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信仰的权力:民间法第17卷

民间信仰的权力:民间法第17卷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贴门神”如何成为一种民间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呢?所以说,作为一种民间权力的民间信仰,的确是一个包括“门神”、家长、家庭成员和外人等各种主体参与的动态的“权力—权利”关系场;这个“权力—权利”关系场是致力于生产、培育、规范和凝聚各种力量,使其向着维护和传承制度传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民间信仰的民间权力内涵及其意义。

民间信仰的权力:民间法第17卷

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复杂的“场力结构”,权力是一种运转中的关系,权力是“各种力量关系,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了范围广远但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应”。[11]权力“致力于生产、培育和规范各种力量而不是专心威胁、压制和摧毁他们”。[12]无论是作为行为的民间信仰,还是作为制度的民间信仰,都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关系场域。《礼记·祭法》中说,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也就是说,“门神”和“灶神”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信奉的“家神”。“贴门神”是传统中国家庭除夕日和“贴春联”共进行的风俗习惯,贴门神的功用是驱邪避鬼,保护家宅平安,帮助家人功利吉祥。

“贴门神”如何成为一种民间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呢?首先,按照惯例,“贴门神”必须由家庭的家长[13]率领男性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其他人只有听命服从的份,在这个交往关系中,形成了“命令—服从”的权力结构。其次,“贴门神”过程中,路过外人常常会驻足欣赏,观赏门神[14]的质地、颜色、构图,与主人进行有关门神内涵、质量、采购等的平等交流。除此之外,路人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有与“门神”的交流。这些场景构建的是一种平等的“权力—权利”关系。再次,家庭成员与“门神”之间的日常心理关系,这就接触到了信仰。从现实行为关系看,家庭成员与“门神”之间不可能有双向交流的行为关系,但是存在着单向的“确信—崇拜—信赖”的行为过程,存在着制度性的信仰关系。(www.xing528.com)

通过以上行为和制度两个视角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门神”信仰是家长依靠权威地位、借重“门神”年画等形式,对家庭成员及家庭之外的人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支配力和影响力。这个支配力和影响力既包括对家庭成员的命令性强制,也包括对家庭成员及外人的教化影响力。所以说,作为一种民间权力的民间信仰,的确是一个包括“门神”、家长、家庭成员和外人等各种主体参与的动态的“权力—权利”关系场;这个“权力—权利”关系场是致力于生产、培育、规范和凝聚各种力量,使其向着维护和传承制度传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民间信仰的民间权力内涵及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