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摄影师面临的新挑战:造影与摄影的结合

当代摄影师面临的新挑战:造影与摄影的结合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技术层面来看,《影》给现在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摄影与造影的统一。以往摄影指导只管前期拍,拍完也很少参与后期制作。技术进步带来的革新,摄影指导不仅需要前期摄影,也必须与后期调色以及特效环节紧密衔接,完成造影的工作。下雨场景,雨水是现场下还是后期加,二者结合将是什么效果,这都需要摄影师十分清楚工作流程。

当代摄影师面临的新挑战:造影与摄影的结合

从技术层面来看,《影》给现在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摄影与造影的统一。以往摄影指导只管前期拍,拍完也很少参与后期制作。技术进步带来的革新,摄影指导不仅需要前期摄影,也必须与后期调色以及特效环节紧密衔接,完成造影的工作。以《影》为例,全片80%的镜头均是绿布抠像而后进入电脑合成画面,现场拍摄画面仅限于小部分的道具,比如大殿的外景,实拍场景十分简单,一个木台,前景两艘小船,周围围着一圈绿布。合成具有恢弘气势的磅礴画面全都仰仗CG(计算机动画)技术造出虚拟场景,这已经不再是传统找景实拍的概念了,今天的摄影师更应该了解CG技术如何带来视觉效果(场景、角色、物品、特效),了解前期拍摄时,画面如何与后期匹配在调整摄影机色彩参数以及曝光动态范围时,后期因素必须考虑到,比如颜色空间、跟踪、噪点、ROTO、锐度等。一些技术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影》在前期就通过LUT调试做了大量的素材和合成画面匹配工作。下雨场景,雨水是现场下还是后期加,二者结合将是什么效果,这都需要摄影师十分清楚工作流程。在今天,后期的造影已经和前期的摄影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只懂摄影不懂得造影,那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和《影》一样,《邪不压正》的成功也基于摄影指导十分熟稔摄影和造影的统一化流程。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寓言特点这里就不再赘言,从影像上看,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还原了整座古香古色、美轮美奂的北平城。姜文心中的大念是复原当年梁思成心中的北平,复原古老而幽韵的北平,这也深深体现着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过往记忆略显无奈的伤感。巍峨的城楼,古旧的城墙,大雪过后,枯树挂满白雪,似梨花绽放;城内,电车马车穿行在朱红色宫殿前,黑色的汽车驶过,引出叹为观止的瑰丽古城风貌;屋顶上,绵延起伏的老北京四合院,灰瓦白墙,绿树郁郁葱葱点缀其中,飞驰的红袍少年,跳跃消失在远方。曾经恢弘壮观的北平城从未如此完整地出现在今天的银幕上,这也不得不佩服电影的神奇能力。

《邪不压正》全片1200多个特效镜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视效大片。狐狸塔、护城河、正阳门火车站,在镜头前徐徐展现。姜文对还原北平城有着近乎严苛地要求,每一座城楼的高度、每一条街道的长度、大小比例、建筑制式,甚至植物的种类,都要遵循历史资料来还原。摄影组和视觉特效部门在拍摄前期,搜集了一万多张老北平城的照片,并且严格追溯出每一张照片拍摄的场景、年份,详细考究建筑的纹理、外观、质感。电影开篇出现的狐狸塔,墙角有一个破损的地方,视觉特效组根据史料得知,这个破损是八国联军进城时的炮火击中损毁的,并将其真实呈现在银幕上。在完成考据工作后,动画组开始在计算机内进行整个北平城的三维布局和构建,需要具体到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棵树的摆放位置。动画组还专门搭建了电子模型沙盘还原到镜头里,保证每一栋建筑的方位和高度都精准无误。正阳门火车站李天然回京一场,实拍现场仅有一列火车以及围在周围的抠像绿布,所有的细节,白雪、城楼城墙、树木都是CG合成的。再比如裁缝铺门外的场景,被风吹动的槐树、墙根的小野草、斑驳的院墙、背阴处的青苔、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也都是靠合成获得的。

图7-6 《邪不压正》东南角楼

(www.xing528.com)

图7-7 《邪不压正》屋顶环绕场景的合成步骤

图7-8 《邪不压正》场景位置数据“电子沙盘”

图7-9 《邪不压正》李天然屋顶奔跑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