件严重落后,学院基础设施无力更新

定西师专发展纪实:办学条件严重落后,学院基础设施无力更新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学院的基础设施仍很落后,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经费严重短缺,使一些正常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无法开展,基础设施无力更新,先进的教学、实验、图书设备无力购置。四是争取社会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定西教育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系内部交流学刊,截至2002年底,共出版22期。学院当时未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但有民革、民盟、九三学社等组织成员7人。定西教育学院时期,各类人员共145人。

定西师专发展纪实:办学条件严重落后,学院基础设施无力更新

20世纪90年代,学院的基础设施仍很落后,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当时的学生宿舍,全是20世纪70年代的土木结构平房,大多已成危房;馆藏图书受空间限制,一部分不能及时上架,得不到有效利用;4个实验室全部为平房,大部分物品不符合存放、管理要求,影响实验效果;办公区和学生宿舍无供暖设施,教学楼没有上下水,卫生间不能使用,给师生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学院仅有的一辆接送师生的车已超期服役,车管部门多次下令报废,但无力更新。投入严重不足,经费十分困难。以1996年为例,学院财政拨款94.4万元,办公经费仅11.98万元,占12%,与国家教委规定的30%的比例相差甚远。经费严重短缺,使一些正常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无法开展,基础设施无力更新,先进的教学、实验、图书设备无力购置。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教育学院,生源枯竭,师生比例倒挂,办学经费捉襟见肘,部分教师情绪低落,学校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困境,学院领导及时改革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调整办学理念,集思广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一是争取地方支持,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把师范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走大师范教育路子,争取各方支持,拓宽办学门路,以非师范专业教育为补充,走“上挂、横联、下辐射”的联合办学之路。三是加强培养、培训,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挚爱师范教育工作、热爱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四是争取社会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大胆创新,完善自我,深化改革

截至2002年底,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60440平方米,建成综合教学大楼、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专家公寓、学术厅、餐厅、学生服务中心楼、礼堂等。设立微机室4个,计算机200台;电教馆一个,卫星电视教学接收器1个;图书馆藏书15.8万余册,是当时全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较珍贵的藏书有全套《四库全书》影印版1500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合订本3000余册、中外期刊734种,以及《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资料书和工具书。《定西教育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系内部交流学刊,截至2002年底,共出版22期。

学院于1984年6月成立党委,设立党委办公室,6个党支部(当时有党员54人),团工委(下属15个团支部)、工会、学生会、妇委会等其他群众组织机构。学院当时未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但有民革、民盟、九三学社等组织成员7人。(www.xing528.com)

定西教育学院时期,各类人员共145人。截至2002年底,共有教职工134人,其中专职教师105人,副教授29人,讲师54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