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以随笔和文章展示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以随笔和文章展示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从学生随笔还是从成绩来看,都能证明这一点。在这里,以学生随笔及文章进行展示。或许正是因为英子有一颗无知单纯的心,才使得她与秀贞朋友一般相处。如今,“扶不扶”已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在《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却真正做到了用一颗好的心与他人相处,所以她所接触的每一个人也都有善良、美好的一面。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以随笔和文章展示

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未接触到群文阅读之前,对于阅读教学也有过诸多的困惑,对于如何能够打破教材的局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本,从而真正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因此,群文阅读一出现,就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作为一个新教师,没有太多固守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反而更快地接受了这一新兴事物,并在所带班级进行尝试。虽然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从学生随笔还是从成绩来看,都能证明这一点。

在这里,以学生随笔及文章进行展示。

学生一:今天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老师竟然补充了一首《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觉得很有意思,诗歌都很通俗易懂,但却包含着很多生活的真谛。是啊,当生活欺骗我们时,我们要学会乐观,要相信快乐的日子就要来临。但是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生活一定会让你承担起后果的,所以要一步一个脚印。之后,老师又让我们读了《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让我们紧紧地拉着手。”我忍不住把这几句记到了书上。一节课读三首诗,每一首都那么动人。

学生二:周四,语文连排课,老师抱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走上了讲台,说:“这两节课,我们要阅读六篇文章,并且要让人人都学会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听到要读六篇文章,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呼声,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了两节课学一篇课文啊。卷子一发下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了,没有太多的阅读负担,我竟然发现阅读也可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每读完一篇,大家就开始交流中心论点是什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觉得这就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老师看到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脸上也洋溢着笑容,我想,她也很享受吧。关于这样的课堂,我只想说:“真得劲!”通过四个文段的阅读,我们已经掌握了概括论点的几种方法了,这时老师又给拿出两篇没有题目的文章,让我们用自己的本节课所学来给它们拟标题。这可难不倒我们,还是先找出论题和中心论点,或是拟一个论题式题目,或是拟一个论点式题目。两节课,六篇文章,并且真正学会了应对中心论点的各种方法,感觉好充实。

学生三:其实,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语文课不感兴趣。刚开始老师让通读课文,我还能够注意力比较集中,认真地看完,但老师一旦开始细致的分析,又是层次,又是赏析,又是……我就在想,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有想过这么多吗?但是今天的语文课,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给我们讲季羡林,讲完季羡林《我的童年》,老师又补充了《赋得永久的悔》《一条老狗》《寻梦》中的文段,我读得很认真,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迫切地想去买一本《赋得永久的悔》,想要了解季老,走进季老的一生。

从以上学生的随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兴趣,一旦学习兴趣被调动了,甚至激发起他们阅读整本书的欲望,那么,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而小明同学读了《城南旧事》有感,正是源自上课时笔者补充《城南旧事》中的片段,激发了他读整本书的愿望。以下是小明所写的《心灵的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

心灵的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题记(www.xing528.com)

初读《城南旧事》是在一个温馨的午后。想起上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老师所补充的文段,便想看一看英子的故事。阳光倾侧而下,一半落在我的颊上,一半落于书间。我捧着薄薄的它,借着若隐若现的阳光,一口气读完。

《城南旧事》讲述了女孩林英子童年时的一段经历。英子自幼生活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在那个小小的天地中,英子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如惠安馆的疯子秀贞;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小偷,还有兰姨娘等。在英子纯净的童年里,这些人都如一股潺潺的溪流,萦绕于人生之路。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子与秀贞的故事。在作者活泼懵懂,略带北京味儿的笔触下,英子与秀贞之间浓浓的情义被描写的惟妙惟肖。在冬日的午后,我仿佛真的能看到英子与秀贞一起抓“吊死鬼”;秀贞为英子包指甲,或是她们和着轻风,在繁密的爬山虎前为“思康三叔”晒被子等场景。斑驳城墙上,枯干树根前,都布满了英子和秀贞的笑语。或许正是因为英子有一颗无知单纯的心,才使得她与秀贞朋友一般相处。在她的眼中,秀贞就是一个自己应该帮助的人,所以她也能从一个平等的角度去对待秀贞。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应怀着一颗善良、关心他人的心,用纯真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好。

有一回,我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见一位老人跌倒在地,他身子前倾,几次想

站起却又无奈倒下。而周边的行人只是脸色冷漠地匆忙走过,鲜有人停下,即便停下了,也十分顾及,想扶却不敢上前。

如今,“扶不扶”已成为社会热点。而这三个字的背后,却又藏着多少对人

性的怀疑呢?但是,在《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却真正做到了用一颗好的心与他人相处,所以她所接触的每一个人也都有善良、美好的一面。是啊!其实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这样的一颗心,成为社会的酵母,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不知不觉已到傍晚,但当我合上书,那破旧的钟楼,好吃的八珍梅,散着香的花,严而不厉的父亲映入我的脑海。

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所说:“上海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在一片斜阳古道中,林海音感悟了城南落花。她的童年,纯净淡泊,弥久温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小英子,一起去追寻心灵上的童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