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克己,拒绝制怒,维护友情

学会克己,拒绝制怒,维护友情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裴遐面对别人的粗暴举止,采取了相当克制的态度,没有随便动怒,从而维护了友情。所以古今中外都提倡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克己制怒。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称“怒伤肝”,因为“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郭某持刀行凶,被干警们依法缉拿归案。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不克己制怒而酿造的悲剧。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少克己制怒的范例。

学会克己,拒绝制怒,维护友情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晋朝时,裴遐与周馥、王夷甫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喝酒、下棋、评论时事……

有一次,裴遐和王夷甫到周馥家做客,当时有很多人在场,气氛十分热烈。裴遐是个棋迷,一进屋就和人下起棋来。这边周馥准备了不少美酒,大家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行酒令。酒令行到裴遐那里,裴遐下棋正下得高兴,对行酒令的事浑然未觉,只是一个劲地喝酒,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棋盘。周馥喊了裴遐几声,见他仍无反应,不由得生起气来,走过来使劲一推,裴遐猝不及防,摔倒在地。众人看到这种场面,纷纷停下酒杯,担心裴遐会勃然大怒。谁知裴遐起来后,仍坐回原处下棋,举止神情跟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生气的表示。

事后,王夷甫问裴遐:“当着那么多人,他令你下不了台,你怎么会一点都不生气呢?”裴遐笑笑说:“只不过开了个玩笑罢了。为这点小事,怎值得动怒?”

看完这个故事,周馥和裴遐涵养的高低、处世智慧之高下,可谓一目了然。周馥稍有不满,便发作出来,险些伤害了朋友间的和气。而裴遐面对别人的粗暴举止,采取了相当克制的态度,没有随便动怒,从而维护了友情。

愤怒,是人人都有的,它是人在客观外界某种事物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某种事物不满。愤怒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不满的程度。

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紧张,很快进入“应急状态”,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接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时全身就会呈现出准备发挥力量的战斗状态:肌肉紧张度增高,毛发竖起,鼻孔开大,横眉张目,咬牙切齿……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储备,能进发出比平日大得多的力量。

生活在社会中,每天会遇到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又不可能完全被人们同意认可,于是就不可避免要产生不满情绪。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产生愤怒的机会,愤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

一般来说,青年人好胜心强、血气方刚,情绪波动大,更容易发怒。

在通常情况下,发怒会令人丧失理智,做出傻事、错事,从而危害自己的生活、事业;而且人若长期暴躁易怒,也将有损于自身健康。所以古今中外都提倡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克己制怒。特别是青年人,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称“怒伤肝”,因为“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这是人们在漫长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屡试不爽的宝贵经验。

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生过大气后,会觉得浑身发抖,两肋胀满,食欲不振,甚至根本吃不下饭。有的人白天生了气,怒气郁结于胸,晚上做恶梦,往往梦中与人争吵,或遇到可恨的事,就要大声呼喊起来。长此以往,肝脏往往会发生病变,用中医的话来说叫“肝郁气滞”。

即使是西医理论上虽不讲究肝脏与生气有多大关系,但也至少承认,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好转,影响健康。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说:“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就是这个道理。

孙子兵法·火攻》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意思是说,一国之主,不能凭一时之愤怒决定兴师,一军之将不可以凭一时之愤怒率众出战。因为怒而兴师出战,很可能决策失误,损兵折将,导致被动。愤怒可以重新欢乐,怨恨可以重新喜悦,但国亡不可复存,人死不会复活。所以,兴师动众,一定要有利则动,无利则止,慎之又慎的原则。

孙子因为明白一将一主的愤怒,将会累及全国全军,所以劝告君主和将领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出理智的判断,不要误中敌军的激将法。

在历史上,有许多“怒而兴师”导致的悲剧。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十五日,便是有功。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兵城下,指名辱骂,用各种污言秽语嘲讽讥笑曹咎。曹咎怒从心头起,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汉军却早巳埋伏停当,只等项军出城人瓮。霎时,山摇地动,杀得曹咎全军覆没。

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而怒火中烧,做出过激言行,就更不值得了。

据报载——

1996年8月12日晚,广州一德中路发生了一宗伤害致死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今年三十岁的陈成光与三十九岁的郭贵雄同住于一德中路365号二楼,共用位于二楼的一间小厨房。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朝夕相处的邻居,本应和睦相处。但他们两家人脾气都不好,动不动就为一点小事就怄气吵架。

12日晚,陈成光与郭的妻子因厨房用具被挪用之事发生口角,陈在一气之下将郭家的脸盆等掀翻在地。郭妻急怒攻心,立刻打电话将郭某叫回。

深夜12点多,郭某回到家中,见到厨房里一片狼藉后,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陈也不甘示弱,与郭对骂起来,继而厮打在一起。郭某在气头上不及细想,顺手操起一把扁长菜刀对准陈胸部捅过去,鲜血立即喷涌而出,陈瘫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喘着粗气。(www.xing528.com)

此刻,如果郭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将陈某送医院急救,或许陈不致丧命。然而郭怒气未息,认为教训一下陈是对的,就无动于衷地撇下陈,让其一人在厨房里,他自己则回去休息了。

后来,当陈被别人发现时,已经断了气。郭某持刀行凶,被干警们依法缉拿归案。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不克己制怒而酿造的悲剧。仅仅为一桩小事,一下子毁掉两个家庭。愤怒的危害可真大呀!

