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合国决议局限性及当代耶路撒冷问题研究

联合国决议局限性及当代耶路撒冷问题研究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决议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法律依据。不仅事实上废除了联合国关于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决议,也间接认可了1948~1967年约旦和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瓜分。

联合国决议局限性及当代耶路撒冷问题研究

自以色列“统一”耶路撒冷以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120多项与耶路撒冷有关的决议,其中最主要决议的关键用语是:

1967年11月22日安理会第242号决议:“以色列军队撤离其在最近冲突中占领的土地”;

1968年5月21日安理会第252号决议:“紧急呼吁以色列废除已经采取并立即停止采取进一步导致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行动”;

1969年7月3日安理会第267号决议:“确认以色列采取的包括没收土地和财产在内的一切旨在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立法和行政措施是无效的,且不能改变这种地位”;

1979年7月20日安理会第452号决议:“呼吁以色列政府和人民立即停止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于1967年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设立、修建和规划定居点”;

1980年6月30日安理会第476号决议:“重申结束以色列对1967年以来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领土的持续占领的高于一切的必要性”,“再次确认一切改变了圣城耶路撒冷地理人口统计历史特征及其地位的措施是无效的,必须依据安理会有关决议予以废除”;(www.xing528.com)

1980年8月20日,针对以色列议会1980年7月30日通过的《基本法: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安理会通过了第478号决议。该决议申明,确认以色列制定的“基本法”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侵犯,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会议上签署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日内瓦第四公约》)继续适用于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以色列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

上述决议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些决议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对以色列应撤出的范围缺乏严格限定,实际上是对1948年约以停战分界线的复杂性和不合理性的回避;

②未提出以色列撤离后的安排,实际上为以色列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填补“治权真空”和“主权真空”提供了借口;

③在否定以色列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同时,既没有对耶路撒冷的应有地位加以限定,也没有申明联合国对耶路撒冷地位的原有主张。不仅事实上废除了联合国关于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决议,也间接认可了1948~1967年约旦和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瓜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