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桃树花瓣给予他:《彩色的晨诵课》课例4效果展示

桃树花瓣给予他:《彩色的晨诵课》课例4效果展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要读金子美铃的《桃花瓣》,是不是从两千多年前穿越回来了呢?”孩子才表示赞同。〖大屏幕出示〗桃花瓣◎[日本]金子美铃短短的,绿色的春草,桃树把花儿给了它。干枯寂寞的竹篱笆,桃树把花儿给了它。又湿又黑的田地,桃树把花儿给了它。太阳公公高兴了,来叫桃花的花魂。我故意停下来,望着孩子们,他们会意了,接着:“把花儿给了它。”

桃树花瓣给予他:《彩色的晨诵课》课例4效果展示

读了几首古诗词,今天我们要进入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现代诗,好像有点儿格格不入。

唱完《桃花谣》,我就和孩子们开玩笑:“今天,我们又要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可孩子们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直接说:“昨天我们读的是什么?”

孩子们马上背起来:“桃之夭夭……”我由着他们背完,然后问:“这是什么时候的诗?”孩子们明白了:“两千多年前了。”

“今天,我们要读金子美铃的《桃花瓣》,是不是从两千多年前穿越回来了呢?”我问。

宇非说:“不对,金子美铃也不是和我们同时代的人。”

这差异,我还没有注意到,只好说:“金子美铃与我们相距不到一百年嘛,近得多。”孩子才表示赞同。

〖大屏幕出示〗

桃花瓣

◎[日本]金子美铃

短短的,绿色的

春草,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干枯寂寞的

竹篱笆,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又湿又黑的

田地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太阳公公

高兴了,(www.xing528.com)

来叫桃花的花魂。

我故意把最后一句“那就是从草上,从田里,晃晃悠悠升起的光焰啊”省掉了,准备最后来揭示。

我想的是,读这首诗,不用多讲,关键是用心去领悟。

怎么用心去领悟呢?我想的切入点是“春草”“竹篱笆”和“田地”这几个词。

先让孩子们回答:“什么样的春草?”

“短短的,绿色的春草。”

“在万紫千红的春天,这短短的、绿色的春草,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提这样的问题,我想让孩子们走进春草的心里去,感受它,理解它。可能不容易,但有孩子很快说到了:“他们觉得自己还没长大,也不漂亮。”有孩子就接着补充:“他们心里有些难过,觉得大家都不看它们,瞧不起它们。”

“是啊,桃树多么细心,它居然发现了这些小草的苦恼,然后……”我故意停下来,望着孩子们,他们会意了,接着:“把花儿给了它。”

经过第一小节这样的理解后,后面的两个小节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因为“干枯寂寞的竹篱笆”“又湿又黑的田地”更需要桃花的安慰,桃树分别“把花儿给了它”。

这时候,孩子们也容易理解太阳公公为什么高兴了。

走进小诗句子里,理解了意思后,我们又读了一遍全诗(除最后一句)。

“桃花的花魂”是什么呀?

这个时候,最后一句话该出现了。

〖大屏幕出示〗

那就是从草上,

从田里,

晃晃悠悠升起的光焰哪。

孩子们一齐读。

做PPT时,我搜寻了网络上的很多图片,觉得都不能表达这句的意思。于是,把一张草地上、阳光下有满地桃花瓣的图片和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张“满地桃花”的舞蹈照片结合起来。孩子们看到这两张图片,果然惊叹起来:“那就是桃花的花魂呀?就像精灵。”

“我们读过《拇指姑娘》,故事里,拇指姑娘不就是花之精灵嘛,她最后又到了一个花的精灵王国,遇到了她的‘精灵王子’。所以,每朵桃花里真的有可能住着一个精灵。大自然的神奇,谁说得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