正是因为认识到发怒会给人带来的种种危害,有一句古话才说:“不能怒的是愚人,不发怒的才是聪明人。”一个明智的人,就应该懂得在愤怒时不要采取任何行动,“三思方举步”,这是容易发怒者避免失误的妙法。一个明智的人还应该做到使自己尽量少怒,尽可能不怒。

那么愤怒到底能不能克制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少克己制怒的范例。

我国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使自己轻易不动怒,在书屋里挂了一块横匾,匾上写着两个遒劲的大字:“制怒”。这块有名的制怒匾包含着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

林则徐年轻时为人耿直,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会发怒,与人产生冲突。他的父亲林宾月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判官,为人很公正,就是脾气坏,气头上经常不及思索,就妄下断言。有一天,有两个人捆着一个嘴巴被塞住的年轻人来见官。这两个人对判官说,这个年轻人很不孝顺,不仅骂他的娘,还要动手打他的娘,把他捆起来后,还不住嘴地骂,所以就把他的嘴堵上来见大老爷。那判官一听,火冒三丈,也不给这个年轻人分辩的机会,就立即令衙役重打他50大板。正当年轻人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的时候,一个白发婆婆拄杖而来,大喊冤屈,哭泣道:“求大老爷做主,刚才有两个盗贼,想偷我家的牛。我儿子要送他们到官府,可是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了。请求大老爷救救我们吧。”这个判官一查证,原来刚才那个被打的小伙子就是她的儿子。此时,判官才明白自己急躁易怒的缺点被强盗利用了,再回头找那两个强盗,他们早已逃之天天了。

这个故事对林则徐的触动很大,他深深感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怒火不仅是个修养问题,还会导致一个人犯大错、坏大事。为了克服这个毛病,他就在自己屋子里挂起了“制怒”匾,让“制怒”二字成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警戒自己。

据史载,林则徐当了官后,有一次,作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禁烟。在审问洋人颠地时获悉:粤海关督监豫坤和洋人勾结,狼狈为奸,破坏禁烟。顿时,林则徐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茶壶和茶碗被他这一拳震得摔在地上,“当啷当啷”全碎了。这时,他一抬头,壁上宽大的横匾映人眼帘——“制怒”。

林则徐由此警觉,很快平息了怒气。夜里,他仔细谋划出了对策。第二天,林则徐若无其事地接待了来访的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此后,林则徐步步为营、不急不躁,使自己稳步到达了“虎门销烟”的胜利之巅。

从林则徐制怒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克己,是制怒的前提,克己就是要善于克制调节自己的激愤情绪,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避免因“急则有失,怒则无智”导致的悲剧。

今天,我们认真研究制怒的方法,至少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开阔的胸怀,致力于事业上的好学上进,这才是制怒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不会为一些小事而计较不休,轻易动怒。每临大事,其深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也能帮助人克服躁心,保持冷静。

其次,要学会退让和冷静处理。在矛盾激化时暂时避开,不和对方斤斤计较,是控制愤怒的有效措施。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一离开矛盾的焦点,情绪就不会被激化起来,愤怒的烈焰还未燃起就自然熄灭了。这样一来,对方的愤怒之火也会有减无增、逐渐平息。等大家都平心静气之后,再坐下来解决问题不迟。

像历史上的蔺相如就利用这个方法,一再回避和廉颇的正面冲突,才使廉颇大受感动,负荆请罪。自此将相同心,共安社稷,被传为千古美谈。

再次,要学会合理泄怒。积郁的怒气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才不会抑郁成疾,害己伤人。

合理泄怒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找亲朋故旧倾述自己的委屈,得到安慰和帮助;另一种是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尽情地痛骂,甚至摔打东西,借以释放愤怒的能量。

有一对夫妻吵起来,丈夫气得没有办法,就跑到门外的大街上,用手掌狠狠地砍大树,边砍边“嘿、哈”地喊,打了不到十分钟,怒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国外有一种“发泄公司”,就是专为排除人们的愤怒之情而开设的。当有人受到上级训斥或回家被家人责骂,或有其他不快时,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就到“发泄公司”中随心所欲地打砸东西,无所顾忌地破口大骂,还可以要求塑出引起他愤怒者的石膏像,然后狠狠把它打个稀巴烂。等怒气消除后,付出一笔钱,就可以一身轻松地离开。

总而言之,制怒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会的,它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修养才能得来。要从平时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逐渐学会克制不应发之怒,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妥善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减少因愤怒这种不良情绪而带来的各种负效应,使人生变得更为圆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