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化教学带来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生活化教学带来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是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由理性认识升华到感性认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是课堂总结的精华所在,也是教师为什么引导学生要把收集到的例子分类的原因。(四)概率、统计类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分析生活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问题是引导学生回顾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生活化教学带来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总结是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由理性认识升华到感性认识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将之前学生提到的例子和教师补充的例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是课堂总结的精华所在,也是教师为什么引导学生要把收集到的例子分类的原因。例如,在总结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时,可以把收集到的问题分为三类,即数字问题、传播问题、销售问题,它们的建模过程、解题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函数类

函数课的总结不单是总结函数的定义,还包括从生活中得到函数定义的过程、函数与其他相似定义的比较等。如图1-9所示,是关于函数的知识树或结构图

图1-9 函数课程总结

创设反思情境,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小结归纳的基础上,及时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加深概念的理解与思维的升华。

(二)方程、不等式类

方程的总结不只是解方程过程的总结,还应包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的步骤。

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如图1-10所示。

图1-10 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不等式的性质内容的总结如图1-11所示。

(www.xing528.com)

图1-11 不等式的性质内容总结

(三)几何、三角类

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课堂教学,才是圆满的。

相似图形内容的总结如图1-12所示。

图1-12 相似图形内容总结

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知识、方法的归纳,从而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对相似图形的清晰印象

(四)概率、统计类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分析生活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

教师:(1)如何求加权平均数?(2)权有什么作用?(3)权一般以哪些形式出现?

问题(1)是引导学生回顾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问题(2)是引导学生回顾权的意义和作用。问题(3)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权的三种常见形式。通过在课堂中采用源于生活的教学例子,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这部分数学内容,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在课堂总结时,不仅仅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要通过知识结构图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学习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公式或定理等,还回顾了知识的由来过程,是一个有联系的有机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