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必须完全服从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该担负起以下几项基本任务:(一)保证工业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能适应并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特点和要求。因此,监督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自然要成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另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关于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来就是如此。

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门战斗性和党性的科学。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必须完全服从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一天才著作中深刻而全面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和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先决条件。这对于正确规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苏联1951—1955年的第五年发展计划和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关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训令,规定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巨大增长以及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措施,使共产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工业部门)都面临着新的更大的任务,从而也应该把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提到更高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该担负起以下几项基本任务:

(一)保证工业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能适应并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特点和要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表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因此,经济活动分析应当研究企业经济活动各种指标,特别是生产数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品种指标,销售量指标和成本、利润等指标,有否符合于这个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并提出一切办法来监督企业保证实现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经济活动分析对于不能完成生产任务、销售任务、成本降低及利润任务,以及降低产品质量和破坏产品品种计划等违反人民需要的行为,开展毫不容情的斗争!

同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也决定着达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这就是要“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因此,经济活动分析的另一重要使命就是认真研究企业在生产组织的改善、先进经验的采用与推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原材料和固定设备的充分有效使用等经济活动方面的成就。应当具体而确实地指出在这些方面的优缺点,保证企业生产能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并使之日臻完善。

马林科夫同志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所作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为了保证全部社会生产的不断增长,为了我国创造丰足的产品,就必须完全掌握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一切物力、财力和人力的艺术,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法则的要求出发,使一切活动都适应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

可见,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在自己的基本任务中,所以必须首先提出:“保证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能适应并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特点和要求”,是十分适时和必要的。

(二)监督企业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即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并严格检查企业对国家纪律(财务、信贷、结算等纪律)的遵守情况。(www.xing528.com)

我们在一开始讨论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发生及其意义时,就提出它对于检查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所具的作用。因此,监督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自然要成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另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在这方面的任务是十分具体的。其任务在于: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企业在执行和完成生产财务技术计划方面的情况,毫无保留地揭露并批评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任何缺点,并提出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方案。

马林科夫同志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上,对这方面也坚决而明确地指示说:“国家的计划就是法律。所有的企业必须完成国家交给它们的任务,保证国民经济得到它所需要的产品。经济工作领导者和党组织有责任保证每个企业不仅在总产量方面而且必须按照国家的计划生产一切制成品方面完成计划。有责任为了有步骤地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有责任查明并完全消灭妨碍企业正常工作的原因。”而在企业中,经济活动分析正是领导者和党组织用来向一切妨碍计划完成因素进行斗争的有效武器!通过经济活动的分析,不但要促使企业完成计划,而且要超额完成计划。不但在总的方面完成计划,而且要全面地、均衡地、在一切方面都完成计划。不但要在一切方面完成计划,而且还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财务、信贷及结算方面的纪律。坚决反对只顾本企业完成计划而妨碍其他企业完成计划和不去完成国家财政任务等本位主义行为。

(三)发掘企业的潜在力量,并指出动员一切潜在力量的可能性从而不断修订计划使之日益精确。

经济活动分析的另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发掘并动员企业的潜在力量。所谓潜在力量,就是企业能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是企业能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可能性。动员企业的潜在力量,一向是苏联政府关切的中心。因为发掘和动员企业的潜力,乃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不断高涨的基本保证。莫洛托夫同志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三十一周年纪念大会上报告中曾说:“……我国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我们内部的资源和苏维埃人民的努力劳动……”马林科夫同志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上论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关于工业发展方面的任务时也说过:“我们的工业具有一切可能性来完成这些任务。今年所有的工业部门都装备了更完善的机器,都有熟练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也不感到原料和材料的缺乏。现在的问题是充分利用这些可能性坚决消灭工作中一切的缺点,发掘生产中未加利用的后备力量,并将其变成发展国民经济的强大源泉。”

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的内部潜力有各种各样,并且是取之不尽的。例如有生产能力方面的潜力,以及减少各项非生产支出的可能性等等。在所有各种潜力中,最主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节约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即节约活的劳动。因为活的劳动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节约活的劳动,乃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源泉。但大家知道,要节约活劳动,必须依靠改善生产组织和操作方法,采用新的技术,贯彻先进的生产技术定额,并且实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等各种措施,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能找出和利用企业的潜在力量,特别是要找出和利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潜在力量,就不能不对经济活动进行深刻和全面的分析。不但如此,当经济活动分析找出这种潜在力量并提出利用的可能以后,还必须促使企业把可能化为现实,进一步修改现行计划,使之日益精确,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

关于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来就是如此。必须指出,经济活动分析的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在它们中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一不朽著作中写道:“至于说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那么,它只有遵守下列两个条件时,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这两个条件是:(甲)它正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法则的要求。(乙)它在各方面适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这就很清楚地看到监督计划完成与保证实现基本经济法则要求的联系。谁都知道,社会主义各个年度的统一国民经济计划和构成这个计划之基本环节的每个企业生产计划,正是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为依据而制订出来的。否则,便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苏联的生产能有今天这样的巨大高涨,并在一日千里地向前推进。因此,监督企业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便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但是,斯大林同志在同一著作中分析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按比例)发展法则与经济计划的关系时,曾教导我们说:“不能把我们各个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按比例的)发展法则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必须研究这个经济法则,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以完备的知识去应用它,必须制定出完全反映这个法则的要求的计划。不能说,我们的各个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都完全反映出这个经济法则的要求。”斯大林同志这段话对理解经济活动分析的具体任务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它的意义在于:向经济活动分析指出了它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发掘动员企业的潜在力量从而不断地修订计划”对于正确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法则的要求以及在各方面完全适合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的必要性。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指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如果仅限于监督现行计划的完成或并不十分费力地超额完成,那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五年计划都不可能考虑到所有这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隐藏在我们制度的内部,并且它们只有在工作中,在工厂、国营农场、集体农庄边区等等执行过程中,才能发现出来”。〔注十〕因此,要使计划完全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法则的要求,就必须在编制计划时,掌握高度科学技术水平,并对于今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科学预见性。但还不够,它又必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潜在力量的发现和利用而不断修正,才能使之日益精确。只有完全正确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法则要求的计划,才有可能做到在各方面完全适合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又能看出发掘和动员企业潜在力量这一任务,对于监督计划完成和保证实现基本经济法则要求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