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恶势力自取灭亡,勇敢智慧战胜狼

恶势力自取灭亡,勇敢智慧战胜狼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赞扬人的勇敢智慧,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第一则中狼垂涎屠户担中的肉尾随数里,屠户为了脱身将肉挂在树上,狼竟然跳起来吃肉,最终被钩子刺穿上颚送了性命。狼在故事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一开始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靠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可是最终屠户奋起自卫,先后杀死两狼。从屠户的角度可以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恶势力自取灭亡,勇敢智慧战胜狼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赞扬人的勇敢智慧,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蒲松龄是一位清贫而孤傲正直的文人,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多次用狼来比喻贪婪而凶残的恶人,比如他曾写诗骂一位尚书:“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道狼狐狗。”在《梦狼》中,蒲松龄把贪官写成长着牙齿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聊斋志异》中的“狼故事”寄寓了作者深刻鞭挞贪官污吏的时代追求。如果说《梦狼》是魔幻版“狼存在”,带有夸张性、荒诞性;而《狼三则》是对《梦狼》的补充,是现实版的“狼存在”,所展现的情节带有现场性、生活性。[2]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中狼垂涎屠户担中的肉尾随数里,屠户为了脱身将肉挂在树上,狼竟然跳起来吃肉,最终被钩子刺穿上颚送了性命。第三则中的狼紧追屠户,甚至把爪子伸进屠户躲进的草毡子里,结果被屠户活捉。三个故事寄寓作者对世道人心的认识,作者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寓言,而是具体生动地描绘狼凶狠狡诈的特性,揭露狼的吃人本质。(www.xing528.com)

狼在故事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一开始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靠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可是最终屠户奋起自卫,先后杀死两狼。作者在课文结尾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点明了故事的主题: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3]

从不同的角度读《狼》,可以得出不同的启示。如从狼的角度,告诫人们不要贪心,适可而止;不要作恶,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将自取灭亡。从屠户的角度可以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屠户和狼的斗争过程又告诫人们:要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要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