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楼梦》阅读指南:游幻境寻迷十二钗,品仙醪观红楼

《红楼梦》阅读指南:游幻境寻迷十二钗,品仙醪观红楼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一回再来。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阅读指南:游幻境寻迷十二钗,品仙醪观红楼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110]。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111],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112](八字真言,为宝黛爱情之总纲,亦为古今有情人做当头棒喝)。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两“又”字极妙。淡淡写来,补出黛玉今日无限垂泪之事,想见宝玉近日无限自悔俯就之行)。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玩,先茶后酒,不过皆是宁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

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一回再来。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113],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虽不屑,这两句却是至理名言,岂作者自况乎?)。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宝玉的“愚拙偏僻”实际上是天真未凿,故不喜世故之语)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宝玉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我瞧瞧。”众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往那里带去,见的日子有呢。”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114]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服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声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115]袅娜,端的与人不同。有赋为证: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116]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117]。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118]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照应首回甄士隐梦境所见语)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看了,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不知可使得?”仙姑道:“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宝玉听了,那里肯依,复央之再四。仙姑无奈,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了。”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宝玉看了,便知感叹。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厨,皆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厨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馀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119]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120]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121]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122]

宝玉看了仍不解。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露,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123]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124]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125]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126]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127]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128]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129]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130]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131]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132]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露,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视男子为“浊物”,可见与宝玉是同道中人)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说毕,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133]。”宝玉听了,点头称赏。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壁上也见悬着一副对联,书云: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134],凤乳之麯(qū)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135]。”宝玉称赏不迭。(www.xing528.com)

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听他歌道是:

开辟鸿蒙……

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136]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反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曰: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非宝玉而谁?非雪芹而谁?)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137]的《红楼梦》。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138],俺只念木石前盟[139]。(木石前盟比金玉良姻更温柔缠绵,更朴素本真,更具有心灵的契合,更有宿命的意味)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140];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141],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宝玉听了此曲,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但其声韵凄婉,竟能销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因又看下道: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142]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143]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144]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145]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146]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147]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148]

〖留馀庆〗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149]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150]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151]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152]

歌毕,还要歌副曲。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警幻便命撤去残席,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正不知何意,忽警幻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袴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153]。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154]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155],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156],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正是: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评析:《红楼梦》第五回的标题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可以算是整部书的线索所在,包含的内容之多不敢也不能一一道来。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的第一首是黛玉和宝钗在一起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先说黛玉。黛玉是极富才情的女子,判词中对她的形容是“堪怜咏絮才”。黛玉爱写诗并且写得一手好诗,而她的一生也像一首诗。她的到来像诗,前世一段缘,许下一生泪。为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绛珠仙子转世为黛玉,延续了宝黛的三世眷恋。她的性情像诗,是怎样的感性至极才会写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这样美极的句子。她入了凡尘,却没有沾染凡尘的气息。任人世喧哗,她独守一方净土,就算以生命为代价也绝不屈服。虽然在前八十回中没有写到黛玉的死亡,我相信她的离去一定比后续的后四十回中含怨病逝要美得多。她曾以诗明志:“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许黛玉把泪还尽离开,重归太虚幻境之后,并没有留下尸身被这浊世玷污,而是像判词中所写“玉带林中挂”,只剩衣服上的玉带还遗留在树枝之上。

爱的双方只能“心会神达”,即李商隐的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也;这是双方灵魂的相互重叠、相互依偎、相互絮语、相互聆听、相互撞击、相互慰藉、相互融化,从而导致牵挂、痴迷、陶醉,相看两不厌,“镇日无心镇日闲”“彩线难收面上珠”。这种境界就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钗与黛玉不同。黛玉虽是心性孤傲清高,但是对生活有独特的热情,从黛玉兴致勃勃地教香菱作诗就能窥得一二。判词里写宝钗有让人惊叹的停机之德。她端庄稳重,温柔敦厚,善于处理人情世故,但她的性情是极冷的,如凤姐所说“事不关己不开口”。然而,我们却偏偏没有立场、没有理由去指责她。宝钗也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她小时候也会偷读《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禁书,也会写“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样讽刺现世的诗文,也有香扇扑蝶那般活泼可爱少女模样。她从小受到封建传统的教育,但不完全是遵循封建礼教的淑女;她本该享受青春和生命,也本可以尽情尽兴地哭和笑,可是她遇到了这个时代,有个不完整的家庭和不成器的哥哥,只想求得一世安宁,只能用冷香丸生生压制自己的热情,然而最终还是如〖终身误〗中所唱“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落了个“金簪雪里埋”的结局。这里说宝钗要可怜得多。宝钗虽待人待事极冷,但其停机之德仍能打动人心,也给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赞美之声。还是用《红楼梦》中的两句诗形容来最合适,宝钗自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太虚幻境是掌握女子命运的机关,警幻仙姑是这个机关的领袖。贾宝玉在宁国府的媳妇秦可卿的卧室中睡午觉,做梦到了太虚幻境,见到绝色美神警幻仙姑,让他看了金陵十二钗部分女子的命运册子,又让他聆听“红楼梦”曲子。这册子上的判词和红楼梦曲词,都是预示书中女子命运的,写爱情不过是一场美梦、一场灾难,但梦中的宝玉并不理解。此回总括全书女子的爱情悲剧命运,是大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美好的东西永远不能长久,贾府繁花似锦的声名地位,锦衣玉食的生活,大观园里桃花源般的与世无争、众姐妹豆蔻初开无忧无虑的生活,看起来实在是美好得让人希望时间能够停顿,可惜好景不能长久。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不论是慢如徐徐步行,还是快如山崩地裂,就只剩下破败的图景留给人唏嘘了。

