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籽绣:绣制饱满结实,艺术光环与独特魅力

打籽绣:绣制饱满结实,艺术光环与独特魅力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籽绣绣出的花纹饱满、结实。所谓的“打籽”就是把丝线绣成一个小结,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图4-2打籽绣打籽绣的绣制打籽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刺绣技法,相传在汉代便已经兴起,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且,无论是在何种绣法中,打籽绣都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法而存在着的。绣制打籽绣的功力,全然体现于打籽。我们能从一些小小的绣片里,看出打籽绣的艺术光环与独特魅力。

打籽绣:绣制饱满结实,艺术光环与独特魅力

(1)打籽绣简介

打籽绣又称环籽绣、结子绣,打籽绣常常出现在苗族侗族的服饰上,一般与缠绣结合,使用缠绣做图案轮廓,打籽绣做大面积填充。打籽绣绣出的花纹饱满、结实。通过将绣线打结的方法使……变成一个个小圆点,由这样的无数小圆点织绣从而构成完整的图案花纹,画面图纹呈现出粒粒饱满、颗颗圆润的艺术效果。所谓的“打籽”就是把丝线绣成一个小结,像一粒小小的种子。这些密集的小颗粒颜色不同,但大小均匀,充满了刺绣的图案,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触摸时有质感。打籽绣从远处看不到斑驳,近看却有千变万化的细节。在侗族刺绣中,打籽的刺绣技术主要用于花卉、树枝、树叶或环形图案,但在苗绣中,打籽绣可用于各种刺绣图案。丝线形成的颗粒有大有小,排列方式多样。具有浮雕效果的打籽绣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图4-2)。

图4-2 打籽绣

(2)打籽绣的绣制(www.xing528.com)

打籽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刺绣技法,相传在汉代便已经兴起,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多年历史中,打籽绣这种技法,竟然与服务于皇亲贵胄和达官贵人的京绣、湘西深山中田间乡人的苗绣同时流传下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并且,无论是在何种绣法中,打籽绣都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法而存在着的。

一般来说,打籽绣首先用笔在草纸上画出需要的花纹,然后贴在底布上再进行刺绣。绣法是将针从背面向正面穿过,针尖在丝线底脚卷上两转,然后刺下去。针针如此,每绣一针,丝线就在面上卷结成一个圆圈。所以绣好后绣面会呈现出许多小圆点,花纹就是由这样无数的小圆点组成。大面积的打籽绣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了,一般只是在小面积绣面上使用打籽绣。打籽绣运用比较广泛,无论是苗绣上特有的图案枫香树、鹊宇鸟、蝴蝶妈妈,还是抽象的几何图案,都能够将苗绣特有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籽绣的绣线有粗细之分,不同的绣线展现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用细线绣出来的打籽绣,犹如颗颗沙粒,细腻中透露出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精致;用粗线绣出来的打籽绣,仿佛颗颗珍珠,奔放中透露出断断续续、星星点点的质感。

绣制打籽绣,我们需要先把纸花放在底布上。然后,针从底布背面刺出来后,环在底布的底部周围,然后将其绕在布面上,用针沿着底布往回走。这时要注意的是绣针要紧紧依靠着布料上的图案,不要使其偏离。通过这一系列的绣法,绣花针便绣出了无数的小圆点。图案是由许多小圆点构成的,圆圈的大小取决于圆圈和丝线圈数的多少。刺绣的质量取决于圆点的光滑度。绣制打籽绣的功力,全然体现于打籽。一绣一挑是每一个绣者的基本技能,对于如何保持每个颗粒的大小和高度一致,并确保它们的排列紧凑,全凭绣者的经验和感觉。要做到这一点,每个绕组的长度必须相同,打籽的强度必须均匀,针的位置必须准确,以保证每平方厘米的小颗粒均匀。

(3)打籽绣的民俗文化

新文化的冲击下,打籽绣全套作品已经寥寥无几,大多用于衣物的局部装饰,比如衣袖、胸口、下摆花纹的装饰,之所以运用到这些地方,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绣法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结实耐磨。我们能从一些小小的绣片里,看出打籽绣的艺术光环与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