她们的悲剧应该是双重悲剧,是封建礼教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悲剧和封建制度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把爱情悲剧写得像《红楼梦》这样令人心碎,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红楼梦》这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和深刻。

作者在这一回中表现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大观园中的女子,无论是身居显位的小姐还是身份卑微的丫鬟,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而她们的悲剧又各不相同: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妻制度的悲剧,也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等。贾府中的婢女地位比一般人家的要高很多,但仍要遭受非人的待遇,更何况贫苦无依的平民女子?所以,《红楼梦》反映的是整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第五回奠定了整个《红楼梦》悲剧美的基调。看完全书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第五回的内容,越发感觉到一种巨大的悲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原本被那些美好的女子打动而发出的哀叹,更加广阔地氤氲开来。在那个时代,还有多少男男女女逃不出所谓命运的掌控,那些女子也曾吟诗作画、欲笑还颦,那些男子也曾草没马蹄、春风得意。曹雪芹在第八回是这样写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样说来,《红楼梦》中的女子要幸运得多,因为有无数爱《红楼梦》的人曾陪着她们绽放,陪着她们枯萎,有人欣赏她们无双的好风华,而我们可以在漫漫的文化长廊里与她们邂逅,无疑也是无比幸运的。

任务:解读《红楼梦》中的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曲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暗示及对主题的揭示。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五回中太虚幻境的判词引起了后代红学家的关注。《红楼梦》多以诗词的形式来暗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在文学解释和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通过《红楼梦》中重要人物——宝钗、黛宝、王熙凤以及贾府四姐妹的判词,及与其命运的对应关系展示了《红楼梦》的谶言艺术。

判词是《红楼梦》全书的总纲,对关键性人物在开篇就通过判词有了大致的描述,然后各自交叉展开。从判词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已经是丘壑在胸,对全书大致的架构和走向作者已经有了充分的预先安排,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红楼梦》十二曲是对判词的进一步补充,与判词一起构成了主要人物一生的谶语,而且通过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是戕害人性、制造悲剧的根源。

一、填空题

1.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_____________的卧室。宝玉梦中来到____________,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___________________图册后,又看了___________原稿,并聆听了_______________。警幻仙姑见宝玉还未醒悟,把他带到其妹可卿处。

2.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__________________,品的酒叫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游历,读到“金陵十二钗”画册,其中正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册中只有___________一人(“红学”界认为另外还应有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娇杏等),又副册中只提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人(“红学”界认为另外还应有平儿、鸳鸯、金莺儿、紫鹃、玉钏、金钏、司棋、麝月、小红等)。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的____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的____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终生凄凉孤苦的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__;她的女儿也在“金陵十二钗”之列,是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是____________。

6.“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___________的判词。其中,“两地生孤木”的谜底是_____字,暗示________的名字。

7.“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是________的判词,判词藏有______、_______字,正是此人的名字。

8.《红楼梦》十二支曲中〖虚花悟〗有“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的句子,其中“三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破三春”的人是__________。

9.《红楼梦》十二支曲中〖世难容〗“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是指____________。

10.《红楼梦》十二支曲中总写贾府主人公各有所归的一曲是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和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末,春流到夏!”指的是哪两位人物?如何解读?

2.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和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3.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和曲“〖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4.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和曲“〖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5.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和曲“〖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6.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和曲“〖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7.判词“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和曲“〖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8.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9.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和曲“〖留馀庆〗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10.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和曲“〖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11.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和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指的是谁?如何解读?

1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谁的判词?如何解读?

1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谁的判词?如何解读?

14.“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是谁的判词?如何解读?

15.《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和“〖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各自应如何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